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博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博学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期  作者:渭仙  出版时间:1970-01-10
    关键字: 博学书院

    前些时,台北各报曾刊登华中大学曁博文、博学、文华中学校友联谊会的开会通知,想必各校旅台的同学,不在少数。笔者战前亦曾一度就读「博学」,不过为时仅一学年,而且期内有三个月在武昌右旗受军训,实际上在校不过半年而已。为时虽暂,但「博学」予我的印象却深。「博学」在汉口郊外桥口鎭,当年汽车不多,由市区坐马车沿张公堤走,半小时后便可遥见一簇丛林,古木参天气象巍然。校舍是欧式建筑,斑剥的砖墙爬满了常春藤,令人一见便有亲切感。因为校区辽濶,无法遍筑围墙,仅植灌木为界。靠

  • 文章汉口博学书院校况报导二则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9期  出版时间:1971-04-10
    关键字: 博学书院 报导 文化

    編者按:本文二則,對過去在大陸時期,辦敎育者的認眞負責態度,對中學生生活記述也極詳盡,由此可見那時求學與現在求學的環境有何不同,也可了解當時爲何沒有所謂太保太妹?

  • 文章乾隆戊戍探花孫希旦軼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1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孙希旦 博学奇才 天资过人 探花

    孙希旦字绍周,号敬轩,出生瑞安陶山桐田垟地方,系孙氏望族第十一世祖,父孙珠公,书香门第,少年勤学,聪颖过人,读书能览七行,耳闻八音,过目不忘,当时遐迩誉为神童,但其毕生不以为博学而傲漫,其勤读求知,非一般读书人所及,一书在手,常废寝忘食,深夜不眠。有次,奉父命往城办事,由住地搭蓬船去瑞安城底,坐在船仓里,只顾自己翻阅书本,直至船撞码头,才惊觉,还问船家「怎的还不开船?」弄得同船者啼笑皆非,当大家挑着担子上岸仍在暗笑他「书呆」,可见其勤学专注的精神一般

  • 文章论「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何廣棪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名人言论 出处考略

    故文中疏漏与有欠周延之处,知所难免,尙乞方家不吝斧正。文成,谨赋俚语十二句,以结全篇:品学兼修 儒教宗旨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亭林发皇 终生践履超凡入圣 百世衣被吾侪治学 当循此轨斯纛高张 国魂乃起民国八十三年甲戌端阳佳节撰就于华梵人文科技学院东方人文思想硏究所[1] 见《孟子·公孙丑》上。[2] 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一九《子部·杂家类》三「《日知录》三十二卷」条。[3] 见《顾亭林文集》卷三。[4] 见顾亭林《日知录》卷

  • 文章孔子的學與習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9期  作者:周鈞源 出版时间:1975-10-05
    关键字: 孔子 学习 笃履实践 发奋忘食 以一贯之 博学多能 行道重于读书

    如此的实践,就是忠恕一以贯之的道理。㈤博学多能:孔子是个先知先觉者,还加上了他的好学精神,所以成为博学而多能的大圣人。「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所以孔子之被称为圣人,在当时已有定论,决不是我们后人给他的尊敬。但孔子之所以为圣,完全得力于他自己的好学、奋鬪、爱民、救世的精神而成,决非偶然!凡是有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学问道理,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知识,就是当时的六艺礼、乐、射、驭、书、数,都是他

  • 文章周樹聲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周树声 博学多才 生平家世 焦作 中原煤矿 医学讲座 《健康月刊》

    周樹聲先生,別號澹盧居士,河南省開封縣人,民國前二十二年生於汴梁,時爲淸光諸己丑年。父牧庵公長河南信陽州裕州,淸正有聲。母劉氏孝慈仁愛,尤備至德。兄儀君歷官山東要邑,以卓異擢觀察使。姊韻仙聰頴絕頂,目下十行,著有漪蘭館詩稿,極負盛名,革命先烈秋瑾女士慕其名,自日本馳函訂交。先生在此家世中之所受董陶,固已異於常人者矣。先生幼從名師,於十三經、廿四史,及諸子百家之書,無所不讀,嗣入河南法政學堂,專攻法律。畢業後應高等司法官考試,名列前茅,任司法官。民國四年,...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