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宋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兩宋蜀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9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81-04-01
    关键字: 北宋 南宋 蜀本 宋刻

    附北宋、南宋、蜀宋补遗)宋代距今,达七百年以上。岁月既久,其时刻书,流传至今,完帙幸存者少,而以残卷及经配补者多。或缺序跋,或失牌记,或无宋讳……虽从纸张、墨色、刀工等等,知为宋本。然无法详悉或推断其刋刻年月。吾蜀遗书,类似亦伙,试统括以「两宋蜀本」目之。四川在其时三百余年之间,印刷业至为发达,虽同一书,而「蜀本」非一。如标名各异、卷第纷岐,镂刻字迹有大小,分装册数有多寡,刋行时地有参差之类,兹均一并收入,且依四部前后,列之如左:(周易宋代蜀中

  • 文章南宋温州两榜眼——叶适及陈宜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何文熙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南宋 榜眼 叶适 陈宜中 温籍华侨

    科举时期参加殿试,在金榜上获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南宋叶适是宋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中榜眼的一代学宗;南宋陈宜中是宋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中榜眼的华侨先驱。一、叶适叶适(一一五〇—一二二三),字正则,南宋永嘉人。因一二〇六年随父母定居郡城城郊的水心村,称水心先生。由于出身贫穷的知识分子家庭,同胞兄弟四人,他居老二,因母病故,家庭更加困苦,三个兄弟均未出仕,惟叶适仍去苦心求学。叶适十四岁(一一六三年),曾在郡城茶院寺学塾里读过书,由于

  • 文章南宋蜀本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8期  作者:封思毅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南宋 蜀本 刻书 四川

    自靖康之变,金人大事掳掠玉帛文物北去,汴京国子监书板,同时随之一空。南渡临安,大局残破,百废待擧。中枢无暇自行刻印书籍,多转仰各地方政府为之。四川居长江上流,素为财赋之区;且未遭敌氛波及,故刻书事业,尙能维持北宋以来旧况。兹按前文「北宋蜀本」之例,以有无年号为别,列之如次:一、有年号可稽之南宋蜀本(干禄字书)岱峯赠余菊圃跋云:「颜元孙干禄字书……一本,宋绍兴十二年壬戍,宇文氏(王司冦云:是宇文时中)重摹刻石于潼川郡庠,句咏有跋,今其石尙存潼川府,所谓蜀本

  • 文章江文忠公万里传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2期  作者:陳修瀚 出版时间:1980-10-02
    关键字: 江万里 忠贞报国 南宋名臣 投水殉国

    湖光山色,壮丽无俦,物产丰盈,人物俊秀,故能代出贤能。公大父璘,诚朴淳孝,勤耕奉亲,热心公益,擧凡济贫救难,乃至修桥铺路,莫不率先躬行。以是,深得鄕人爱戴,而称之曰善人焉。父烨,以家道稍裕,始业儒焉,孜孜勤读,虽未崭露头角,然对儒家四维八德之义,则拳拳服膺而笃行焉,盖亦方正贤良士也。南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一一九六年)某日,江府邻村有史知县者,素有骄横之气,因细故而杖辱某士人,适璘翁过其傍,但不敢仗义置一词,而内心实不直史某之所为。归而语其子烨曰:「史某祖,固塞士

  • 文章以文行世、献身敎育的南宋金溪陆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金溪陆门 陆氏家族 家族明贤 南宋时期 沿革历史

    」想必言之有据。南宋叶梦得在《槐堂书院记》中更是称赞金溪「山川炳灵,儒英并出,盖不诬也。」金溪的这些民俗风情,无不与陆门家风紧密相联,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陆氏一门自五代末就迁徙来到「山川壮丽,风气敦庞,民乐田畴,士尙文雅」的金溪,自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薰陶和影响,是这里「风厚俗朴」造就出「贤哲辈出。」而「彬彬辈出」的名儒巨公,也感染了这里的世代文风。据统计,仅载入《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一书的金溪人就有三十七人之多,这在抚州乃至江西的其它巿县

  • 文章賈似道獻捷初探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贾似道 南宋奸臣 出身生平 献捷历史 学术考证

    贾似道何许人也,南宋理宗、度宋、恭帝时的一位奸臣,他的传就放在《宋史·奸臣传》中,距今天已经是七百多年,社会上知者不多,可我们连云港人特别,知他者却不少。究其因就是我们的几本古志上都提到他。《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乾隆间问世的《云台山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以及道光间问世的《云台新志》,都云我们新浦区南城镇的古城,是「宋宝祐中贾似道献捷筑」。尽管有几本古志也交代南城古城是「南、宋元徽中,刘善明累石为之,高八九尺。」可一提到南城的古凤凰城,大家

  • 文章南宋辛派词人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7期  作者:兩及軒主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南宋辛派词人 张孝祥 作品赏析 生平简介

    張孝祥字安國,號于湖,歷陽烏江人。紹興二十四年廷試第一。孝宗朝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領建康留守,尋以荊南湖北安撫使進顯謨閣直學士致仕。卒,有于湖集一卷。安國天資聰穎,讀書過目不忘,文思敏捷,下筆頃刻數千言。湯蘅序其詞曰:「于湖平昔爲詞,未嘗著藁,筆酣興健,頃刻即成。」又曰:「元祐諸公,嬉弄樂府,寓以詩人句法,無一毫浮靡之氣,實自東坡發之也。于湖紫微張公之詞,同一關鍵。」故其詞聲律宏邁,音節振拔,氣雄而調雅,意緩而語峭。茲錄其代表作如次:六州歌頭長淮望斷...

  • 文章「都昌三彭」與白鹿洞書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9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都昌三彭” 白鹿洞书院 南宋先贤 彭家治学 书院历史

    都昌三彭」是指南宋时期都昌县的彭寻、彭蠡和彭方三人,他们是兄弟、伯侄和父子。他们是都昌地方上有名的先贤,也是宋代少有的江右文化世家之一。他们都与白鹿洞书院关系密切,都与理学大师朱熹关系密切。彭寻,字师绎,与弟彭蠡同学于白鹿洞书院朱熹之门。南宋嘉定戊辰(一二〇八)举特奏名进士,有文行为鄕里推崇,善于辞令,学者尊称为「东园」先生,明代奉祀岳祠,入历代《都昌县志·儒林传》。彭蠡(一一四六—一二〇〇年),字师范,号梅坡。南宋淳熙四年(一一七七年)以声律领鄕荐

  • 文章浙江新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11期  作者:戴勁男 出版时间:2007-11-10
    关键字: 浙江风貌 交通工程 西溪红学 南宋皇城遗址 温州经济

    新区成了中外商贾投资的热土,成了海盐县新一轮临港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家看中的就是即将通车的跨海大桥和海盐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大桥畔的中国国际紧固件五金城就是温州商人蔡侃祥投资十一亿元的大手笔。此外,宁波商人林兵在海盐投资的第一个项目是「林龙港口」。林龙公司总投资一•五亿元的五个五千吨级的码头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公司还将斥资近十亿元在澉浦建四个五万吨级以上的油轮、货轮生产线,将利用当地海河联运的优势,服务海外市场,预计年产值一四〇亿元。「南宋皇城遗址保护规画

  • 文章愛國詩人陸放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8期  作者:郭魯林 出版时间:1969-05-31
    关键字: 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生平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吿乃翁 南宋第一大诗人

    诗界靡靡千载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爱国诗人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南宋时代的山阴县人,他生于诗书世宦之家,祖父陆佃官至尙书,曾出使辽国,父亲陆宰官朝请大夫,赠少师,可说门第高华;然是他出生不久,即逢国变,北方金人大擧入寇,掳去徽钦二帝,神州陆沉。童年时代,异族铁骑又蹂躏江南,他在奔波逃亡中过日子。成年以后,国家以偏安之局,与胡虏议和,朝野讳言用兵,中原从此沦于异域,无法规复。他的一生都处于国家离乱忧患之中,殷忧启圣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