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京共返回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京的京报与朝报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2期  作者:包明叔  出版时间:1964-10-25
    关键字: 南京 京报 朝报

    北伐定都南京之始,短期间见过一家京报,闻系陈立夫先生主持。它的副刋,取名「莫愁」。副刋含有「自由」「快乐」,发抒文艺之意。用「自由谈」与「快活林」等名,不能说不当。但开门见山,毫无含蓄,说明了就是欠艺术。自由之下加上一个「谈」字;快活之后添上一个「林」字,便觉俗气。再如「春秋」,未尝不古雅,但又嫌头吊气太重。莫愁湖,为南京名胜。莫愁才能快活;自由才能莫愁;本地风光,拈来即是。「莫愁」两字,至今仍存在读过「莫愁」副刋者脑海中。想到「莫愁」,就联想到

  • 文章金陵飲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9期  作者:王素存  出版时间:1978-03-10
    关键字: 南京饮食 南京米饭 南京蔬菜 南京鸭子 家常饮食

    特制高粱与云雾茶漫忆金陵飮食,是说南京飮食的材料及做法。飮,分茶、酒两种,茶,南门外牛首山有产,数量极小,树权为山中寺僧据有,所产茶叶,名为「云雾」。据说,茶叶泡在盖碗里,在水热时揭揭开盖子,热气就会停在空中成云雾之状,因名。另说,树生山顶,山顶常为云雾笼罩,故名「云雾」。此种茶叶,虽为南京名产,因被山中寺僧做为巴结权贵的礼品,一般的南京人,大半是毕生未得一尝的,恐怕有的连名称也不知道。南京泡茶的水,都用城外护城河里的水,南门外雨花台的雨花泉茶馆,说用雨

  • 文章東方中學校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1卷 第23期  作者:陸自衡  出版时间:1964-11-25
    关键字: 东方中学 校史 南京

    民国十年夏,自衡鉴于女子敎育尙未普及,爰有兴办女子敎育之动机。是年六月,租赁南京卢妃巷民房一所,开始筹备,招收初中及专科师范各一班,定名为南京女子专科师范学校。聘樊驻坡为敎务主任,顾宜菊为训育主任,欧梁、周葆儒、钱兆和、吴德彰等分任课务,九月一日开学,到学生卅余人。翌年春,因原有校舍不敷应用,另租赁大仓园河海工程学校旧址楼房数幢为校舍,添设女子补习班,秋季开学,到学生七十余人,计为师范二级,初中二级,补习班一级,分五班授课。十二年夏,添设男子部,租赁珍珠

  • 文章小說作笑談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王正益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王正益 小说 诗词 南京 台湾

    一、两个阅江楼余因避乱在老家(王白楼村)村居三年,不得出外读书上高级中学。只得在小桃源书斋闭门温习旧日课程,准备升学。曾读唐诗纪事得知诗人元稹巡视至四川成都,地方官召艺妓薛涛侑酒,与元氏接谈下方,知为宦门之才女,沦落风尘,非常同情她,赞曰:「巧语能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就在成都阅江楼中记事,文章诗话传颂至今不灭。到民国十七年秋季,我才赴南京读书上高中,学校设在汉西门内薛庐,于清凉山下小西湖边。课余跟随同学登清凉山巓,观光明代阅江楼,证明宋濂所作

  • 文章黄花時節蟹初肥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陸昌寅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吃蟹 吃法 秋季 南京

    鍾山白雲縹渺,棲霞紅葉翩韆,正秋風乍列,曉露凝霜,紫背、赤毛、靑爪,吐沫如雪,嚱嚱有聲,一簍簍無腸公子應運而登于菜市場上,販者以草索繫之成串,雌雄相間,每串約銀幣壹元,大者可十隻,購者視其甲堅、腹厚、色深而健壯者爲上選,置之缸中,略以水浸之,使沫吐穢盡,而後加竹篾於釜中蒸之,初尙聞爪甲觸釜鼎掙扎聲,逐漸聲寂,而釜邊熱氣噴射,蟹香四溢,約四十分鐘,可以取出享用。京中用大竈,焚以乾柴,速之茅草,火烈而急,餘燼猶可保溫。食時按人數取出若干只,隨吃隨取,不致彊冷...

  • 文章試論蔣故總統的歷史評價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6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1995-04-20
    关键字: 蒋介石 国难 抗日 难民 南京

    本会名誉理事·许倬云廿年前的清明,总统府的医疗小组,宣布了「总统崩殂」。一代伟人,从此进入历史。抗战前一年的圣诞节,蒋委员长由西安飞回南京,结束了张学良兵谏的事件。当时举国欢腾,额手称庆这是蒋氏毕生声望最隆的时候。抗战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重庆街头,挤满了人群,蒋主席步行穿过人群,处处都是欢呼之声。这是蒋氏毕生最为快乐的一刻。政治生涯几度起落史不多见、蒋氏一生,数度从权力的巅峰跌下来,卸职下野,但又能于短期内,再度取得权力。甚至,在迁台前夕,兵败如山倒

  • 文章南京的除夕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嚴必康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南京 扫尘迎神 除夕守岁 送灶迎灶 南京年俗

    南京虽是誉满世界的名城之一,六朝胜地已是引人入胜;惟因兵家要地,以致屡经兵燹,民间糟蹋待尽,但是一般人仍能过着安定的生活,对于农历新年的重视,在一般人心目中,已根深柢固,无关贫富都能量家之有无,能备办什么就买些什么,决不肯草草了事,每到十二月开始(腊月),不论城里鄕间,家家户户为着过年打算,也为着过年准备有关年前者:一、办年货腊月下旬,家家为私经济在盘算,商场中人多为进出货以及头寸调拨融转,一般人家无不为过年的钱,先期安排,大家忙得团团转;但无不尽其心

  • 文章两及軒專欄江山萬里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4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游览南京 即兴诗歌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蘇軾

  • 文章抗戰見聞憶述(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67期  作者:秋若  出版时间:1975-05-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上海 南京 无锡

    遂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撤离无锡,敌军即于是夜由南门进城,先头部队仅百余人,但无锡军力已成眞空,日军遂于城内大肆烧杀,由控江门起,至北塘三里桥一带,烧杀尤为惨烈。同年十二月下旬,城中成立伪自治委员会,以张揆伯为会长,孙维嘉为秘书长,张仁山,杨蔚章,范新之,李仲臣,杨仲滋等为委员,不久改组,日军强杨寿楣出任会长,而以张秉彜为秘书长,委员则为张揆伯,高集安,许彜庭,秦亮工,杨高伯,秦琢如,王克循等诸人。二十七年,南京成立伪维新政府,伪敎育部次长顾澄伪外交部次长廉隅

  • 文章南京春节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7期  作者:陸叟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南京 春节 习俗 龙灯

    南京古号金陵,建都有十三次,六朝和朱洪武建都时尤享盛名。国民政府奠都于此,又成为全国中枢。所以年俗也有其全国代表性。特将南京的春节年俗介绍于下:接新年:除夕之夜,大多通宵不睡,商家通夜收账,家人团聚一处,名曰守岁。守岁之夜,必备炭火一盆,多用炭基叠成宝塔型,叫做元宝火。子时拜天地祖先,阖家少长咸集,必恭必敬,放爆竹,烧纸马,以次循尊卑长幼而拜,十分严肃。新年初一:人人换新衣,所谓除旧更新,连鞋帽也换新的。此日起,一般亲友往来拜年,又是一番热闹。如有

共63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