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勘误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希望有一本好辭書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2期  作者:楊雪峯 出版时间:1974-02-25
    关键字: 辞书 纠正 勘误

    就目前情形說,無論是中國人作硏究工作,或是西方人硏究中國事物,都少不了類似辭海、辭源一類的工具書。這些書已經產生了很大的作用與貢獻也是沒有疑問的。不過,就以辭源與辭海來說,其中有些條款的註釋不夠細密與謹嚴,甚而還會有錯誤與牴觸的地方。這些缺失在初編時固在所難免,但於爾後之再版,增訂時還沒有彌補起來,就未免令人有「不無遺憾」之感。筆者對辭書是門外漢,無能力妄加批評,不過也曾發現有不妥的地方,諸如:伊川條:辭源(台灣,商務,民國五十三年一月續編修訂本,台四版...

  • 文章大埔中學創辦於甲辰年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鍾淼材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大埔中学 创办历史 勘误

    民國七十四年二月出版的大埔會刊中,刊出本人一篇爲劉師禹輪先生八十大壽的文,名爲「囘想埔中當年,幷祝輪師萬壽無疆」。這篇文有兩項錯誤,十分抱歉。茲敍述和更正於後,幷誌歉意。一、文中提四代同堂的「賴」老師,應爲「藍老師」卽藍仲安老師。他老人家現已九十餘歲,是吾埔先進、是吾埔人瑞。在此敬祝藍師公添福添壽、萬壽無疆。二、大埔中學的創辦時間,原文由埔中校歌,導出創建在「甲申」,係一百年前。後經輪師懷疑,着爲查明。因爲手邊沒有資料,只有一本大埔縣志。於是就縣志中有關...

  • 文章孔昭孟先生來函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孔昭孟 读者来鸿 文章勘误

    编辑先生十卷三期四八页勘误表内四〇—七三页,系十卷一期(七〇页)孔思远撰「一段启蒙与流亡学生生活」之校正;惟表中四〇页一九行改正栏李懋宣为李懋寅之误,李鄕长今在台,为空总部前情报署长,已退役。又刘道元(当时山东省敎育厅长)「抗战后期在阜阳设立六校」(十三卷三期)十一页十四行『第一临中首先设立』项下国立十二中学乃廿二中学之误,敝人曾就读于一临中高一(校长张敏之)及廿二中高二及高三(校长前后为李仙洲将军及郑仲平先生)想系手民误植。以上两校均为山东子弟,鲁西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2期  出版时间:1976-08-20
    关键字: 《无锡乡讯》 《漫谈无锡的缫丝厂》 工资 勘误 黄宗汉

    (上略)鄕訊八〇期刊登拙稿「漫談無錫的繅絲廠」內有:女工技術好的,每日工資可得銀幣五角六分,每月合計可得十六、七元之譜,此係在民國十至十六、七年間,並非在民國十年前之工資。爲求報導準確,請惠予更正爲荷!並頌撰安!鄕末黃宗漢上

  • 文章來函照登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80期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乡讯 反馈 《述村前胡氏》 勘误 编辑室

    來函照登:(上略)查鄕訊七九期刊拙作「述村前胡氏」一文,無非以囘憶猶新,就所知者走筆及之,以備採擇。至胡府與舍間之關係,在當年爲葭莩之親,降而及今,則誼屬鄕里耳。再曾外祖諱耕陽公誤排爲「耕湯」公,倂請更正是荷!專懇藉頌撰安!鍾英 六、十一

  • 文章更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0期  出版时间:1987-04-20
    关键字: 青年励进社 编辑更正 勘误说明

    本年同鄕會會員大會司儀爲靑年勵進社社長榮瑜生君擔任。本刊二〇八期誤刊爲靑年聯誼社社長擔任,應予更正。

  • 文章來函更正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0期  出版时间:1984-10-20
    关键字: 来函更正 文章勘误 更正内容

    (上略)鄕訊上期(一七九期),拙稿「無錫縣立一高的校歌及校徽」,其中二十世紀,誤爲「二十四紀」,又中間兩條直線內爲第一小學,誤爲「縣立一小」,敬請 惠予更正。 陸時中上

  • 文章更正啓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1期  出版时间:2015-05-25
    关键字: 启事 勘误 乡讯 《同乡捐赠》 致歉

    前(第五一〇)期鄉訊第三版《同鄉捐贈》中,因打字疏忽,誤將「朱仲康」鄉長打成「仟仲康」鄉長,特此更正並道歉。

  • 文章為曹繼增鄉長進一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劉德麟  出版时间:1983-03-20
    关键字: 家乡风俗 曹继增 勘误补遗 增进解释

    山東文獻第七卷第二期九六頁——搭腰四指寬——曹鄕長釋爲人腰間所繫的搭包卽褡包,筆者家鄕壽光叫紮包,不但與人腰間所繫的搭包寬度相去甚遠,而且簡直是說錯了。現在說人腰間所繫的搭包,它是以約五六尺長的一整幅土布卽棉布,也叫笨布,「手投梭」所織成,也就是孟母「引刀機杼」以敎孟子與「木蘭當戶織」之織布所織之布,民國後「洋機」(大機)問世,它傳至壽光時大約在民國廿年以後,此時管土機叫「小機」,洋機叫「大機」以別,布也分別叫洋布和笨布,不旋踵土機淘汰絕迹,搭包則以半幅...

  • 文章四聲五屬一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王承黻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人物勘误 读者来信

    一九四六年鄙人往加拿大蒙特利奧,嗣於一九五〇年轉來紐約,匆匆已僑美三十餘年。本年厚承王光烱兄贈訂中原文獻,逐期航郵寄到,俾鄙人得在文字上認識寶島同鄕賢達,減除中美距離,頗興「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之慨。光烱兄前在文獻第十卷第五期著文,稱鄙人籍光山;今同學朱華舫兄在第十卷第九期中稱鄙人籍商城,並云光山似誤。實則鄙人原籍光州,民初改爲潢川。在未改名以前,光州管領光山、固始、息、商城、四縣,統稱爲豫南五屬。聞道前淸有人以「四聲平平上去入」求偶者,某豫人卽以「...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