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创刊纪念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詞與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謝純德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格律诗 鹊桥仙 猴年杂感 创刊纪念

    ㈠鵲橋仙—賀棗陽文獻創刋二十週年青山易色,烏雲城壓,頓失舂陵佳氣。精英四散覓桃源,幸來到蓬莱勝地。同鄉會刋,棗陽文獻,緊繫臺章情誼。廿載屆,遙詞賀喜。㈡猴年雜感猴年猴月暗结幫,效仿人形禍心藏。一朝得勢窮搜取,人不堪言心内傷。聊添一笑,祝健康長壽![1] 章:指章陵。是棗陽舊治名。

  • 文章《棗陽文獻》創刊廿周年祝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謝恆德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枣阳文献》 创刊纪念 白水精神

    光武故里,鄂北舂陵,文風鼎盛,寓教於仁,孝悌爲本,和親睦鄰,勤儉誠信,世代遵循。大劫突現,舉國沸騰,安樂鄉土,烽火頻仍,生靈塗炭,流浪餘生異地重逢,互慶倖存。大節不屈,英勇鄉親,孤軍奮門,斬荆紮營,白水精神,绝處逢生,舂陵光輝,文獻垂青。

  • 文章賀「浙江月刊」二百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2期  作者:應雨金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浙江月刊》 创刊纪念 文化建设 发展建议

    出版界是非常艱苦的事業,尤以辦雜誌。據說:你同某人過不去,不如勸他辦雜誌,雖然是句笑話,也是事實。近年來生活水準不斷提高,救育程度提升不少,但一本書的正常銷售量據說還是二十年前的水準,在二、三千册之譜,以人口數量來說吧,民國五十年爲一一、一五一、五三二人,至民國七十三年已增加爲一九、〇一二、二六七人。以國民所得統計又如何?也以民國五十年國民所得計算,是新臺幣六五、二一四元,到民國七十三年是二、〇五七、二一七,元這兩項成長幅度都相當可觀,那麼我們的文化消費...

  • 文章浙江月刊發行屆滿二百期紀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2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浙江月刊》 创刊纪念 发展建议 历史经验

    浙江月刊,自民國五十七年五月創刊,至本年十二月,剛剛滿二百期。它是臺北市浙江同鄕會的定期月刊,每月發行一期,就二百期算來,便有十六年八個月的歷史。在這段漫長的歲月,能保持發行不輟,使它月月與讀者鄕親見面,雖說不上是個奇蹟,但得來着實不易!本刊的誕生,誰也知道,是得力於鄕先賢前理事長胡維藩先生的首先倡議並强力催生所致。囘溯臺北市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改制,升格爲院轄市,直隸行政院,臺北市溫州同鄕會也隨着升格,進行改組,擴大規制。於五十七年春,召開臺北市改制後的...

  • 文章棗陽文獻創刊十八年贊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8期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枣阳文献》 创刊纪念 文献动态

    文獻創刊十八春,心連兩岸忒情真。評論時事見闻廣,里俗鄉音篇幅新。開卷便能有收益,闭書細味出迷津。桑榆幸喜年年見,功德無量編輯人。

  • 文章文獻與歷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于鎭洲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文献 《中原文献》 创刊纪念 中原文化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保存史料最豐富的國家。歷史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根源與命脈,它的形成是透過時空由各地方人群活動紀錄的彙集,國史多係採擇各地方文獻編纂而成。方今世界各地傳記及方誌文學之興起,可見社會對此方面知識的需要與重視,同時亦可彰顯其在史料運用方面之功能。中原文獻在台北創刊,迄今已屆卅週年。回顧當年創辦伊始,王撫洲、張金鑑、李士賢諸先生,披荆斬棘,排除萬難,終於成功發引問世。其精神之可佩,令人肅然起敬。嗣後歷任負責人韋德懋、侯傳勛,現任董事長馬駿、社長丁華永...

  • 文章慘澹經營的三十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原文化 创刊纪念 创刊历史

    從前常聽朋友說,要叫他「傷腦筋」就叫他辦雜誌,這句話是出版界人人皆知的,亦即說明雜誌事業的難爲。中原文獻是河南人在台灣唯一的文化精神食糧,自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創刊迄今,忽忽三十年了;在人力、財力不足的情況下,早期參與的先進們,憑著滿懷的熱忱、勇氣及發揚文化道德的責任感,以「篳路藍縷,慘淡經營」來形容,實不爲過。翻閱早期的檔案文件,辦理登記的是盛漢恢會計師,發起人二十三位均係河南大老,基金新台幣七萬元,由發起人認捐,計有周樹聲、秦慧珈、劉錫五、楊一峰、宋...

  • 文章中原文獻三十年經理業務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原文化 创刊纪念 创刊历史

    一、前言中原文獻第一卷第一期創刊號,是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出版,發刊詞王撫洲先生,言我河南籍人士,隨政府遷台已二十年,少年漸壯大,中年將屆老,老年近凋謝,恐日久鄉情淡忘,爲保存故鄉人物、山川、文物,以創辦此刊物。社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發行人王撫洲,社長張金鑑,主編李士賢,經理葉祖灝。地址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〇二巷三號,每册不含封底面計五十頁,二十五K本月刊,每月初發行。民國六十年十月,增加副主編張潤書,副經理張蔚野。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增第二副主編王更...

  • 文章我對中原文獻的幾點體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创刊历史 创刊纪念 文献意义

    中原文獻於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創刊,是日我恰於海軍總部退役(三月一日核定假退,九月一日正式退役)解甲之後,移居高雄,二十餘年嚴肅緊張的戎馬生涯,驟然卸下戎裝,精神上猶如野鶴閒雲,逍遙自適,然每一思及軍中袍澤情感道義的生活,又不無失落之感。我在此人生轉捩之際,正是未來工作的空檔,極需自我調適,以迎接未來任務之挑戰。適於此時,承本縣同鄉段景暉兄贈我中原文獻一册(一卷十期)揭開首頁,爲鄉賢楊一峰先生 復興中華文化之途徑」,接看是「公藏河南省(縣)志聯合目錄」以我封...

  • 文章文化建設需羣策羣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2期  作者:王梓良 出版时间:1985-12-10
    关键字: 《浙江月刊》 创刊纪念 文化教育 发展献言

    浙江月刊發行以來,倏已屆二百期,時間如東流之水,月刊綿續尙屬遙遠。以取稿之七項內容所列,則稿源可源源不斷,而編輯先生爲撰者,讀者設想,特編印二百期總目錄,使今後撰者可免重複撰述,可稱周到。而若依此基礎,分類出書,以闡揚我浙文化,庶不負十餘年來撰者,編者之辛勞,其尤値得追念者,爲創造此資料之先賢。或曰:今日文化已趨於商業化,只講「市場趨向」,現在爲自然科學時代,前一代爲後一代就業便利,以此敎育,年靑一代,受此敎育而變本加厲,雖敎育當局敷衍少數人而喊:「人文...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