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校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黄埔军校桂林第六分校——抗战时期李家村军校纪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趙平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黄埔军校 孙中山 军校纪实

    二〇〇四年六月十六日是黄埔军校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日。黄埔军校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首创的新型军校,名为「“陆军军官学校」。桂林城南郊的奇峰鎭,素为古代兵营,史称“李家村营盘”。辛亥革命爆发前,这里的新军混成协革命党人,曾秘密培养了一批革命军。抗日战争时期设在李家村的黄埔军校第六分校培训了数以万计的抗日军官。军校蕴酿来自王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孙中山在桂林明代靖江王府设立北伐大本营时,曾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谈中,孙中山欣然接纳了马林关于“创办

  • 文章張萬傑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趙建修 出版时间:2003-03-20
    关键字: 张万杰 传记 保定军校

    高升,官至哈尔滨警察总监,政绩出众。民十左右张宗昌出任山东督办兼省长,诚邀文人状元潍县人王寿彭。武职昌乐人张万杰为总参议。本拟加其上将衔,却被婉拒。革命军完成北伐后,任洛阳军分校中校教官,非常关爱山东籍学生,惟时常叹曰:「山东人不吃香」之轻微牢骚话。抗战开始,任教西安军分校,胡宗南倒也非常尊重之。早期中央军高级将领,多乃保定军校出身。张万杰退役后,家住重庆,因擅书法,西安、重庆各大商号,多请其题名,欧柳颜赵以及苏黄米蔡,无不出神入化,况且有求必应。张有二子

  • 文章黄埔军校开办初期纪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張炎元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黄埔军校 办学初期 档案资料

    药包,就和普道人一样高,这些砲是淸朝末年装上去的,可见当时的地方政府,也曾对国防有所建设。在民国初年,黄埔岛上,曾办过陆军小学,也曾办过海军学校,在民国十三年黄埔军校创办时,第一期同学住的是靑年陆军小学的地址,第二期同学则住海军学校的地址,学校的大门,面对珠江,一座木造的码头,延伸到江内,交通船只,经常靠在码头旁边。走出校门往右边,便是大操场,一两仟学生,经常在这里出操,我们曾经在此地流上不少的汗,远望白云山,庄严壮丽,广九铁路经过山下,这其中有我先民奋鬪的血汗

  • 文章蔣總統在廣東㈡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杜少牧 出版时间:1975-09-01
    关键字: 陈炯明 黄埔军校 东征 蒋介石 广东

    一点也不犹豫,纯由于他对 国父信仰的坚定,不畏难,不怕险,这确确实实是 国父唯一的信徒。所以 国父在他所著的「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手书序文。永丰舰的蒙难,使国父憬然于革命武力建立的重要, 蒋公的忠贞可恃,导致黄埔军校的创建,以及将革命大业托负 蒋公,卒致东征北伐的成功这都是从此役为转捩点。(注:「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序文)讨陈时期十一年十月七日 国父在沪召 蒋公商谈时局,并处理入闽桂军事。十月十八日任命许崇智为讨贼军总司令, 蒋公为参谋长

  • 文章黃埔名錄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0期  作者:王遐齡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湘乡 黄埔军校 同学录

    为了解鄕贤参加国民革命军与建国救国的历史行列,笔者特从各种不同资讯中蒐集此名录,现分述于后:一、陆军保定军官学校曁陆军大学部份,系摘自《湖南文献》。原资料录自北平武学图书馆印行,民国十八年再版之《保定一至九期同学录》。二、黄埔军官学校一至二十三期部份,系摘自湖南省档案馆校编、湖南省人民出版社印行之《黄埔军校同学录》。该书表示此录并非完整无缺;因经过多次战火与变乱,加上时间久远,所蒐历史纪录字迹模糊,及有些人名系各期同学提供,故错误在所难免。笔者于

  • 文章奮志苦學的——化行老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化行 军校毕业 赤珠岭 黄埔军校 干部学校 教育事业

    分宜 钟鸣凤化公师从少年时期起,读书就非常用功;参加各种考试,无不名列前茅。尤其他的苦学精神与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更是令人钦佩!一、赤珠岭学思发轫当年身体瘦弱的化公,咬紧牙根,在中央军校三分校熬到毕业。在毕业的志愿书中,写的是要到长沙第九战区去当排长的。后来重庆来命令要在三千人中,选调三十人到政治部工作。化公曾经通过了这项考试,而结果却被遴选到赤珠岭去再受训,就完全出于他的意料之外!设在赤珠岭的青干班,是培育江西省青年团的干部。赤珠岭的训练只有三个月,却在

  • 文章桂军干部的摇篮——南宁军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梁學乾 出版时间:1992-07-10
    关键字: 南宁军校 校史介绍 学校课程 训练过程 桂军

    校史简介本校是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十三年指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打败陆荣廷、沈鸿英,驱逐滇黔入侵势力,统一两广之后,在南宁成立训练革命干部的第一个分校。全名衔是:「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首先在南宁办了三期。民国十九年,由薛岳将军主持校务,在柳州办第四期。民国廿年(1931年)秋间,广西局面经大乱后,趋于平静,进入太平盛世黄金时期,全省上下励精图治,埋首建设。军事方面,基于「干部决定一切」,乃规划复办军校,特聘留日多年的刘士毅先生掌管校务,担任

  • 文章戎馬生涯數十春(十一)——考試、受訓、經歷的囘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劉謙怡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工校受训 军校课程 抗战历程 工程建设

    陸軍工校高級班五期受訓科學隨時代進步,軍事亦然,尤其工兵爲技術兵種,科學進步,裝備隨之改良,教育非跟進不可。國軍撤來臺灣,軍事教育,改用美國式,以前在大陸所受的教育,已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要求。爲此所有工兵軍官,必須分批召集補訓,授予現代工兵的知識,以增強國軍戰力。民國四十四年五月二日,我奉令進入陸軍工兵學校高級班第五期受訓,校址設在內湖,校長爲胡光熹少將。高級班組織,設一班本部,有一班主任、政治指導員、幹事、工友等數人而已。學員共五十六人,入學時,不須考試...

  • 文章我和兩位性格剛强的朋友(上)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李立初 出版时间:1995-04-10
    关键字: 朋友 人物事迹 军校生活

    可遇而不可求的。这,除了一个「缘」字之外,实在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和适当的解释。在此,我所要敍述这两位朋友,我与他们交往的经过和相知相处的情形,我自觉与其他一般朋友的相交和相处,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我和他们两人彼此间却「情有独钟」,交谊特深。对于这,我也确实找不出理由加以说明和解释。现在,就让我把我和他们之间的小故事慢慢地说出来吧:一、吃软不吃硬的覃式明覃式明兄,桂平人,他是我中学和军校的先后同学(这种关系,我的朋友中至少有二十余人),在中学读书时,从二年级开始

  • 文章戰鬥生涯的起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石覺 陳存恭 張力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从军经历 战争回忆 黄浦军校

    先总统蒋公为校长,培育革命干部,创建国民革命军。蒋公统率此少量军队,东征北伐,扫除军阀;两年之间,统一全国。复经八年对日抗战,获致最后胜利,湔雪百年之国耻,跻国家于世界强国之林。惜于戡乱中途,迭遭挫折,以致大陆失陷,然仍能团结人心,巩固复兴基地,整备反攻战力,推进大陆革命抗暴运动。鉴诸既往,瞻望未来,收拾旧河山,建设新国家,所需努力的方面固多与往昔不同,然革命武力之建设,革命精神之充分发挥,仍当为获致成功的主要因素。黄埔军校位于珠江三角洲之黄埔岛上,西距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