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旅生涯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祝聰熙先生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祝聪熙 生平介绍 军旅生涯 追思悼念

    民国三十七年,战乱频仍,毅然从戎,考入第二、十一绥区干训班政工队受训,自此三十五年军旅生涯开始。干训班结业后,分派基层干部,嗣逢大陆变色,由靑岛经海南转进台湾,并参加步校高级班等,长短期专业进修训练,获取新知充实内涵,历各兵种指导员及体育官、福利官等职;后调第六训练中心及兵工学校敎官、陆军总部参谋、九二师二七八旅政战处长、马防部政二科长、金防部政二组长等,并荣获忠勤勋章两座、其他奖章十一座。七十二年元旦以金防部政二组上校组长、兼官兵休假中心主任任内退伍。因获司令许

  • 文章河南大俠樊鍾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馬五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樊钟秀 辛亥革命 生平事迹 军旅生涯

    民國十二年十一月,率領駐在粤省韶關的豫軍數千人,馳援廣州外圍的石龍戰役,將進犯廣州革命根據地的陳烱明所部叛亂之敵萬名,打得落花流水的豫軍統帥樊鍾秀,義勇雙全,深受護法政府大元帥孫公讚許,卽超擢其職位,任之爲建國豫軍總司令,以與當時在粤護法的湘軍、贛軍、滇軍、桂軍諸總司令,併駕齊驅,蜚聲當代,其人豪俠蓋世。其事多采多姿,信可傳也。樊氏別號醒民,河南寶豐縣大營人,降生於民國前廿五年。大營位於伏牛山支脈娘娘山麓,民風強悍,多豪俠仗義之士。樊氏家境小康,父親是貢...

  • 文章丁治磐先生早年敎育及军旅生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丁治磐 教育经历 军旅生涯 南通建设

    考秀才,八月在府里考擧人,明年二月在京师院会试。如果学子才具高且运气好,十个月即可中进士,因此小说中年轻的状元被招为驸马,不是没有可能。前清的考试取法很好,敎育有一定宗旨,要敎你守本份,有正途出身的秀才、擧人、进士、翰林等。拿钱买的捐官,作官也要考试,且最高也不能作二品官。二、早期军旅生涯(一)进入江苏讲武堂在南京高等学堂没上几天课,就武昌起义了,接着各省独立,江浙也酝酿独立北伐。当时江浙方面是由前混成卅一协协统顾忠琛(号荩臣)担任北伐军江北联军

  • 文章《滇人之光》龔承業先生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石炳銘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龚承业 追思悼文 军旅生涯 服务基层

    《滇人之光》四字是本會——台北市雲南省同鄕會——簡理事長悼念前泰北難民村工作團長龔承業先生的輓詞。龔君也是本會的理事但他長年奔波於泰北難民村,在台北的時間相對較少,所以參加會務活動的機會不多,但只要人在台北,他都會參加活動。不幸的是他已於本(九十七)年三月六日因心臟病不治而離開了人世。龔君生前長期領導泰北難民村工作團在泰北難民服務達二十二年之久,可說是難民村永遠的朋友。因工作績效卓越,曾獲行政院頒給一等功績獎章。獎章證書載曰:茲以中國災胞救助總會泰北難民...

  • 文章任新舫略傳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任新舫 生平介绍 军旅生涯 教育事业

    任新舫現年九十二歲。原係山東省落星地冠縣干集鎭(現改爲威縣梨元屯鎭)西小莊人。民三年春入本村初等小學堂,民七年夏入干集鎭高等小學堂,民十年秋入山東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民十五年八月考入山東大學文科。是年九月,加入中國國民黨。由於山東督軍兼省長張宗昌派偵緝隊屢搜各大專革命組織,不得已於民十六年元旦後離魯逃津。十七年夏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爰赴山西入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北方軍官學校騎兵科,每試莫不名列第一。民二十年春畢業返魯,充朝城縣黨部常務委員。七七變後,魯主席...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鄒寧遠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父亲 陆军军需学校 军旅生涯 碾米厂 春节 祭祖

    我父親爲江西省宜豐縣天寳鄕人氏,名瀾淸,別號濤聲,光緒三十四年歲戊申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於故鄕玉堂公祖宅。先王父宗浪公此時經營紙業失敗,可說是弄得一貧如洗。因此,父親童年生活極爲艱窘,做過苦工,學過手藝,上山砍柴,河邊挑水,帮助家計。鄕縣中皆無中等以上學校,僅讀過私塾和鄕立高等小學畢業。後帶職入陸軍軍需學校,這是父親的學歷,幼年時因家貧無力負笈遠遊求學。二十歲時,離鄕背井,出外謀生。初至漢謀得每月十元待遇的工作。斯時先王父猶臥病在床,雖不欲遠離雙親膝下,然...

  • 文章人海浮沉六十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呂明德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高中毕业 从军报国 军旅生涯 退伍 家庭生活

    一、身世我是中華民國十四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巳時出生。原名光禮,三十六年台灣「二二八」事變之時,被暴徒集體禁閉數日,因而改名爲明德,以示重生。在呂家譜系中爲敷字輩。先父成樟公,於我出生十三日後,卽因病去世。斯時家母年僅十七歲,勤儉治家,獨撐門戶,養我、育我、敎我,慈恩無日敢忘。先祖父貴寳公,爲人善良,篤信佛理,娶梧桐洋兪氏爲祖母,生有四子,長曰成楫,次曰成枝,三曰成樟,四曰成柜,均已各自獨立成家。堂兄弟亦有四,長曰光仁,次曰光義,三曰光禮,四曰光智,堂姐妹...

  • 文章憶吾兄偉吾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9期  作者:劉眞原 出版时间:1983-01-30
    关键字: 回忆兄长 学生生涯 军旅生涯 追思悼念

    一、先兄偉吾於民國五十八年六月逝世,迄今已十三年。兄平日友于兄弟,而諸弟對兄之追思,亦無時或已。現我為表達諸弟對兄的長相憶,爰撮述兄生平二三事,以在親言親,或以語多坦率,而更具紀念的價值。兄自幼秉性爽朗,擧止持重,深為先父仙舫公所喜。迨考入黃埔軍校(四期),以先父曾綰兵符(羅慈威先生之令從叔兼柔先生、及吳奇偉先生,早年均曾隸麾下),更增欣慰,詡為一有為的青年。二、兄在中學生時,卽以:持重、有識見稱,現記錄一則如下:民國十年,兄以家遷居汕頭,乃轉學廣東省立...

  • 文章陸軍一級上將劉鄕長壽公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苑覺非  出版时间:1995-12-20
    关键字: 刘安祺上将 先贤行谊 军旅生涯 教育事业 追思悼文

    劉鄕長名安祺,字壽如,籍隸山東省嶧縣。其劉氏乃邑之望族。封翁宜德公,字聿修。積德行善,譽隆遐邇。令慈程太夫人,懿德淑慈,鄕里稱頌。詩書繼世,忠孝傳家。民國肇始,軍閥肆虐。地方擾攘,盜匪蠭起。其家道殷實者,尤爲其綁架對象。劉府無奈遷居於韓莊鎭。民國三年 壽公考進韓莊鎭立高等小學,九年升進私立山陰中學,即將畢業之時,適逢軍閥混戰而停課。復至徐州中學補習一段時間,又復輟學。十三年冬, 壽公時年二十三歲,矢志從軍。參加黃埔軍校初試及格;經補習數月,至十四年元月正式...

  • 文章悼唐鄉長菊生公文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0期  作者:正義 出版时间:1990-12-25
    关键字: 唐菊生 出身富裕 军旅生涯 战后生活 书法造诣

    民初,正値英年,鉴及国势积弱不振,民生凋敝,滇省地处边陲,于英法两列强环伺之下,内受军阀割据,外受日寇横行,内优外患,深刻印于脑际之中,促成立志报国宏愿,誓雪国耻,年十九即考取云南讲武堂第十九期步科习军事,训练极其严格,当时之讲武堂师承日德教范,非具坚强毅力者,难以接受,就先生之家境而论,商务经营顺利,经济厚裕,早年丧兄,又系孤丁独子能接受训练,难能可贵。民十六年毕业,荣获陆军少尉军阶,任部队排长,为先生军旅生涯之始。民廿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华,进占东北,近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