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军医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蔣懷仁先生文之說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1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蒋怀仁 宁波 军医部长 喉科

    「先严为免躭悮白喉患者,又怕传染候诊病人,是以拒诊喉科」,便应拒诊一切喉科(因牌上仅书喉科,而非白喉),但此日不佞亲见喉科病人就诊,先生照诊不悮。或系为体恤病患,以免空劳往返,特为通融照诊耳!辛亥革命苏浙联军,攻打负固南京之淸军,以鎭江为进攻据点,确曾委任先生为军医部长,主持诊治负伤官兵事宜,有关革命文献,记载确实,可资查考。惟此职为时甚暂,事平即行交卸。永淸先生事后九年始行诞生,宜其毫无所悉。此事系属襄赞光复,功在革命,乃属无上光荣之事,永淸先生似可毋须加以

  • 文章「窮鬼」在美住院開刀記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6期  作者:陽揚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摄护腺肥大 空军医院 小肠疝气 《云雾山中》

    军医院开刀,恰好十年正。果患闭尿症,经治疗后,休息四天,然后于十一月十三日,施行小肠疝气开刀,并须在当天上午七时前赶到医院。十一月十三日早上七时,我就躺在病床,送入开刀前检査室。由女护士给洗濯,通大、小便,换上开刀服装,静躺二小时后,开始打针,位置于背后脊椎骨下部,打了五、六针,颇为疼痛,下体略感麻木,但仍可举腿向上。十时三十分,专科医师为我开刀。事先他说:一小时已足;但他却为我开了八十分钟,是为了割除净尽。虽然叫「小肠疝气开刀」,但并不眞正动刀,只是使用雷射

  • 文章国军军医先导张建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楊尚霖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张建 人物事略 军医 人物贡献

    张建先生是广东梅县东厢鄕人,淸光緖廿七年出生,就读于吾粤长乐人徐华淸先生所创办的北平陆军军医学校,毕业后以优绩生遄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民国二十三年学成回国,受陈济棠将军之命,筹设了广东军医学校,廿六年二月兼中央军医学校校长蒋公介石电召先生赴南京就任该校敎育长,全责推展校务。二个月后,复奉兼军政部军医署长。尔后在八年对日抗战期中,张先生真的作了重大贡献,勋绩卓著。笔者对张先生久闻其名,而真正认识,则在三十八年十月广东省政府撤驻海南岛时期

  • 文章五十年憶往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国防医学院 军医 人物回忆 武汉

    回想初入军医学校,大学部医科四十七期,已是五十年前的往事了。当时我是在武昌,准备投考理想的大学,不意民国三十五年春,故鄕枣阳,为共军李先念部所陷,父亲托人带七十余元银币(大部分已锈成黑色),并函知家(农家)中仓库已被共军封作军用,以后只能在外自食其力了。恰巧这时(七月中旬)军医学校在武汉招生,从师长处获知,该校校誉不错,抗战胜利后,迁上海复校,入学后可继续就学或转学,于是就只身,随武汉医、药、牙、护录取的十六名同学,到达人地生疏,言语不通的上海,入伍生队

  • 文章楊丕绪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杨丕绪 军医 政工干部学校 人物传略

    天资聪颖,勤学不辍,继入实验中学就读,毕业后,时値对日抗战,先生爱国心切,乃投笔从戎,报考苏鲁豫皖边区挺进军司令部医事人员训练班,经年余严格训练,派该部军医院服务,再调第十集团军司令部军医院任职。抗战胜利后,调第二兵团司令部军医院晋升二等佐军医。三十七年国军整编调第二十三军二一三师六三八团卫生连,升任一等佐军医。是年七月再入医训班受训,结业后即派至军部卫生营工作。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随军来台。三十九年因整编奉调东南长官公署政干班医务所服务,后改为国防部政干班

  • 文章紀念湘籍仁醫盧光舜之死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0-01-15
    关键字: 人物生平 追忆 悼念 军医 卢光舜

    六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臺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盧光舜醫師以肺癌逝世,千千萬萬受過他的實惠者同深悲慟。盧氏湘籍,為我國著名胸腔外科專家,大家認為他之死係我國醫學界最大的損失,我與他僅一二次見面之緣,無交往。我所感到震驚的,不是因為死了一位名醫,而是因為死了一位「仁醫」,賺錢的名醫不少,「仁醫」乃今日社會的鳳毛麟角,足以風世。兹檢十二月廿四日聯合報所載老友梅可望博士的一篇追悼文章,摘錄盧氏女公子盧美光小姐給其弟弟的一封信之一段和她給社會的致謝函中的兩段文字轉載於...

  • 文章军医导师张建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4期  作者:林澹如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张建 广东军医 培育人才

    张建字扫霆,广东省梅县人,出身军医,第一次北伐时,曾参加东征,后赴德国留学,获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及哲学博士。个性刚直,守正不阿,热诚待人,有远见,有担当,处事严谨,公私分明,丝毫不苟,知人善任,为我国不可多得的行政及敎育人才。他于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秋,从德国学成归国,即为广东省陈伯南(济棠)总司令所延揽,任总司令部军医处处长并筹办广东军医学校,出任少将校长。其后西南与中央失和,两广形成割据局面。而张博士爱国心切,深感日本军阀谋我日亟,不团结统一无以挽救

  • 文章徐步安教授行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徐步安 军医学校 医学院 北伐 抗战 因病去世

    徐步安先生,以字行,江西贵谿人,出生于民前十一年元月五日。先生幼读私塾,精通经史,并喜词赋。年十五,就读上饶江西第十中学。卒业后负笈北平,考入军医学校医科十六期,越四年卒业。旋服务军旅,前后参预北伐剿匪抗日戡乱诸役,历任军医、科员、科长、副处长、副主任、主任教官、系主任等职,以积功迁军医监(陆军少将)。旋改敍文职简三系主任,续执教于国防医学院,并累获颁光华、景风、绩学等奖章。讵于去岁罹癌病罔治,不幸于六十年二月廿一日午后五时五分逝世,其忠党爱国,谊行懋绩

  • 文章哭愛妻婉娜(一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8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8-10-20
    关键字: 婉娜 台南空军医院 中药粉 植物人

    婉娜精神复元后即行实施化学治疗,旬后,院方通知出院,以后每隔二月前来治疗一次,当烦请程定兄夫妇洽妥台南空军医院定妥床位,于十一月十三日搭救护车转该院疗治伤口,经外科陈主任瑞淸及主治白医师仲素大夫悉心治疗,并蒙同仁陈宣义、张英云逐日自学甲、麻豆送来药草,又得柱儿自美休假赶囘,敎他妈每晨打太极拳预备式,情况逐日好转,复经医生将露出脐外铁线剪除,疗养伤口,月余痊愈,检查血液,白血球高达一万多单位,咸感惊奇,分析结果,证明系每日吃「花跳」所致,即行停服,果然三日

  • 文章功在杏林的盧致德將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0卷 第2期  作者:藍蔚台  出版时间:2012-04-30
    关键字: 卢致德 军医 医学成就 个人生平 荣总医院

    中央政府卫生部长刘瑞恒罗致,参与军医医疗业务改革工作,拔擢为军医监理委员会上校专员,这是致德先生服役军医之始。同年八月,晋升中央军校少将军医处处长。旋,再兼任军委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军医处长,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与先总统蒋公及夫人,建立深厚的情谊,蒋公与夫人均亲密的,呼致德先生为「卢军医」。四十岁晋升中将 仍是单身贵族民国廿五年,致德先生奉命至英、法、德、比、奥、义、美、加等国,考察军医教育及军队卫生勤务等,并入英国陆军军医学院进修。廿六年,中日战争爆发,致德先生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