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养性修身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從「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談「慎獨」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4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孟子 养性修身 孔子 《大学》 《中庸》

    完整的「理」。孟子揭示人都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知道从这四种善端扩大充实,「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公孙丑上)就如同火一开始燃烧,自然愈烧愈旺;如同泉水开始流出,自然不停地畅流。能从这四种善端确实扩大充实,足以保全天下;不能扩大充实的人,连事奉父母的能力也不够。这四端都是人的良知良能,孔、孟引导人养性修身,就是引导人要从这不待思虑,自然而然而且持续不断的良知良能,去体会、去修学、去发挥、去扩充,是眞正无为而无不为的修道法门。一、临深履薄的「战战兢兢

  • 文章樂天長壽秘訣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3期  作者:陳存仁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心理卫生 养性修身 外因内因 无忧无虑 笑口常开

    心理卫生,近代渐盛。养性修身,早垂古训。人生疾病,外因易防,七情六欲,内贼难当。愤怒烦恼,抑郁悲哀,神明内疚,百病之阶。健康要道,端正在心。喜怒不萦于胸襟,荣辱不扰乎方寸。纵遇不治之疾,自有回天之功。毋忧母虑,即是长生圣药;常开笑口,便是却病良方。养生只此真谛,长寿无他奥秘。昔听七十已称,今后百年不足奇。随遇而安,无往不乐,优哉悠哉,同登寿域。

  • 文章論「八然」保福的眞義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陳寬强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 “八然” 保福 修身养性 人生智慧

    应属立竿见影,信而有征。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相倚,随时俱在。是祸是福,由人自取。儒家因而劝人修心养性,谨言慎行,明察得失,以避祸趋福。各种劝世金玉良言,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在林林总总目不暇给的警言格言之中,似以平易近人言简意赅者,感人最深。已故专栏作家挚友张身华兄,曾于其六十初度生日,以其不俗书法用四「然」字为喩作警语;目题条幅以勉诸女曰:「自处怡然,处人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凡曾在张

  • 文章晩年自況七律二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2期  作者:柏蔚鵬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晚年近况 七律二首 修身养性

    书画逢缘不计年,笔飞墨舞乐陶然;(先韵)桑榆晚景堪珍惜,知足心宽寿必延。之二闲来寄兴诗书乐,白首依然似少年;(先韵)掩耳休闻天下事,修身养性效先贤。

  • 文章書畫療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书法 绘画 修身养性 治疗疾病

    国科会赞助学者专家研究书法和国画,心理实验,期能于将来对精神病患者的疗养,提供不少珍贵资料,即为世人所赞仰,使人类同登寿域,成功在望。书法和绘画原本是一种崇高艺术修养,借它可修身养性,缓和焦虑,减轻精神负担,凭添了医界疗病最佳的法宝。我国政治大学,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高尚仁和副教授颜乃欣,两位主持六年书画试验,发现书法,一管在手,万虑全消,证实可降低心跳血压呼吸脉博,绘画证实心跳降低,呼吸趋缓,呼吸期延长,尤其写篆隶体时,吸气超过呼气时间,心律减缓的幅度

  • 文章老來找伴——詩書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8期  作者:楊明煊  出版时间:1998-02-01
    关键字: 年老脑衰 修身养性 读书伴老

    也就是说,老年人要读的是修身养性的书,修养不是用记忆,而是要用心灵吸收,将书中的精髓转化为生命,使生活随读书而成长。诗书所载,都是天地之精、万物之情、人类的本性、历史的变迁、四时的运转、科学的奥秘、文化的精髓,每天有规律的阅读,必能怡我情、养我性、益我寿,去掉尘思杂念,进入超凡脱俗的境地,变成一个风骨超凡的老人,珍惜时光、敞开心胸、净化心灵,悠游于浩瀚的文化领域,汲取古今圣贤的智慧,去私欲、求永恒、光大生命,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 文章古典氣功與雲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云台 彭祖 《搜神记》 刷灰桥 研习气功 修身养性

    朝阳气功学习班所学的天地功,就是其中的一支。古代的读书人,他们也硏究气功,人们把它称做「儒家气功」。他们的理论基础是孔孟学说,以《易经》为指导,强调专心致志,意志专一,呼吸细长。认为如此,「耳之不闻,心亦能觉」,主张绵长呼吸,修身养性,袪病延年。道、佛、儒三家气功,均属静功。此外还有动功,人们称它为「武术家」气功。他们强调「内炼一口气」,以气发力,以力壮筋骨,「太极拳」、「八卦掌」、「潭腿」都属于这一种。气功,不论动、静,云台地区代有传人,山上的高僧名道,自不必说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