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儿时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儿时——庙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朐陽客  出版时间:1980-06-01
    关键字: 儿时回忆 庙会 农具 特产

    初夏日当头,无风汗自流,碧霞宫外景,为我梦中留!幼时读过诗,非常喜爱诗中景物,从不敢写诗!以上二十字,只是即景回忆,盼鄕长们不吝赐敎。东海城外西南方约里许,有座白虎山,后更名为「白璧」,此山的石头是灰白色,远看确像一只白虎因而得名,山下碧霞宫虽不是名刹,但面积不小,分前后院,面南背北,进大门有戏台,称得上雕梁画栋气派雄伟!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庙会即在此,忆及儿时上元节后,就盼着此日早临,家鄕气候四季分明,该冷的时候冷;该热时就热,绝不会突然间冷热无常,四月

  • 文章儿时趣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8-05-01
    关键字: 儿时趣闻 捕雀 捉鱼

    我家住在黑龍江省的鄕間,北邊是呼蘭河的上游,經東向西流,又折而南流,注入松花江。東邊是津河,由東南向西北流,注入呼蘭河。南邊是連綿不斷的峯巒。天氣晴朗時,可以望見山上的景色。中間是一片丘陵地帶,綠野平疇,阡陌相通,屋舍櫛比,雞犬相聞。西邊是一片牧地,淺草野花,馬群牛群羊群及豬群,在其間活動;牧童們唱著山歌,呼喊著牲口,在靑天綠草間活躍。有的騎著馬,拿著鞭子,望見牲口要去農田裏,就馳馬揚鞭,把牠們追囘來,免得牠們糟塌莊稼。有的聚在田邊玩「老牛趕山」,阻擋著...

  • 文章憶述家鄕童年的玩意——關于動物部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3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童趣 儿时回忆 斗蛐蛐 斗鸡 玩具

    童年爲人生的黃金時代。在此時期,兒童充分表現出好玩的天性。所玩的種類繁多,因時代與地區之不同,而玩意也有別。茲將本人至今記憶猶新的家鄕一些動物方面的玩意,追述如後:一、螞蟻大戰螞蟻是一種聚族而居的小動物,富於合群性,戰鬥性;大槪有黑色與黃色二種,有嚴密的組織,統一的指揮,大的爲王,發現食物,或遇有敵人侵犯,便馬上報告蟻王,蟻王便率衆奄勇應戰,或合力搬運食物,都是浩浩蕩蕩,萬衆一心,前仆後繼,死尸累累。兒童卽利用螞蟻此種特性,故意堆置食物,尋找黑黃兩種螞蟻...

  • 文章童年跟母親赴喜宴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芬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喜宴 牵娘子 听房 儿时回忆

    這一天,是個黃道吉日,吃過早飯,我和弟弟換上新衣裳,我是一身花,花鞋、花衣、花帽子。母親也梳洗一番,搽粉、點胭脂,打扮得很整齊。她是所謂的福太太,應邀到辦喜事的人家去當「牽娘子」,牽新娘。母親坐轎子,(家中的,二人抬)我和弟弟坐挑子,一個農民工用扁擔和繩子,挑著兩個大圓籮筐,我和弟弟坐在裡面,一頭一個,走起路來一閃一閃,挺好玩。可是,過橋時我很害怕,耽心繩斷掉下河。我們經過了河對岸的候家灣,約莫又走了四、五里路,便到了目的地—孫家灣。忘記是族間誰娶媳婦,...

  • 文章懷恩與憶往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5期  作者:朱應容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表叔 感恩 怀念 儿时记忆

    靜波表叔(以下簡稱大叔)逝世已有兩週年了,回憶當時參加葬禮的經過,猶有餘痛,我這一生中蒙受大叔太多的恩惠,假如沒有大叔及衆多長輩照顧的話,我那有今天,兩年來我常常想以文字表達我的心意,無奈自慚筆拙,遲延迄今,也因此常感內疚,這種令人痛苦的壓力與日俱增,終於迫使我不揣愚昧,謹借豐縣文獻一角,略述往事,以披露我對大叔的感恩與懷念。我的曾祖父與大叔的外祖母是同胞兄妹,老姑奶奶嫁到城南陳樓,據聞沒多久就去世了,遺一孤女,就是大叔的母親,高祖母憐惜外孫女,把她接來...

  • 文章靑灯有味是儿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7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1-07-30
    关键字: 谁园 儿时 认字 新年 辛亥革命

    用手将陀螺转动,棉花便放出繊维,再用手槎成棉线。其实,家中并不需要省下买棉线的钱,但是先祖母常说,男耕女织,任何人均不可不从事生产。我最不能忘记的,就是晚间在灯草光下,她一面敎我识字读书,一面槎线的神情。其时兴化没有电灯,她也不点煤油灯,而仍旧只用灯草,浸在靑油盏中,以资照明。先祖母并且遵照先祖父生前的规定,家中男丁非过十六岁,夏季不得衣葛,冬季不得穿丝棉。非结了婚,不得穿绸缎、用皮衣。所以我儿时,终年穿的是布衣,布鞋,从来不敢有鲜衣美服之望。家中有了田

  • 文章岁暮忆儿时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5期  作者:一波 出版时间:1972-03-01
    关键字: 童年 忆旧 田野 儿时生活

    船,削竹子作过山号。还有抽香香棍,蛇抱蛋,办家家酒,扮新郞新娘,捉迷藏,打秋千,拔河赛跑等。总之,一切玩法,都是可以比赛的。的确,儿时的生活是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管忧愁荣辱,而只知吃喝玩乐的。最好是过年过节,有玩更有吃。冬至前后,要做香肠,醃腊肉,及其他各种盘子菜,如鸡、鱼、鸭、猪肚、猪肝之类。特别是粮食方面,每家都做炒米糖,分红白糖,芝麻、核桃、花生的,越香越使人喜爱。还有各种蜜饯,各种甜咸菜,各种好酒,各种年糕、这些都算年货。年货越多,将来客人越多,可眞

  • 文章儿时昆明年景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李淑英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昆明 年景 儿时回忆 风土习俗

    头,主人拱手三还礼,又是一些吉祥道贺的话,退到街中央,开始舞动翻滚。店内先生学徒撑著爆竹,拿着花筒,向舞动的龙队跟随施放。炮停花息,龙队的领队再到店内道谢,双方客气一番,主人必定说:「明年请早。」儿时点滴记忆,聊供茶余一哂。

  • 文章抗战期间桂林儿时记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周覺民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儿时记忆 抗战历程 保卫桂林

    壹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在衡陽飽受日機每夜轟炸之苦,全家遷居桂林,是我第一次回到家鄕,住在桂西路(現在是解放西路)中段(原稱火神廟口)一幢三進的祖厝,也轉入八德中心小學三年級就讀。但是日機開始對桂林實施毀滅性轟炸,差不多每天都有日機臨空投擲炸彈,而且多爲燃燒彈。因此僅就讀三個月,全市學校都停止上課,以便疏散到鄕下,當時皇城內獨秀峰只供政府機關人員躲飛機,其他山洞都在郊區。我們一家三代也搬到麗澤門外螞拐橋親戚家暫時居住,只要獨秀峰山頂升起一個紅球(表示...

  • 文章儿时趣事(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8-08-01
    关键字: 儿时趣闻 骑马 练枪 马戏团 打野兔

    騎馬農村裏的人家,差不多家家養馬。孩子們從小就喜歡騎馬。就是很小的孩子,看到別人騎馬,也吵著要騎。大人們常常把小孩抱到馬背上,騎著走幾步。小孩子就眉開眼笑,快活極了。至於大孩子,不用說,一有機會,就會爬到馬背上,手握馬鬃,用柳條當鞭子,撥著馬頭,敲著馬屁股往前走。這些馬都是老實馬,聽孩子們撥弄。像這樣騎馬的方式,叫做「騎驏馬」。騎驏馬就是馬背上沒有鞍子,人直接騎在馬背上。這樣騎馬,往往被馬的脊梁骨把屁股給驏破了。騎馬的人必得休息一段時間,等皮膚復原了,才...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