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闻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子見南子」案的一個微波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孫璞如 出版时间:1990-03-20
    关键字: “子见南子”案 余波 传闻

    道的张默生」一文;在谈到曲阜二师时,因二师校长的更替,便又涉及「子见南子」案的结局:一九二九年八月一日山东教育厅训令:「宋还吾调厅另有任用,遗缺以张敦讷(字默生)接充」。「子见南子」案引起的轰动全国的大风波,官司谁输谁胜,到此已成了史实。至于李君回忆中「上演时,孔府裏的学生八十多位都集体站了起来,退了出去」及「听说二师给孔府请客八十多席,才和平解决了」这两项节外生枝的传闻,就无须硏讨了。

  • 文章玉清宫道观传闻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王廣健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玉清宫道观 传闻 乡野趣闻

    濰縣城北二里,有玉淸宮道觀一座,相傳建於東晉昇平年間,歷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淸,於今已千六百餘年。佔地數十畝,巍峨壯觀,中有龍柏三百餘株,高聳雲霄,森鬱參天,已不計年代。早年有道士百餘,香火鼎盛,廟產良田百餘畝,實收佃租,道人生活不假外援,且極富饒云。據說民國初年,有一住持,名萬一得者,道行高深,享遐齡,後羽化成仙而去。其肉身不腐,建靈骨塔於廟前,塔上鐫有「羽化登仙」四字。萬某死後年餘,遠在數百里處之博山縣,仍有人見到他;並在博山定製黑碗(飯碗)...

  • 文章十里冰廠•十里鹽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期  作者:康健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镇海 冰场 盐场 历史故事 民间传闻

    鎭海至寧波,不足四十華里,水陸兩路,距離相等。水道由鎭海小浹江經大浹江,直達寧波,小火輪僅需時一小時,陸路步行也不過二三小時,往返極便。沿江兩岸,居民除旅外經商及出海捕魚外,大部份務農爲本,兼營冰廠鹽場爲副。北岸由鎭海至淸水浦一段,約十華里,鹽場多於冰廠,南岸由梅墟至寧波一段,約十五華里,冰廠多於鹽場,業以類聚也。冰和鹽均屬漁民出海作業時,必須配備的物品,尤其是鹽,更爲每個家庭開門七件事之一,銷路一廣,獲利自豐,故經營者頗衆。在沒有機製冰以前,冰鮮漁船及...

  • 文章舜皇山傳奇與大廟口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2期  作者:陳碩淵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舜皇山 舜皇大庙 寿诞祭典 大庙口 传闻

    舜皇山位於我鄕(三河鄕)大廟口正西之陽(楊)江源,也是我東安縣三大名山之一(另爲李竹山,金字嶺——嶺腹名烏龜嶺——與舜皇山約形成鼎足,屹立於陽江源中),山腹以上多屬原始森林及細竹林,因山高大而多奇禽異獸,但以青猴繁殖爲最。其地勢極爲險峻,山峯四季皆冰雪,僅山腹以下有村落及松、杉、竹林等,部分爲梯田,每年產物尙稱豐富。據聞舜皇傳位禹後,隱居其鄕里而週遊全國,後於某年間出遊至湖北渡洞庭、溯湘水(當時無湘水名)而上,抵冷水灘入東安境內之舜皇山(當時亦無舜皇山名...

  • 文章松門人談松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葉成鄉長 陳載道鄉長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传闻疑惑 松门名胜 据闻释惑 思念故乡

    编辑先生大鉴:恭读浙江月刊,深感富有文理史地的读物。尤其对我浙籍的下一代。更富有溯祖敎育之效」。本人恭读十六期「浙刊」后,其中陈载道先生报导「鄕土风物」「浙南门户话松门」更为杰作,读之历历如生。如身置其境。对「事」「物」描述生动深刻,凡我松门人氏读之特有风味。相信陈载道先生一定是位满腹经纶,悉古究今史哲理家。我原是松门人,自幼离家,对「鄕土风物」见识浅鲜,读陈先生的杰作,更使我连想起幼年时对松门「史」「物」传闻疑惑不定。谨请指正,陈沥于下:一、三月廿八

  • 文章海龍王顯靈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0期  作者:徐漢三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海龙王 民间神话 乡土传闻

    漢三按:此係親身經歷,實實在在之事。

  • 文章説東北風土諺(八)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东北谚语 风土人情 传闻轶事 历史故事

    混不開的遼河套,打不破的柳條邊。 崔志遠述。遼河兩岸,河灘廣大,多樹木。土匪出沒無常,其江湖規律極嚴;沿河居民很富,多有槍枝自衞,土匪在此混不開。舊日東北軍閥,多出身於此。柳條邊,如前述。塡不滿的大連,拉不完的東邊。 同右。大連,爲全國第三商埠,東北物產,多自此出口。瀋陽以東,爲米糧、大豆產區;又大連的貨物,多係從其東邊源源車運而來。漠河深,出黃金,長白長,棒捶王。 同右。漠河,我國最北的一個縣份。北瀕黑龍江,隔江卽俄境。本爲荒區,後以其地產金,設廠開採,...

  • 文章黃堂迎燈盛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乃焯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迎灯盛会 黄堂张氏 历史传闻 迎灯程序 民俗乡风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我國人民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各地彩燈樣式紛繁,豐富多彩,不可勝數。大埔西河黃堂張氏的正月十三迎花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別有一番情趣。黃堂張氏正月十三迎花燈盛會,人們稱為「迎燈」。歷史較為悠久,始於何時無法查考,據村中德高望重的前輩介紹:相傳正月十三黃堂張氏迎燈之日係張天師(道教)所擇之日。教百年來,世代沿襲下來,不管天晴或下雨,從未間斷。那天若是下雨,天亦會作美,雨過天晴數小時,給人們迎燈,這事「神奇」,不可思議也。一九八七年,省、市文...

  • 文章懷鄉憶舊——嵊縣崇仁瑣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8期  作者:裘軫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嵊县崇仁镇 历史沿革 裘氏家谱 崇仁镇传闻 包身工 裘祝馨

    我的老家是嵊縣崇仁鎭。本縣山多於地,唯獨西鄕是一片平坦的盆地,田禾桑蔴,一年收成,可供三年之需,比之下三府杭、嘉、湖富庶,並不多讓。崇仁鎭是西鄕中心,又是全縣最大集散市場,民國十年代,人口已近五萬之譜,與城區相埒。但街市則較城中更爲熱閙,全縣經濟財力爲崇仁人操縱,興辦地方事業,如果不獲崇仁方面支持,縣太爺也一籌莫展。崇仁在宋代還是蠻荒之地,因爲金兵南侵,黃河以北民衆南逃,裘氏祖先由渤海率領家口流浪到浙東,避居在一所破廟中,那便是崇仁裘氏發跡之始。他們看中...

  • 文章劉師培失足恨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林斌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刘师培 参加革命 惧内传闻 出卖革命党人 北大教学 归附袁世凯 生前遗著

    石榴裙下鋌而走險劉師培名少甫,字申叔,江蘇儀徵人。他的曾祖劉文淇字孟瞻,和寶應劉寶楠,是同時並稱「淮東二劉」的有名學者,孟瞻受學於凌曙,治「左氏春秋」凡四十年,撰有春秋左傳舊註疏證,未終篇就死了。子毓崧,字伯山,頗傳父業,却又不幸短命。伯山有兩子,大的叫壽曾,字恭甫,號子安,早通許鄭之學,承繼先志,編至魯襄公四年又死去了;次子貴曾字良甫,也是賅博敏學,可惜不壽!兄弟兩人各遺一子,恭甫的兒子師蒼,字張侯;良甫遺孤,便是本文所記的劉師培。劉氏父子兄弟都以經術...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