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记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藝文輯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征鴻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人物思想 历史故事 名贤传记

    吳漢差强人意東漢,吳漢,字子顏,南陽宛人,性強毅,每從征伐,帝未安息,漢恆側木而立。諸將嘗見陣戰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理營伍,激勵士吏,帝時遣人觀大司馬爲何?還言:正修戰攻之具。帝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約一敵國矣。」(言其威重之貌,威重若敵國也。)李賀苦吟唐,李賀字長吉,耽於苦吟,每晨出,騎弱馬,一小奚奴背錦囊相隨,每得句,卽錄之投囊中,暮歸,母探囊見屬草,必怒曰:「是兒嘔出心乃已。」一日晝見緋衣人,駕赤虬,持一版曰:「上帝白玉樓成...

  • 文章畫我當畫似我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陳若淵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王安石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一、在我国历史人物中,受人推崇尊敬最多,而又被人攻击诬蔑最甚的,莫过于鄕贤王安石荆公(注一)了。荆公受人推崇与尊敬,是合理而又可以想见的,因为:他集学问、道德、经济、文章于一身,实三不朽的完人。第一,学问—荆公幼聪颖,年十二始学,但寡交游,潜心学习,而又多问,过目不忘(注二),故能学问精深,著作等身。荆公的著作,据于大成考:「王安石著作,在宋时已多散佚。可得言者:有易解廿卷、王氏洪范传十卷、新经诗义卅卷、新经周礼义廿二卷、新经尙书义十三卷、左氏解十卷

  • 文章羅洪先與《廣輿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楊曉蒼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罗洪先 《广舆图》 名贤传记 散文诗联 历史集萃

    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又號石蓮居士。明代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和輿地學家。弘治十七年(一五〇四年)出生於江西吉水縣西北黃澄溪村的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嘉靖八年(一五二九年)洪先二十六歲,赴京廷試,考中狀元,擔任翰林院修撰等職。但他無意做官,一心想當學者,對王陽明心學理論非常感興趣。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年)洪先三十七歲,因批評朝政而遭革職,從此他就徹底離開了官場,回到家鄉專心專意做學問。羅洪先勤奮刻苦,博覽群書,在理學研究方面很有建樹。他...

  • 文章鄧縣的孝悌節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高應篤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一、孝悌感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皆良知良能,至性所廹,鄧志所載事跡,歷歷如繪,感人極深,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爲廣敎化,厚風俗,勸人孝悌,特爲之表揚。㈠陳應徵,明代鄧州人,南義俠,有勇力,性極孝悌,適其父鎭甘州,死於任所,時邊患甚急,徵以馬革裹父死,身負其弟,手持利刄,衞護繼母之騎,突險而歸,途中遇寇,從人爲之股,獨應徵不懼,慷慨諭以情實,使寇感嘆,相送入關,不慕仕途,終沒於家。㈡張桂榮,明代鄧州人,心忠厚,性孤介,重厚寡言,父死,榮盧墓三年,朝夕泣血,...

  • 文章高亞偉敎授 傳略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3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高亚伟 名贤传记 历史研究 历史教育

    勤学不懈,于民国二十七年六月毕业,以优异成绩留任助敎,嗣于二十九年八月应聘兴宁一中任敎,担任高中部外国史课程。民国三十六年,先生偕夫人来台,受聘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前身),任敎西洋史课程,达四十余年,其间先后担任台大、政大、淡江、辅仁、东海及文化等大学兼任敎授,并曾赴新加坡南洋大学任客座敎授二年,在近世纪之敎育生涯中,桃李遍栽,作育英才无数。先生于授课之余,潜心著述,曾长期为国立编译馆编撰中学及师范学校历史敎科书,奉献所学。其于历史

  • 文章千古一莊周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徐公超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庄子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思想观点

    一、漆園幽居莊子爲我國歷史上一位不世出的哲學與文學雙棲奇才。他的書,其立意之玄奧,想像力的豐富,文思的洸洋恣肆,都是無與倫比的,這是因爲他自己的心中,即具有天地古今。他的生卒年代不可詳考,要之,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那不僅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以「堅白異同」辯論最熱鬧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標準的悲劇性戰爭時代。他出生於宋國蒙地(今河南商邱附近),當時強大的諸侯共有七個,號稱「七雄」,這七個大國,個個野心勃勃,想稱霸中原,爲了爭城掠地,時相撻伐,殺人盈野...

  • 文章《台湾历史人物小传》中的湖北籍乡贤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7期  作者:本刊特稿  出版时间:2010-10-10
    关键字: 《台湾历史人物小传》 湖北籍人士 人物传记

    编案台湾于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开始设置淡水厅同知,署理范围为台中大甲溪以北的北台湾地区,专责地方治安行政事务,任务繁重。道光四年到任的第六十六任同知吴性诚,廪贡(公费贡生),为黄安人;又于咸丰四年到任的八十三任同知朱材哲,为监利人,更是癸丑进士,《台湾历史人物小传》并未收入。

  • 文章湘省當代教育先進傳略稿(一)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周邦道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人物传记 湖南当代教育先进 历史资料

    張百熙傳略張百熙、字埜秋,湖南長沙人。淸同治十三年進士,授編修。曾督山東廣東學政,典試四川,命値南書房,遷侍讀,累遷內閣學士。拳匪亂定,下詔求言,百熙疏請改官制、理財政、變科舉、建學堂、設報館。光緖二十七年,任管學大臣,奏陳辦大學堂槪要,先開預備、速成兩科,及仕學、師範兩館,又奏設醫學等館。聞桐城吳汝綸負時望,遂以直隸州奏請加五品卿銜充京師大學堂總教習。汝綸辭,百熙具衣冠伏拜地下曰:「吾爲全國求人師,當爲全國生徒拜請也!先生不出,如中國何!」汝綸感其誠,...

  • 文章龍榆生,鳧鴨塘走出的詞學大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徐小明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龙榆生 名贤传记 词学成就 家学渊源 历史集萃

    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废除,各地大量设立学堂,已不念四书五经,而是采用「国文」、「历史」、「算学」、「修身」等教科书,但毕竟去古未远,对于国文依然特别重视,国文教科书中还选了不少《论语》、《孟子》、《史记》、《汉书》中的片段和汉、魏、唐、宋的诗文。因此,那时十四、五岁毕业于高等小学堂(前身一般是书院)的少年,若论国文程度,几乎比得上现在大学文科学生。龙榆生在家乡读过一年蒙馆,后又在随州读过一年书。一九一二年,其父龙赓言在湖北随州县令任上辞职,领他回到

  • 文章大節凜然的史可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陳時昌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史可法 河南乡贤 地方历史 人物传记

    不屈于威武,不惑于利誘,於山河破碎時,能表現得忠心耿耿,爲國犧牲,在明末的忠臣義士中,史可法是第一人。史可法有遺書五則,其中一則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負國之臣,不可言忠。身死封疆,實有餘恨。得以骸骨歸鍾山之側,求太祖高皇帝鑒此心,于願足矣!」這是他一片赤誠的表現,雖然他未能得葬鍾山之側,而暴屍揚州,但他磅礴的正氣,偉大的人格,犧牲的精神,足以垂芳千古而不朽。身世與遭遇史可法字憲之,一字道鄰,河北大興人,寄籍河南祥符,生于明神宗萬曆三十年,父從質,母尹...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