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精神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西人的特質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1996-04-10
    关键字: 颁奖感言 广西传统精神 继承发扬 奖学金

    各位受奬的靑年朋友:今天我們特別假臺北市廣西同鄕會本部,舉行奬學金頒發大會,將我省旅臺鄕長們捐獻設立的奬學金,頒給在各大學求學的品行良好、成績優異的廣西子弟。這次受奬者多達五十四人,都是秉公篩選出來的菁英。這個比以往更爲壯盛的受奬陣容,顯示客居臺灣的廣西人正新銳蔚起,人才輩出,前程似錦,大有希望。我現在特別用桂林話向各位致辭。在座的靑年朋友,可能多不熟悉,甚至從沒有聽過這種語言。桂林話是廣西的官用語言,在廣西是人人會講、必講的。桂林話可以喚起我們旅臺廣西...

  • 文章无锡人的传统精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8期  出版时间:1982-02-20
    关键字: 无锡人 传统精神 认真负责 台北 吴理事长

    同鄕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已于本(二)月七日隆重举行,这次大会选出的理监事大多数是原任继续当选,吴理事长又是得票最多,足征众望所归。吴理事长在过去历届都是常务理事,输财出力,从不后人,一向默默的为同鄕谋福利,他的得到大家拥护爱戴,不是偶然的。担任同鄕会理事长的职务,不但牺牲奉献,而是「戴着石臼跳加官」,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过,同鄕会的事,你要做也做不完,你若不做,也没有人会来催你,就是政府有关单位也不会来管你。可是,我们无锡人有我们的传统精神,对任何

  • 文章可敬可愛的吳川人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5卷 第3期  作者:梁位亨  出版时间:2007-07-31
    关键字: 吴川风土人情 吴川传统精神 吴川人

    唯一的状元。后来中了进士的陈兰彬,是清朝第一任驻美公使,在外交界颇多贡献。(注:1.林屋村居民庭园)(注:2.芝蔼村大门门楼)(注:3.芝蔼村内大型雕像)(注:4.蛤岭村「十里荷塘」)今天,吴川人秉承传统,读书重教的风尙依然浓烈,一些先富起来的村庄纷纷建起文化楼和图书馆,还捐资兴办学校。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坡鎭的林屋村,以村办企业作为经济基础,投入近三千万元,建成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善学校,还不惜重金延聘外省优秀教师前来任教。正由于这种尙文好学的良好风气,吴川

  • 文章三晉人文精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1期  作者:徐崇芳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传统精神 优点与不足 历史例证

    精神是文化的靈魂,文化又塑造著精神。要認識三晉文化,就須了解三晉的人文精神。尤其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認識三晉人文精神,繼承其優秀的精神遺產,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個人多年對地方史志的硏究,我以爲三晉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具有勤儉、愛國、忠義、重民、製造等五種精神。一、勤儉精神勤勞、儉樸是人們生存與發展之根本。三晉文化認爲:勤勞,即自強不息的奮鬥;儉樸,即最大限度的發揮財富的效用。勤勞猶如水之源,無源也就無水;儉樸,猶如水之流,不流也就無以成江...

  • 文章宏揚見義勇爲精神,促進創新發展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8期  作者:楊家麟  出版时间:1988-12-25
    关键字: 在台云南同乡 海外云南同乡 传统精神 乡谊深厚 合作互助

    民国四年,袁世凯妄自称帝,我云南以一贫瘠省区护国起义,推翻帝制,再造共和。这种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冒险犯难,见义勇为之精神,深入全省人心。民国廿六年抗战军兴云南即以多年训练之精锐部队,开往前方,投入战场,台儿庄之役,扭转战局,而伤亡之重,令人心惊,厥后云南更以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我远征缅甸大军,克尽军事基地,对外孔道之使命,亦即见义勇为传统精神之再度发扬。大陆沦陷,我云南同乡纷纷外来,目前在台同乡约三万人,在泰国者近十万人,在缅甸者可能有三四十万人,而散居

  • 文章光大广西传统精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龍志復 出版时间:2001-04-10
    关键字: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2000年度奖学金 获奖感言 家族往事 求学生涯 传统精神

    自卫、自给」的成效,成为全国的模范省,引以为傲,正史刻载,不容质疑。我辈子孙,当应效法前贤精神,从治学开始,治家、治国,继续奋发,以光大我广西传统精神,而不负各位鄕亲父老的厚望。最后,我深感人的一生,除了充实学术能力之外,尤需增进品格修养。我的血源来自广西桂林,依山水秀丽孕育,养成一种抗强者逾强,对弱者易弱之个性,此皆受父亲自承接我鄕贤父老之精神影响,用来敎养我之而成,于今眼见目前社会、政治、经济等乱象,硏究实为人品格调低落、民主、自由过份人性自私所致。故我

  • 文章新年祝詞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1期  作者:陳慶衍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福建省同安县同乡会 新春团拜联谊大会 编辑委员会 传统精神

    倍于今日,不但都渡过难关,而且成为民族日益壮大的契机,都能同化异族,融合异族。什么因素,能发挥如此伟大的力量,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祖先,实际经历过大同治世,我们独实实在在,拥有最优秀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文化。我们同安人「诚信、刚毅、求是、创新」的传统精神,也就本此文化孕育出来,大家本此精神,团结起来,由近而远,耐心融化,精诚所至,必能突破困境,建立一个更繁荣更和乐的社会。敬祝大家新年康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事业兴旺。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