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文化共返回16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他山之石 中華傳統在新加坡優化宏揚——參加王總統公子婚宴感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宴会 结婚 传统文化

    但新加坡华人结婚,也同我们和中国大陆的习俗一样,如不举行公开的婚宴,是不被人们视为真正结过婚的。王总统这次为他的长子完婚,却没有邀请外国驻新加坡的使节,这可能是鉴于各国结婚方式不同,怕请了外国使节,使那些外国人不习惯婚礼进行的程序或有所不便之处。再说,请了外宾,在接待上也较费心安排,我倒很同意他们这种简单隆重的婚礼方式。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所谓大登科和小登科,结婚是小登科,是人生一件大事。古时婚礼,是有些繁文缛节。现在,海外华人固多保有我们中华文化

  • 文章閒話國術憶一代大師三原高山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哲文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国术 武术

    中華國術第一屆世界觀摩及擂台邀請賽在台南市擧行,經過五天的角逐之後已於十月十八日圓滿閉幕。由嚴總統頒贈「術德兼修」扁額一方,其隆重熱烈的盛况可謂空前。以致引起筆者對故鄕國術與一代大師鷂子高山的緬懷,謹撰此文以饗同好。國術起源與演進國術起源甚古,溯自黃帝時代就有所創作,如角抵、射御、舞蹈、擊劍等技擊等;唐堯、虞舜、夏、商、周爲我國之黃金時代,文事武功光耀史丹,除將前人所創宏揚利用外,又創拳術、劍術、弓矢等,至於器械,則有刀槍、劍㦸、釵鎚、鈎釵等。爲了平定異...

  • 文章认识农历(一)憧憬华夏历政传统文化之光辉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4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6-11-15
    关键字: 传统文化 农历 历法 节气

    曆書爲記載歲月日時物候,是人類社會生活行藏作息的計時標竿,不但與人民生活福祉,關係密切,且對社會秩序之建立,政敎之推行,歷史文化之發展,都具有潛在的功用,影響深遠。世間若無曆制之確立,誠如史記所說,凡事易壞而難成矣。一、曆法種類名稱我國現行曆法,以國曆爲準。國曆就是陽曆,中華民國肇建後,經政府公佈施行。在民國紀元前,一向用陰曆爲國曆,具有四千餘年的悠久歷史。陰曆又稱太陰曆,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爲一月,以其所發生盈昃圓缺現象為計算基礎;陽曆又稱太陽曆,以地球繞...

  • 文章國學綱要自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湯念庸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国学 传统文化 国学家

    國學之重要,之應提倡,人多知之,亦多能言之。然自新學盛興國學不講之來,學者多醉心西學,群趨若鶩,而自卑其國學,而馴至忘其尙有學。遂使我數千年之文化,搖搖而欲墮;一線之餘緖,岌岌而可危:國人之智識水準,貿貿而日落,此有心者之所同憂也。近年國步益艱,浮虛益甚,當局有鑒於此,時謀提倡國學,以固國本而挽頹風,然莘莘者猶以爲斯乃類守株之待兔,未若望鴻鵠之將臨也;取珠於深淵,未若淘金於美夢也。於是任大聲以疾呼,皆掉頭而不顧,或雖有意乃此,而又若臨千頃之波而無舟,若遊...

  • 文章生日漫談(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3期  作者:愧青  出版时间:1973-02-15
    关键字: 生辰 崇洋观念 传统文化

    未能忘怀。他说:「你们中国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每一种习俗,都有它的意义,譬如,我今天过生日,完全遵照你们的风俗,我觉得这样烛影摇红,香烟缥缈的境界,充份表现一种寗静致远的气氛,使人想到自己的亲恩与个人事业的成就。不像我们西洋人,在一块蛋糕上揷几支小蜡烛,点着后还需要一口气把它吹灭,再迫不及待地动刀动叉,分而食之。拿你们中国人的道理来讲,蜡烛刚点着就吹熄了是不吉利,你们的寿烛、寿香不是要点一昼夜吗,那才是象征着长寿,而且那种吃相也有伤大雅,除非饿得发慌才会那样吃法

  • 文章福建掌中戲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作者:施叔青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木偶戏 掌中戏 民间艺术 传统文化

    傳統的民間木偶戲,乃是包括福建掌中木偶、提綫木偶、廣東手托木偶而言。有關福建掌中木偶的始源,傳說起於明朝,福建有一位名叫梁炳麟的秀才(也有人說叫孫巧仁)上京赴考,經過揚州,偕書僮在夢化宮借宿。當晚夢見福、祿、壽、麻姑、魁星等衆神,在扮仙吟唱,第二天這位秀才在廟裡抽了一根籤,籤是:「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頂甲文魁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當下秀才大悅,以爲功名在望。等到考完放榜,却出乎意料之外,榜上無名。落第失意之餘,便借玩弄偶人來解悶。後來,這位失意秀...

  • 文章钱穆教授指出:传统文化可贵。不可妄自菲薄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钱穆 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古人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所谓大道,正是指人类一种合理想之伟大文化言。此刻则无可讳言正是一个天下为私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正该为世界人类善尽其一份应尽而又可尽之责任。近代中国,只有 孙中山先生深知此义,他只讲政治革命,不讲文化革命,他在讲民族主义时,曾擧一例说,有一香港码头工人买了一张马票,放在他竹杠里,到开奖时,一看中了头奖,喜极而狂,他想已中了头奖,此后决不需再做一码头工人,就把随身竹杠丢到海里,却连奖券也丢了。 中山先生吿诉我们,要讲

  • 文章春聯和年畫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李文漢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春联 年画 年俗 传统文化

    民艺、贺年卡甚至风筝,所有关于春节艺品,以及往年画廊在春节前所举办的美术推向家庭等等,大家一齐来,推展成一个繁荣春节,发展观光,展现优良民俗,中国味特强的一个文化市埸。不祗要热烈推行,嗣后台湾的年节,更有一番传统文化的新气象。

  • 文章我國談婚論嫁的傳統儀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83-01-15
    关键字: 婚嫁传统 风土习俗 传统文化

    常有人感慨:現代婚禮,很熱閙,也新奇,却不夠莊重。也有人懷疑:也許大夥都不夠嚴肅,現代婚姻難保長久。關心社會現象的馬之驌先生,對這個問題特別花功夫硏究。他以爲,先重婚禮,再重人倫,是因果關係。如果現代人了解婚禮與中國文化的淵源,或許會使年輕的一代減少視婚姻爲兒戲的作法,也不會有「游泳」、「跳水」……等「危險」的結婚方式。馬之驌以十五年公餘、課餘的時間,用訪問、調查、查考、求證等方式,爲中國歷代及各地婚俗作了全盤的硏究,在最近完成「中國的婚俗」巨著。從負責...

  • 文章重陽習俗知多少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7期  作者:宜文  出版时间:1984-11-15
    关键字: 重阳习俗 故乡风貌 传统文化

    農曆九月初九爲「重陽」,政府規定爲「敬老節」。「重陽」初見於屈原楚辭遠遊篇說:「集重陽入帝宮兮」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上到達天陽之宇,上爲陽,而淸又爲陽,所以稱之爲「重陽」。還有人說,積陽而爲天,因爲天有九重,所以稱之爲「重陽」。同時,九九饒長久長壽之義,遂以是日爲「敬老節」重陽習俗之一就是登高,據說漢代最有名的仙人費長房,有一天對他的弟子恒景說:「九月九日,你的家裏將有災難,如果你帶了全家大小,人人用紅袋盛「茱萸」掛在手臂上,登高飮菊花酒,便能夠避禍消災了...

共166条记录 1/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