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共返回6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后廟的由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妈祖 林默 源流 传承

    前言船隊鳴鑼擊鼓,桅旗飄揚,鞭炮聲喧,煙花凌空,人群絡繹於途?原來趕赴大廟朝拜天后,案前祭品陳列、舞獅、演戲,熱鬧非常。世俗相傳媽祖是航海者救星,有求必應,保祐平安云云。提起「林默」這個名字,也許一般人十分陌生,如果說是「媽祖」,可就無人不知亦無人不曉了。其實媽祖祗是閩台一帶對於林默奉為神明的一種俗稱,實際上她正式的神名是「天上聖母」,宋徽宗封她為「夫人」,元世祖封她為「天妃」,明太祖封她為「聖妃」,清康熙帝封她為「天后」。封號堂皇冠於歷代后妃,她的受人...

  • 文章嶺南羅氏源流及其發展經過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羅晃潮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岭南 罗氏 源流 传承

    一、羅氏淵源「羅氏淵源,一般認為是出於祝融,因為據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孫曰顫頊,自幼多謀善斷,有聖德,深得黃帝歡心,顓頊有孫曰黎、回,司職祝融,即負火正之責。回有孫曰季連。自是到了周代,季連之後裔鬻熊,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子爵,成為周的屬國之一——羅子國,故《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云:”今潮北宜城縣西20里羅川城乃羅故國“,於是子孫以國為氏。春秋之際,常與楚相爭,後為楚所滅,其子孫在周桓王二十年徙於枝江。後在又莊五八年遷往湖南汨羅,所以《廣韵》也說:”本...

  • 文章發揚秦腔藝術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0期  作者:張秦  出版时间:1987-04-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传承 陕西同乡

    爲發揚民族文化、中央設文化工作會,行政院設文化建設委員會,民間有文化復興委員會,年來對文化藝術工作之推行、不遺餘力,如每年各縣市有文化藝術季之舉辦,有文化中心的設置,對本省歌仔戲、南管、北管、弟子戲、皮影戲、木偶戲,均大力推展,但對大陸各省地方戲劇、音樂、舞蹈,似乎倡導不夠積極,如蒙藏、新疆歌舞,聞名世界,却在本國很少演出,例如秦腔爲我國最古老戲劇,很多人均未看過,所以筆者常爲文介紹,因爲實在値得提倡。秦腔盛行大陸西北華北,欣賞人數多達四億人口,其流傳全...

  • 文章人口老化 世代對立?世代互利!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6期  作者:台北瑞裔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传承 鞋工艺 老手艺 创业

    十一月底,在松山文创园区,看到几位年轻人,创立了一个「工作坊」,集年轻的设计师以现代感的设计、电脑量脚定制、绘制鞋图、打模,再交由散在各地的「老师傅」以精湛的手艺、丰富的经验、超人的耐心,一针一锤的做出「客制化的手工精品」鞋。他们怀抱理想,要让台湾「回到鞋工艺的美好时代」,其实他们同时让自己走进了创业、发挥理想、筑梦、当老板、跳出22K的美好时代,更让老师傅有再展长才、台湾老年劳动力有重生、再显光耀的机会。让人觉得他们不只在做文创、做生意,他们更在做传承

  • 文章維護國劇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8卷 第3期  作者:陳芳芳  出版时间:2012-06-01
    关键字: 京剧 李宝春 京剧传承 传统戏剧

    京劇在北京叫京劇,我們叫國劇。國家之文化資產,其具有相當之深厚文化內涵,凡提及傳統戲曲,絕不會漏掉京劇,不過在時空環境的改變,電子科技的發達,產品日新月異的推出,在這局面之下,現代人都追求聲光刺激享受遠遠大於文化的心靈享受,也造成了傳統與現代的阻隔。「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即使喜愛國劇的我,面對這傳統藝術表演,也常常不免與台上台下的同好,及看熱鬧的觀眾同聲一嘆,大有時不我與的感受。京劇在現代也就成了老年人的心靈安慰,大約在茶餘飯後聽上一段京劇,其樂融...

  • 文章索州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9期  出版时间:2011-09-25
    关键字: 麻糕 刘华顺 常州 传统小吃 传承

    有着一〇〇多年历史的最传统的制作大麻糕的桶炉;二〇〇八年,在『服务奥运,江苏有我』活动中,获得了『最値得向全球华人推荐的十大江苏名点』的称号::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还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常州传统小吃获得的又一项珍贵荣誉。实事求是地说,常州人对大麻糕有着比较深厚的感情,但如何让更多的年轻一代来认识常州大麻糕文化,让这一传统美味小吃得到历史的传承,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为此,我和我太太商量后,决定在麻糕外形上有所创新。通过努力,目前已经创造出卡通形象

  • 文章變局下的文化批判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9期  作者:編輯室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文化危机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注:書名 書名:劇變與調適—一九八五年台灣文化批判 主編:李亦園 出版:敦理出版社)要如何才能維護文化的成長及其生機,一言以蔽之,應先尋求文化傳統與創新的聯繫,並據而形成血脈相通的網絡。特别是在現代社會中,傳統與創新之間,常因認知的不同,價値判斷的差異,形成隔閡與衝突,文化調適所引發的困境則更爲凸顯。而愈是一個具有文化生機的民族,必愈能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得調適、過渡及交融的空間;反之,任何劇變形成的衝擊,必將帶來文化危機。活潑文化成長及創新的生機無他,即...

  • 文章香功與我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于秉溪  出版时间:1995-09-30
    关键字: 香功 受益香功 传承香功

    我是一年前,在大安森林公園晨運時,在偶然的機會,參加了郭燕橋老師的香功班,郭老師為當代書畫大師,也是天人香功學會創辦人,充任香功敎練,推廣香功,為人和藹可親,對學生孜孜誨人不倦,常常對新生提前上課,特別指導,除出國外,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我也深受他的影響,這一年來無論在台灣或在美國,或到其他地方旅行,從未停止,行之以恆。兩年前我患要命的腹部主動脈瘤,幸好早發現,及時手術,逃過破裂的一劫,因為身體對新裝的人造血管,一時不能適應,手術後在恢復室一度血壓增高到...

  • 文章關公——深植全中國人心的文化英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蔡珠兒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关羽 关公 传统习俗 文化传承 关帝庙

    關公,這位俗稱「關聖帝君」或「恩主公」的神祗,蛻身於三國志、三國演義中,原先以忠義的英雄形象出現,一千多年以來,經過戲劇文學的鋪演轉述,關公典故深深寖淫了中國的民間文化。而透過民間的通俗信仰,關公的形象得到累加的投射與發揚,神格因而逐次提昇上漲。遍覽中國的聖賢神祗,幾乎無人能像關公這樣:不但貫穿敎派藩籬,在儒釋道三敎中都享有尊稱、地位,而且同時受到官方崇祀和民間敬仰,更被多種行業尊爲行神。隨著近代工商業社會的轉型,關公更由人格神、商業神,發展爲全能神,因...

  • 文章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成立經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盧學禮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民营事业 历史传承 筹划改制 总结提升

    附錄:一、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捐助及組織章程二、財團法人臺北市山西文教基金會顧問遴聘標準曁任務要項

共65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