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戎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自投笔从戎到执教上庠——一位山东流亡学生艰苦奋斗历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楊正甫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投笔从戎 执教 人物自传

    民國三十八年,山東八千子弟為追隨政府,歷盡千辛萬苦到達澎湖,大部分從軍報國,女同學及年幼者則成立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繼續就讀。鄕先賢傅斯年(孟眞)先生說:「這是我們山東人的壯舉!」本文作者楊正甫先生,就是當時數千位從軍者之一。楊先生無論在怎樣困難、惡劣的環境中,總是抱着積極、樂觀的態度,努力學習,奮鬥不懈!終於從一個「無名小卒」,不但完成了允文允武的學業,且自學士、碩士、而榮獲美國聖地牙哥大學博士學位,執教上庠。充分表現了山東人堅毅不拔、擇善固執的特...

  • 文章國立第廿二中學流亡記(三)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春序  出版时间:2000-03-2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学校西迁 难忘往事 投笔从戎

    参、投笔从戎的青年军全校西迁,艰苦备尝,历时三个月,跋涉数千里。一九四四年秋末,到达陕南,才是终站,分别到不同校址报到。除一分校在安康市外,其他部分都在汉阴县。校本部在涧池舖,二分校在蒲溪舖,师范部在平梁舖。师生数千之众,身心俱疲,此时总算安定了下来。接着准备迎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这一年是中日战争的第七个年头。全国上下,窘困到了极点。在长期抗战的决策之下,全靠民心士气的精神力量,支持抗日,作殊死奋战。回想起来,不论是国家或者是个人,这一年都是最关键性

  • 文章就讀戰時國立第五中學的回顧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孟明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个人回忆 求学经历 投笔从戎 抗日战争

    急存亡之秋,我义无反顾,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响应蒋委员长「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投笔从戎,报名参加风起云涌的从军行列。就我班上有三分之二同学,报名参加,临行前夕,记得亲爱的级任老师;教我几何学一位女老师,忘了芳名,她亲手做了好多猪油肠,流着泪说孩子们勇敢的去吧,连校部主任同教职员和在校学生列队,送别了我们从军的两百多位同学,踏上征途,向接待委员会报到,别了哺育我们成长的恩师,永远忘不了的国立五中礼县分校。

  • 文章思鄉、愛鄉、服務同鄉憶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宋獻瓊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同乡忆述 投笔从戎 献琼中学 发展历程

    作者簡介:作者時年七十八歲,廣西省橫縣人,陸軍官校十八期畢業,現任台灣苗栗縣廣西同鄕會理事長、台灣地區廣西同鄕會聯會秘書長、廣西南寧私立瓊林中學創辦人。

  • 文章張金書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59期  出版时间:1971-02-02
    关键字: 张金书 光华大学 投笔从戎 官员 因病去世

    先生讳金书,江西省九江县人。先世业商,家道小康。兄弟姊妹五人,先生最幼。年十八负笈沪市,就读光华大学,性刚直,富国家民族思想,痛恨日寇猖獗,愤而投笔从戎,效命抗日剿匪工作先后垂二十年,敌前敌后,历尽艰险。三十八年撤退来台后,转业于台湾省菸酒公卖局,历任各厂人事、安全主管工作。五十九年春,以多年积劳,致樱肾脏炎,缠绵年余,医药罔效,终以不起,卒于六十年二月二日下午六时卅分溘逝台北三军总医院,享年六十有四。先生早年曾受革命薰陶,故毕生忠党爱国,今以疾逝世

  • 文章同鄕金石家梁宗機簡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4期  作者:潘宗武 出版时间:2001-10-10
    关键字: 梁宗机 金石学家 投笔从戎 爱好翰墨

    同乡金石家梁宗机字仁亭,广西郁林人,旅居台北市天母,抗战中期投笔从戎曾毕业于宪兵学校,胜利后于卅六年退役宪兵司令部,卅八年随军迁台,入中央警官学校(今改警察大学),毕业后服务警界至七八年退休。梁氏秉性爱好翰墨,于服务期间每于暇时研习书画、金石(篆刻),从当代金石、书画名家王王孙,祝祥、陈丹诚、王北岳游,退休后更不断钻研,曾参加此项联展十余次,甚获好评,前月承惠刻赠「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书画闲章一方,温厚隽永古朴盎然爱不忍释,诚书画家之最爱也,将为之介。

  • 文章餘生漫談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可梅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投笔从戎 人物事迹 文化教育

    忆自违乱来台,忽忽已经五十年了。想当年以不甘奴役,向往自由,逃离武汉,经长沙到桂林,投笔从戎,报效国家。民国三十七年共军进逼武汉。余只身冒险逃出。长途跋涉,到达桂林。当时适逢华中长官公署设立戡建干校,因得加入报国行列。在入校之初,与同鄕金某意见不合,互相争吵,余曾一时气忿,决定不随校转进。此事为钱江潮老师得知,经多方劝阻。乃打消去意。否则余之一生如何,末可逆料矣!戡校在桂林不久,共军节节进逼,当局为安全计,责由钱老师率领金体同学,向大后方安全地带迁移

  • 文章陳樹起將軍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陈树起 投笔从戎 抗日战争 通信人员 因病去世

    故陆军少将陈树起将军,江西临川人,生于民国十三年九月十日,为江西临川名宿陈光颕先生之三子,出身望族世家,幼即聪慧,七岁启蒙入临川桂桥小学就读,毕业后,以优异成绩次第考入省立临川中学初中及高中部就读,将军少怀壮志,且极富爱国心,弱冠之年,抗日战争兴起,乃于民国卅年,赣东诸县岌岌可危之际,毅然抛弃学业,投笔从戎,考入陆军卅二集团军通信人员训练班,加入抗日行列。民国卅四年,先总统 蒋公号召十万靑年编成靑年军,因将军忠诚勤敏任事负责,旋被选送进入东南干训分团

  • 文章配合國家的需要創造自己的前途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余曙勝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家庭情况 投笔从戎 学历 农业社会 工业国家

    一、家世予姓余,名曙胜,生于民国五十六年六月一日。祖籍江西省乐平县耆德鄕耆德村。听我父亲说:祖先既务农又经商,人口众多,是一个富有的大家庭。因日本军阀侵略我国,加上**作乱,我父亲在十七岁那年,尙在高中就学时,即向应先总统 蒋公的号召,投笔从戎;在大陆上参加过抗战、戡乱等战役,其后随军来台,以共谋生聚敎训,准备雪耻复国,故结婚较晚。我父亲从上尉来台,蒙国家栽培、长官器重,升至政战上校退休。现在我全家父母兄弟共计六口:长兄余嘉胜,就读于私立东南工专

  • 文章車轟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1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5-08-01
    关键字: 车轰 投笔从戎 技术学院 文化大学 同乡会 挽联

    修水 涂浩澜车公讳轰,字东道先生,原籍江西省修水县高鄕上杭人氏。自幼不群同辈聪敏过人,胸怀大志。抗战军兴,投笔从戎,硏究御敌之术,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十一期步兵科,旋即参与军队行动,转战南北。大陆撤退,率步兵一连进驻金门隶属十九军之十八师,眞属搜索连充任连长职务。来台后,部队改编遂考入政工干校四期硏究班,毕业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取军训教官,因此奠定教育救国的大志。退役后,怀抱着满腔热忱,白手起家,民国五十六(一九六七)年创办永达技术学院于当时教育落后的屛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