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从军经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所經歷的軍事教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徐啟明 陳存恭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人物事迹 从军经历 求学历程

    一 家世與家鄕我家原籍廣東省惠州淡水,道光末年,五世祖聲眞公負販至廣西省永福縣寨沙(今廣西省榴江縣),見其地肥美可耕,有甚多同鄕在此墾殖,遂亦落籍務農,如今,其後裔三大房約千餘人,爲寨沙巨族。據鄕中前輩云,來自廣東之移民——即客家係經過一段頗長時期之艱苦奮鬥始能蕃衍於寨沙一帶,當地土人原甚多,有苗、傜、僮和敞人(實係說敞話的漢人),客人漸多後即遭土人排斥,引起土客之爭,咸豐年間械鬥甚烈,客人幾被消滅,後來反將土人逐入山中,至今客人在寨沙約佔百分之七、八十...

  • 文章戰鬥生涯的起步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石覺 陳存恭 張力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从军经历 战争回忆 黄浦军校

    一、對歷史意義的體認多年前我曾寫了一册「從軍作戰記」,記述我數十年來獻身軍旅的經過。該書共分十一篇,篇名如下:第一篇,戰鬪生活四十年;第二篇,統一戰爭;第三篇,剿匪戰爭;第四篇,抗日戰爭;第五篇,戡亂戰爭;第六篇,防衛舟山群島;第七篇,鞏固臺灣基地;第八篇,成功之母;第十篇,他山之石;第十篇,參謀工作;第十一篇,勝利之路。在第一篇中,我曾以「對歷史意義的體認」爲開端,解釋我爲何要寫「從軍作戰記」一書,現轉述如下: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紀實,戰史是有血有淚行爲的...

  • 文章榮鴻儒團長左雲殉城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5期  作者:曾希晉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荣鸿儒 从军经历 参战履历 阵亡战伇

    榮鴻儒(一八八九—一九二六),字通三,山西渾源縣人。一九〇七年考入山西陸軍小學,一九〇九年轉入清河陸軍第一中學,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一期。入清河模範團受訓一年,任河北騎兵(段祺瑞部)第十一師司務長、排長、連長。一九一七年部隊調往湖南新市(今汨羅市)任營長。一九一九年與兄鴻臚返家奔父喪後,因原部隊解散,到太原市任銅元局(實爲子彈廠)副官,後到長治市任第三混成旅六團一營營長,負責晉東南十九縣之治安。一九二四年與河南省國民軍胡景翼部和平解決戰事後升任團長。一九二五...

  • 文章从军报国—发扬浦东精神

    来源期刊:《浦東》 第39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5-01-15
    关键字: 从军经历 军校求学 浦东精神 青年军

    我如按故鄕習慣,應在十二歲上海拜師習藝。託抗戰勝利之福,加以家父工作單位——中華書局有奬學金,遂去上海讀初中,由於小學時受校長王吉先先生,(陸理事長學生)在課堂上講歷史故事,如班超、文天祥、岳飛等人物,且當時雖在淪陷區,然日軍勢力未達鄕下,因此對我國自滿淸以來受列強侵略與國內紛爭,時常慷慨陳述,使我們這些小學生深受影響。三十八年四月十二日**於江陰渡江,上海人心惶惶,然大都均聽天由命,一副無奈的表情,我就讀於上海市長壽路私立力行中學,初二時訓導主任警告我們...

  • 文章投筆從戎憶當年(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勞聲寰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人个回忆 从军经历 回乡建议 人生感怀

    五、投考入陸軍軍官學校十六年冬,廣東黃埔島的黃埔軍官學校,因張、黃事變,半數學生逃到浙江,浙江省府軍事廳收容於杭州,編成兩大隊。總司令蔣公復職,即命在南京成立陸軍軍官學校,召回黃埔本校官生入京,派王柏齡、王佑瑜、張治中、徐培根、楊杰等十餘人爲校務委員,同時將各省各軍所辦之軍官學校一律取消,統將學員生送到南京軍校甄試,編爲第六期,並招考各部之軍官入學受訓。余在第一分校遭受寃屈,致未能完成學業,認爲一生之缺憾,乃毅然謁見健公,要求保送投考軍校第六期,從頭學起...

  • 文章全州旅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3-04-10
    关键字: 全州记忆 从军经历 个人回忆 全州风景

    民國三十七年五月初,我到全州縣縣立倉庫擔任田賦稻穀驗收、保管、撥發工作,至三十八年七月初離職,不久來到台灣。計在全州停留一年又兩個月,距今已逾半個世紀,但是,我對全州的山水、民俗、風情仍然難以忘懷。歲月荏苒,垂垂老矣,閒居孤寂,懷鄉憶舊思潮,時縈腦際,爰爲之信筆塗鴉,一鱗半爪,聊供羈旅談助。全州縣城前臨湘江水,後倚香爐山,依山傍水,勝景綦多。湘江水清澈,水流和緩,深淺合宜,爲市民夏天游泳消暑極佳水域,我也在江水中浮游潛泳,享受一夏清涼。香爐山以峰峰矗立,...

  • 文章虛度八十之囘顧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易中天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个人回忆 求学经历 从军经历 长寿方法

    現代醫學進步,生活的文明,加上養生有方,使每個人的生命,擁有健康,延年益壽。因爲活得有意義,活得無病痛,過著幸福的人生,這就是有健康才有快樂的明證。因此,我和很多的鄕親,很輕鬆的活到八十之年。謹將這段往日人生的回顧,略述如下,藉供鄕親與讀者共勉。一、讀書求新知:讀書是每個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經歷過程,可以增加新知,力求上進;不讀書就成爲文盲,不識字,一無所知,對世界文明更不瞭解;由於多讀書,多有求知的機會,學成後獲得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可以創造大事業,...

  • 文章抗战胜利后的故乡

    来源期刊:《浦東》 第33期  作者:程祥生 出版时间:1983-07-15
    关键字: 抗战回忆 从军经历 民生凋敝 远离故乡 青年军

    民國三十四年秋季的某雨天,下午五時天已有點昏暗,由於鄕下缺少照明設備,有些人家已開始用餐,說也可憐,除稀飯配蘿蔔干、醬菜外,便是中午的剩菜,全是自己田裏種的,稀飯裏除少量食米外,就是加大麥粉或大麥片,先將少量米加水燒開,用一小棒攪動鍋內稀飯,同時將大麥粉慢慢灑下,(大麥用人工磨碎粗的叫麥頭,煑乾飯用細的叫麥細、煑稀飯用,也有將整粒大麥用機器壓扁,叫麥片)攪匀後悶上一會便成,但若灶內火旺而稍不留意,溢出鍋外,可慘了,不但稀飯成了稀水,且麥粉流滿灶上,淸理起...

  • 文章許其進先生行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0期  出版时间:1989-08-05
    关键字: 许其进 生平事迹 台北 投笔从戎 从军经历

    先生姓許諱其進,字志廉,江蘇省武進縣人,爲當地之望族,歷代耕讀傳家,享譽鄕里。先生人如其名,富進取心,年六歲卽入塾就讀,十二歲進高等學校,十六歲進常州東門師範深造。承師長之薰陶,受 國父革命思想之影響,每讀書至勾踐滅吳,班超投筆等文句時,輒掩卷三嘆!先生故里,世稱文物之鄕,文風鼎盛,考諱童孚,亦習擧業,對先生更寄以厚望,曾眉註有云:「際此中原板蕩,國族凌夷,爲人子者,當立志奮發,而爲天下雄。」先生頗能領悟,於師範畢業後,曾執敎桑梓,但爲時甚暫。民國十四年...

  • 文章逆水行舟力爭上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7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7-07-1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从军经历

    牧牛我出生在偏遠山區農村、家境貧寒、時常三餐難繼。父親不識字,憨厚寡言。母親通達明理知禮數,儉樸持家。我八歲起牧牛,每天早上把黃牛趕到離家頗遠山谷中放牧,山谷裡有大塊草地,牧草豐茂,也有小溪水,黃牛在綠草地吃草小溪裡喝水,自由自在。我在松蔭下挑逗黃螞蟻與黑螞蟻爭奪蚱蜢而打群架互咬的遊戲。有時候用鳳尾草逗引深洞裡的特大號名叫土狗兒的大蟋蟀跑出來,捉到兩隻就放進以石塊覆蓋的小溝裡,兩隻土狗兒一碰頭就打架,打勝的一隻就嘰嘰大叫把打敗的一隻追趕出外面,童年時玩的...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