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追忆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追念黔東天柱賢人楊周熊先生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22期  作者:楊漢高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杨周雄 天柱县 人物追忆 教育家

    一、出身家世楊公周熊先生「號孟仙」係貴州天柱縣人氏,出生於清光緒年間,家住鳳城鎮潤松鄉高寨,四周古樹參天,竹林青翠,山嶺奇突,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真可謂人傑地靈,其尊翁—兆龍公乃清末秀才,學識淵博,待人處世,公正不阿,德高望重而鄉里景從,對子女教育極爲重視,在身教言教方面均嚴督不怠,致其二子均學有所成,斐聲州府,當時黔東八府俱稱之爲文人學生之家,棟樑之材。周熊先生既出身書香世家,除良好之家庭教育外,復又深造於湘沅高級中學,勤慎苦讀,品學兼優,加之少年英俊...

  • 文章懷念我永遠敬愛的爺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佑樺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人物追忆 思想教育 悼词

    從有記憶開始,便感受到爺爺對我十分的疼愛,或許是因爲忝爲長孫的原故,常聽爸爸媽媽說,當我出生時,爺爺即高興的不得了。爺爺特別爲我拍照,並將兒時我的照片,一直攜帶在身邊,數十年來都一直珍藏著,由此可見爺爺對我的愛意,歷久不變。幼年時,又因爲父親的工作,我和爸爸、媽媽住在天母,而爺爺則一直住在永和。但是每當他老人家有閑時,總是不畏路程遙遠,而常到天母帶我去玩或者是偶有出國,回來後,總是不會忘記的,買一些新奇,罕見的玩具,特別送到天母家中,來陪我玩。及待進入學...

  • 文章憶百歲人瑞彭精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林鴻標  出版时间:2003-01-31
    关键字: 彭精一 教育贡献 政治贡献 人物追忆

    (注:百歲人瑞彭精一老先生)在本刊第三十卷第三期中,看到民國四十八年(一九五九)年被印尼遣送回台「八鬥士」的照片,我認識的便有三位:彭精一、丘正歐、徐琚清。早現聰敏彭精一先生是百歲人瑞,廣東省梅縣石扇堡人,家名昌明,字精一,以字行。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一八九五)九月二十九日生於書香之家。祖父慶芳,經商南洋,頗有成就。父發興在家鄉持家教學,嘗設私塾及任會文小學校長。精一先生幼隨父就學,聰穎異常,過目成誦,且愛好數理,成績優異,深得同學及師長讚賞。讀小學時,...

  • 文章胡元倓老人堅苦真誠四箴並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龍璋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胡元倓 人物追忆 箴言 坚苦真诚 明德学校

    昔胡安定敎授蘇湖,立經義治事二齋,務爲明體達用之學。出其門者,人雖不識,益知爲安定弟子也。於戲!其學風可謂盛矣。蓋一校之垂敎,必有其特殊之主旨,久遂著爲學風,而後敎有本原,足以育人才,供世用。學者亦當尙其志,修其業,勿徒爲弋名干祿之想,而後學有根底,體用具備。至是,而敎育之功效始有可紀也。明德學校始建於淸之光緖二十九年,時外患迭乘,內憂潛伏,先叔侍郞芝生公總理其事,講師悉一時聞人,務開示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義,恆以堅苦眞誠與學子相淬勵。靑年來學者,識其師...

  • 文章譚組安先生的勳業與風範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2期  作者:黃少谷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谭延闿 人物追忆 诞辰报告 革命业绩 思想风范

    今天是譚組安先生的百年誕辰,中央隆重集會來紀念這位革命先進,緬懷譚先生的勳業風範,大家都不禁激起一種無限的仰慕之誠!譚先生三次主持湘政的這一段期間,少谷尙在私塾及中學就讀,當時對於這位鄕先輩,只是耳聞其大名而已。直到民國十六年六月,譚先生由武漢到鄭州,少谷才得有機會晉謁,長談當時南京、武漢及中原的局勢。此後晤敎的機會不多,但因我曾在湖南的明德學校求學,而譚先生正是明德學校創辦人之一,且曾經擔任過明德的董事長,因而對於譚先生的功業、學問、行誼,有一些粗略的...

  • 文章追記郷賢伯英先生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期  作者:王契剛 出版时间:1986-01-30
    关键字: 百年诞辰 人物追忆 创办学校 文物收藏 悼词

    鄕前輩 伯英張先生,於創建民國及民國後對國家社會之勳績,國人早有定評,無須再事贅述。我家與 先生爲世誼,第一次於何時看到 先生,已不能記憶;但第一次聽 先生講演,則是民國十四年在開封,由於內容是勗勉青年努力上進,且先生一登臺,全場可能爲 先生英邁之氣所吸引,鴉雀無聲,所以印象特別深刻。民十年以後, 先生家居時多,時洛陽周邊地區,常有碑石、造像、漢磚等古物出土,往往爲外人重金購去, 先生憫文物之表落,不計大小,全力收購,鄕人利其得値迅速且價高,於是新出土文物,多...

  • 文章中原文獻社韋董事長與明誠學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社 往事回忆 人物追忆 《协议书》

    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廿八日,張公金鑑八十三歲壽誕宴客,於台北巿南京東路福鼎樓地下廳,我遇到李公士賢,他說要我幫辦中原文獻,我因主編安陽文獻才兩年,想要推辭,李公說:「安陽文獻是縣文獻,中原文獻是河省省文獻,不要多說了,就準備辦吧!」七十五年初,我開始接近中原文獻,七十六年一月一日,就接管經理業務。以前經理事務由主編李公兼辦,從此改由我寄發雜誌和登記帳目。那時董事長張公金鑑、社長韋公德懋、主編李公士賢、經理葉公祖灝,(我從未見過葉公一面)但實際已由侯公傳勛負...

  • 文章譚延闓先生敎我寫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雷嘯岑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谭延闿 书法造诣 碑帖临摹 书法道义 人物追忆

    一九一三年(民國二年)筆者在長沙讀中學時,有習字課程,喜歡臨摹何紹基的字帖。繼見都督譚延闓(別號畏公)爲先叔父秉之(時任省議員)所寫的屛條四張,純係劉石庵體,我很愛好,乃改習劉帖垂四、五年,然貌似而神不似,蓋無名師指點之故。越民國七年,譚畏公以湖南護法軍總司令駐節吾邑附近郴州;時我在家鄕辦小學,常給文武將吏寫各式的屛聯匾額,却完全是錢南園體了,嗣後卽未曾改過,因而我又改習錢字。據內行的書法家說:畏公於民國八、九年間,在上海給「五洲大藥房」所寫的「使君壽考...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