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轶事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鄉野傳奇不食人間煙火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1-15
    关键字: 人物轶事 乡野传奇 医者

    約在民國二十一年間,鄢許邊界之孝義張,全村只有張姓。有一家媳婦,賢慧孝道,鄰里稱讚。三十多歲時,病逝數日後復活。不食人間煙火,只靠清水維持生命,幷能給人治病。也許是醫者有幸,患者運氣好,有些久病不癒之怪症,竟然藥到病除。當時很轟動,方圓百里,慕名求診者,絡繹不絕。不數月傳揚開來,村內車水馬龍,應接不暇,聲名大增。當時第五行政區督察專員徐亞屛,對此事亦久有所聞,旣不能坐視不問,亦無理由干涉取締。竟邀請那位張家媳婦至專員公署作客,外人自不便接觸,更說不上給人...

  • 文章體敬上人生平事略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曾文翰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人物生平 人物轶事

    香港郊區靑山西峙,高齊雲端,急降而東趨,盤旋廻顧,有殿宇起半山,榜其門曰「尸羅精舍」,斯卽當代弘律宗主,體敬上人之所創建者也。上人法號體敬,字仁瑞,俗姓葉,籍湖北省、黃州府、麻城縣、葉家大灣;其封翁葉大成法名寛覺,慈母周氏法名寬悟,其家先世務農,忠厚傳家。湖北乃中原之中土,居洞庭湖之北故名,山嶽鍾靈,文物毓秀,代有達人,麻城尤屬名邑,師降生於斯土之望族,自幼秉性聰頴,讀書過目成誦,冠於諸生,世學有相當造詣。壯懷大志,遠離家鄕,經商於四川各地,孝養父母心切...

  • 文章回應盍其有緣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温州话 方言 樊畿 人物轶事

    剛收到本會第十六卷二期的會刊,打開目錄一看,就看到一篇引用我去冬在本刊上登載過「娒字推搞」的短文,乃是末末女士的大作。當然,當場我就翻到該頁去看看究竟。原來末末女士與我們大多數溫州人一樣,都是眷念、忘不了家鄉話的老溫!過了頁,是一篇王先生所寫:「一次別開生面的校友會」的報導。溫中是我家祖孫三代的母校,我們家族中,雖僅有六、七戶人家,但我的堂兄弟們就有十幾個人是在溫中畢業,或就讀的。再翻過了頁,就是潘善庚先生所寫「世界名數學家樊畿」的傳記。樊畿是我兩度,上...

  • 文章永新叚公書貽鄕賢一二軼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游孚初 出版时间:1968-10-02
    关键字: 段锡朋 为国育才 人物轶事 提拔后进

    永新段公錫朋號書詒,係中華民國敎育界知名之士,出身國立北京大學留學英德,與胡適之羅家倫等先生,均爲五四運動主角,甫冠參加中國國民黨工作,曾於民國十五年奉中央組織部派任江西黨務特派員、江西全省第二屆代表大會改選,當選執行委員被推爲常委兼省黨部組織部長與宣傳部長程公天放合作,當時共賊及親共份子趁中央容共政策,阻止北伐完成,並猖獗於武漢一帶及江西各地。段公毅然組織AB團,嚴密黨內組織機構,分漢賊之涇渭,與程公天放等均爲**之先知先覺。嗣而程公天放和南昌羅時實等,痛...

  • 文章漫談歷史上傳説對飲食節儉的官員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3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3-11-15
    关键字: 节俭 饮食 古代传说 人物轶事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節儉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為節儉的美德與我國古代哲學「天人合一」思想相一致,蘊涵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智慧。人一出生,就向自然界索取食物、能源等生活必需品,如果放縱無度,勢必造成自然界資源的枯竭,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節儉還有利於家庭的和諧和社會國家的穩定,老子《道德經》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嗇」即「儉」,節儉是「嗇」字的泛解。所以老子說:「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

  • 文章化雨春風(三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3期  作者:陳孟堅  出版时间:1985-02-15
    关键字: 曾虚白 人物轶事 往事回忆

    而追隨他爲學十八年來爲我所最敬佩的,還有他那種對生活工作細節逐一自己妥爲策劃,安排得周周到到的專注,和對肯去向他請益的人,那種循循善誘,「傾囊相助」,誨人不倦;而且平易近人,豁達大度的態度。他很守時間,上課從不遲到早退。凡是約好的見面,卽使學生後輩,到了時間,他一定在那裏等你,從來沒有過一次例外。他也不計較別人的小過錯,卽使是相當嚴重,也祇是淡淡一提,或暗示一下,卽輕輕帶過,以後還是老樣待你。我曾看見有人計算他,他也能犯而不校。不過有一種例外;他對國家社...

  • 文章泉州市民與百歲人瑞陳公立夫的翰墨情緣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3  作者:泉州晚報記者彭耕耘  出版时间:1999-05-01
    关键字: 陈立夫 泉州市民 翰墨情缘 人物轶事

    泉州晚報記者彭耕耘跨入新年,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已至百齡高壽。在日前的一次聚會上,記者偶然獲悉我市一位普通市民與陳立夫先生結下了深厚的筆墨情緣。記者特地造訪當事者—市水電局退休幹部、市職工燈謎協會會長陳光亮先生,詳細了解了這段跨越海峽的情誼佳話。那是一九九四年的金秋時節,貴州麒麟文化藝術協會慕名特邀陳光亮先生擔任協會會刊《龍鳳報》社長。經協會中陳姓宗親牽線,陳光亮及協會同仁首次致信陳立夫先生,索求墨寶。原籍浙江省湖州市的陳老,得悉大陸陳氏宗親中的一些文藝...

  • 文章劉德順的故事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5期  作者:王玉川  出版时间:1979-01-15
    关键字: 刘德顺 人物轶事 记账 注音符号 文化

    這個故事發生在七十多年前,對於我的一生却發生了極大的影響。劉德順是我們村裏的一個農民。我們這個村子是河北省饒陽縣城北离城只有三里地的一個小村子。村子的名子是西草蘆村。因爲本村的人口少,只有三百來戶,所以別村的人都管叫他「小草蘆」。東邊相离二里半地,還有一個東草蘆村,俗名「大草蘆」。劉德順家裏很窮,只有六畝地,而且是小畝,一百六十弓算一畝,並不是一般所說二百四十弓的大畝。他家裏有母親,妻子、女兒,連他自己四口人。僅靠種地,不足以養家,他就兼營了一個小雜貨舖...

  • 文章「60」對我的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李家勤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小品文 人生感悟 人生哲学 人物轶事

    當我寫下「六十」的時候,不禁悚然一驚!眞的已經寫了60篇了嗎?於是我翻查了一下留存的週報,可不是嗎?第一篇的題目是「明天永遠不會來」(11-06-03),內容談的是參加林啓廣弟兄在本教會由林裕淵牧師主持的「安息追思禮拜」之後的一些感想。於此讓我連想到「60」這個數字對我的諸多意義,現在分述如下:一、週報「之六十」—首先感謝兩位林牧師、諸位長執同工以及眾弟兄姐妹們,讓我能有機會在週報上發表所寫的小文,當初我之所以把它定位爲「雜談」,就是想將一些隨時隨地的所見、所聞及所...

  • 文章淸末狀元張謇的功業和遺聞軼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沈兼士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张謇 教育家 实业家 政治家 人物轶事

    壹、童年曾瞻仰丰采民國初年,我大約十歲左右,隨先父至小海鎭康齡老先生家慶祝百齡大慶,當時卽喧騰張狀元要前來祝壽消息。蓋因張公前往王家港海邊視察水閘建築工程事畢,得知康老百齡人瑞,乃順道前來祝壽,隨卽康家躋滿人羣,張公卽向老壽星行禮祝賀。我因年幼矮小,站在前面,張公順便摸著我的頭說:「這小孩子很好」,稍留片刻,卽行離去。張公身材頎長,面貌淸癯,略有鬍鬚。此我親睹丰采,雖閱時七十餘年,而記憶猶新也。貳、年幼求學,極端艱苦張公諱謇,字季直,晚號嗇菴,江蘇南通人...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