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经历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致力兒童文學創作的嚴友梅女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榕寧  出版时间:1973-01-20
    关键字: 儿童文学 创作 严友梅 人物经历

    在「兒童文學」的園地裏,辛勤耕耘,收獲豐碩的嚴友梅女士,是一位有福之人。家庭和創作,是她幸福,快樂的泉源。在她家雅緻的客廳裏,柔和的燈光下,一杯握在手中的熱茶,打開了她的話匣子。她是河南人,說話的聲音又爽又脆,十分悅耳:「我自小就喜歡看書。母親心疼我是獨生女,沒有伴兒玩,常買各種世界童話,給我作課外讀物。那年頭,可消遣的東西有限,我看光了童話書,就趁著父親不在家的時候,到他的藏書樓找書看。那時年紀小,雖然還不太懂文言文,我還是把古文觀止,七俠五義都看徧了...

  • 文章念家鄉談水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趙晉恆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故乡回忆 家乡变化 人物经历

    趙晉恆,山西崞縣人,聖保羅市Themag工程公司結構工程司,專門水力發電工程結構計畫設計。

  • 文章貧苦艱辛的讀書時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读书经历 学校概况 人物经历

    考入太原第一師範我是一個家庭相當貧寒的孤兒,我於高級小學畢業後,因爲寡母無法籌措我就讀普通中學的費用,而我繼續深造的決心又非常堅強,於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暑假,考入官費的太原山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每月發給學生五塊錢的公費,由學生自己組織伙食團,學校有許多伙食團,有的吃的好,有的吃的壞,我加入吃的壞的伙食團,每月付兩三塊錢的伙食費,三五個月下來,我可以積存十元左右,我把積存下的錢,寄給家中老母,以補貼她的生活。那時的山西省政當局,對於師範畢業生,並不分配...

  • 文章鄉情散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4期  作者:李明元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生活概况 人物经历 南沟拍照

    凭著外祖父和舅父们一双双手,用头用铁(ㄒ一ㄢ)[2],积几十年之辛劳,把南沟由荒沟变成上可结枣下可种粮的果粮沟。沿沟劳动一直是继续的,当家乡沦陷后,日本军占领县域,人们三天两头逃日本兵的扫荡。外祖母年纪大了,行走不方便,每天早晨她早早吃过泡馍,就扛着一张锄,拿着针线活去了南沟。她在沟里挖呀平呀,做乏了,就坐在窑里做做针线活,直至天快黑了,不可能有情况了,外祖母才又扛着锄头回来。治理南沟的厥头始终没有停止过,在沟里造就了约十多亩地,大块的有一二亩,小块的只有

  • 文章抗戰烈士狄新民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9期  作者:朱崇鈺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狄新民 人物简介 抗战事迹 人物经历

    狄君新民,字維邦,山西平定縣山泉村人,自幼聰慧,讀小學時卽名列前茅,爲諸生冠。家本務農,以其英才聰明,認有可造之材,於高小卒業後,卽入省垣太原考取省立第一師範就讀。其在鄕時,因鄕間唯一之娛樂,則爲農閒時,晩間習唱鄕曲(中路梆子戲),狄君不但能唱多曲,且可拉胡琴以佐唱,可見其聰慧天賦。至於普通鄕間學習之拳棒刀槍,均所熟習。於省立一師畢業之後,卽派在本縣第二高小任敎員,服務熱誠,成績卓越,後調爲縣敎育科督學,民二十五六年時,因敎育科長懸缺,卽派其代理科長,達...

  • 文章『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裏革命史料』的補充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柳西銘  出版时间:1976-09-20
    关键字: 省立第三师范学校 革命史料 三师周刊社 人物经历

    山東文獻第一卷第三期登載一篇文章:「省立第三師範學校裏革命史料」。這是我的同年級同學,也是我的好友,韓兆岐(字華珽)兄寫的。拜讀之際,引起往事,陣陣熱血,湧上心頭。回憶中國國民黨,當年在三師母校如何開始組成;如何發展;黨員如何爲黨努力工作;以及黨員所處的外在環境,感慨良多。再想到母校同學中開始有八人入黨,免強組成一個直屬區分部。這八人中:現有五人作古,一陷大陸,一下落不明,目下在臺僅有作者一個人了。每念老友,五內如焚。我謹將韓兄所寫革命史料中遺漏之事蹟,...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