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格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子的人格敎育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谷亦彰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孔子 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标准 论语 道德教育

    一、孔子为什么要注重人格敎育孔子生周末王纲解纽之际,目覩礼乐之败坏,风俗之陵夷,权臣之专擅,政治之颓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欲以斯道救斯民。故虽视富贵如浮云,但亦「可仕则仕,可处则处,可久则久,可速则速。」孟子答周霄「古之君子仕乎」之问,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可见孔子求仕之殷与行道之切。他的求仕既以行道为事,只要有一线行道之希望,就不肯轻易放弃。所以孟子说他「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见行可之仕不可必得,则际可与公养之仕亦在

  • 文章橫渠與孔孟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陳正榮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张载 孔子 孟子 人格形态 道德伦理

    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为圣人而后已。「(张子全书序)横渠之学批驳老庄佛释之说,虽非尽得其分,而承绍孔孟遗说者,则屡迁不移,守正无失者也。道德进路之人格型态孔子称至圣,孟子称亚圣,其所以为圣人,虽曰天纵聪明有以致之。然孔子犹言十室之邑,必有信如丘者焉。而孟子则云舜何人也,予何入,有为者亦若是。如此则孔孟业已肯定人性上达可以致圣,故圣人人人得而为之。故先天成圣之可能性已被预设,所求以至圣人之境者,唯问学持守而已。虽人人得为圣人,而非人人皆为圣人,所以

  • 文章传统文学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5期  作者:梁尙勇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传统文学 人格建构 诗词 戏剧 小说

    在学校教学的各种科目中,对人格建构影响最大的是文、史、哲三个人文学科。文、史、哲三个人文学科之所能够对人格建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力量,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学科的内容都与人性、人生、生活、社会有密切的关系;人的情、意、欲望和理想都可以在文、史、哲中找到宣泄与答案。所谓文、史、哲,文当然指的就是文学。文学的范围很广,包括诗、词、散文、戏剧、与小说。现在世界文化交流频繁,又包括西方的文学,可以说其中任何一项,都可以穷毕生精力,硏究学习。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我想仅就

  • 文章「人」的教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12期  出版时间:1987-12-30
    关键字: 人的教育 学者观点 人格塑造

    发明人文,创造人类文明。人之为人,必其基于人性、结为人伦、发为人文之谓也欤!将人调敎为「人」的敎育,首在塑造人格,使其知道怎样「做人」才不失其格。作为一个中国人,当须知道中国的人伦伦理和人文文化,方不失为「中国人」。当然,际兹现代,做个「现代人」要适应现代文明。「人的敎育」是敎人如何「做人」而非专为升学。「升学怪人」是应付考试的机器,无论如何比不上电脑。人类已经有了电脑,应该囘归于「人」。

  • 文章墨子的人格表现与政治思想(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墨子 人格表现 政治思想

    墨子確認「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是以知義爲善政也」;更指出「天爲貴,天爲知,義果自天出」。義者正也,義者利也。天以正直之心以利天下之民。天有無上權威,賞罰可及於天子。天子對天負責。天子爲善,天則賞之;天子爲暴,天則罰之。天子有疾病禍祟,齋戒沐浴,潔爲酒醴粢盛,以祭祀天鬼,則天可予解除之(天志中)。墨子除著天志篇,主張法天、畏天、敬天外,更著明鬼篇,思藉神鬼之力,儆戒人民,使之行善避惡,蓋亦「神道設敎」的立意。在明鬼篇中歷擧神鬼賞善罰惡的事例,以破無鬼論...

  • 文章南汇古迹之一关帝庙

    来源期刊:《浦東》 第34期  作者:陳伯紅 出版时间:1983-10-15
    关键字: 南汇古迹 关帝庙 关公圣像 伟大人格

    全天备奏,一连三天,非常热闹。我从小到大,都借住在关帝庙西首的李氏住宅,当童年时,常偕二三小朋友到庙里游戏,那时候的游戏,都是自己创造或观摩别人来学习的,输了就被打手心了事,当时觉得非常有趣。我上学很迟,因为我下面还有二个妹妹要带领,所以到了九岁才上学,进了三四年级,已能看三国演义,一连看了两遍,觉得兴趣很浓。三国演义人物很多,每次看到关公的所作所为,非常钦佩,有时走进正殿,就虔诚的行礼一囘,又在他生日的那天,必去上香致敬,以敬仰他伟大的人格

  • 文章报纸风格是报人人格的表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瞻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报纸风格 报人人格 新闻事业

    政大新闻所所长■李瞻每一位报人的人格、风格,往往可由他的办报方针与新闻政策略窥二一。我钻研中外新闻史多年,在这么多的报人中,「大公报」的张季鸾、美国「纽约世界报」的普立兹(Joseph Pulitzer)和「纽约时报」的奥克斯(Adolph S. Ochs)是我心仪的三位。(注:李瞻敎授认为为理想办报,是我们社会最需要的)报纸是「公共的论坛」「大公报」原由英剑之于一九〇二年创刋,民国建立后,由王祝三接办,维持到民国十五年初停刋。同年九月,吴鼎昌、胡霖

  • 文章中外的孩子生活在兩個世界裏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余曉平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精神世界 物质世界 人格独立 大学生活 中外

    别人?这看你怎么划分,从血缘上划分不是,但要是从思想上划分呢?从人格上划分呢?因此我们说,中外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两个世界裏,在家长的眼睛裏,子女永远是孩子,即便他们已经成年。但在一个追求人格独立的社会当中,一过十八岁不但从法律上不再由你来抚养,甚至他们从懂事开始就锻炼得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个非常简单的现象,无论你家裏多有钱,子女成年,甚至未成年的时候,花家裏的每一分钱都是耻辱的。孩子从小就有一种意识,这东西是我的,那个东西是你的,保护自己的东西是一种最基本

  • 文章傅青主高風亮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9期  作者:江宗禮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傅山 生平简介 传说事略 高尚人格

    潜心研究儒道佛 人格才华受推崇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权相,把持朝政,结党营私,争权夺利,全国恶吏横行鱼肉百姓,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种情形看在一位青年傅山的眼里,使他产生一种气愤不平的心理,因此对于求取功名做官的路子,感到厌恶和不屑;于是他下定决心,放弃科举,不求仕进,要把全副精力,放在硏究学问上。傅山的此一决定,在别人看起来,都认为他是自弃大好前程,实在太惋惜了!因为他具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很可能一举成名,平步青云,踏上荣华富贵的人生;而他竟

  • 文章今日新閩學之代表人物:鄧芝園老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闽聲》 第5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2-12-16
    关键字: 武昌起义 人格教育 孔子 学术文化

    深蒙 总理嘉许,乃知先生埋首敎育事业,坚贞不移,数十年如一日者其来实有自矣。先生一生主张人格敎育,深以西儒之人格敎育学说,与孔门大学之道吻合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人格自觉自新,与理想敎育之效率在于情意陶冶,排斥偏知主义求理论与实际并重,并以为我国科擧之幽灵仍在作祟。一般社会及学校至今犹昧于敎育任务在求知之谬见,且其所谓知亦属皮相,仅以为应试之用而己。原孔子之敎育法,行重于知,身敎重于言敎,六艺之礼、乐、射、御先于书数,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余,始以学文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