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交流参访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連雲港市總工會訪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交流参访 两岸动态 区域建设

    连云港市总工会」友谊交流参访团一行六人,应台湾宜兰县总工会之邀,于二〇〇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抵台,作为期十天的参观访问。参访团抵台后,旋即由宜县总工会安排作环岛参观活动,由台北出发,经基隆、宜兰、花莲、台东、屛东、高雄、台南、台中等地,最后返回台北,于二〇〇二年一月五曰下午三时搭机经香港返回故鄕。由三男三女组成的参访团,在环岛参观访问中,对台湾的各项建设及繁荣进步,均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该团应邀访台一事,海属旅台鄕亲均不知情,直到活动结束,准备返鄕前夕

  • 文章这是一次成功的参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吳彩光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回乡参访 桂籍青年 两地交流 同乡会

    为日后两地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末了,我不得不说些体己的话。这次的组团回乡参访,最辛劳的是承办人易济忠总干事,他为了落实计划而必须争时间、赶进度,可以说,一人当作三人用,因而其夫人黄千惠女士不得不出来助他一臂之力,自费随团协理庶务,他俩的服务热忱,令人敬佩;而望重两地的执行小组召集人及参访团团长黄耀羽将军,运筹帷握,出钱出力,使这次组团参访获得预期的完满,功不可没。当然,这次的组团回乡参访,并非没有缺失,但所有缺失都是些不关宏旨的小瑕疵,这或许是事无前

  • 文章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蕭亦偵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两岸学生交流 访后感怀

    2005年八月十四日是我此生最兴奋的日子,因为我将与台北广西同鄕会一行人回到我的家鄕—「广西」。「广西」这个名称从小只是塡写籍贯时才出现在我的眼帘。而今,我将眞的踏上这块土地时,展开为期一周的参访,我想往后的一周会是充实而美好的日子。因为家在高雄要到台北与同伴会合更显得回鄕是艰钜的任务,一早便与表哥袁执中由高雄转机至桃园国际机场与大家会合,漫长的路程中随着时间的逼近愈感到紧张,心中不时徬徨这趟未知的旅程?所幸见到成员后,大家都很和蔼,在带领大众的黄理事长

  • 文章返鄕西遊記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袁執中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两岸学生交流 良好印象

    从小在塡写个人资料中的籍贯这一栏时,虽然总是可以不假思索的写上「广西」两个字。但对故鄕的了解,其实并没有比其它同学多,对于广西的资讯仅限于国中地理课,以及在一些介绍中国风景的节目,其它的就是祖父母他们过去片断的回忆。所以这次能有机会在台北广西同鄕会的带领下回到自己的故鄕参访,实在令人兴奋与期待,因为此行不但能在广西各处参观,还可以跟广西的大学生进行交流活动,看到去年的返鄕学子在会讯上刊登的参访心得,每位学生都觉得收获满满,不但能饱览家鄕那驰名中外

  • 文章廣西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張文奕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两岸学子交流 家乡发展

    当初,听闻桂籍学子参访团的行程,便马上报名参加,主要吸引我的,还是能有与对岸学子交流的机会。许多人说,19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却有更多人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身为中国人的我,当然更要了解中国、了解未来的趋势;今年天下杂志五月版就曾经比较中港台日韩星六地区大学生的竞争力,其中中国大陆的大学生,使我印象深刻,「没有时间多想,向前冲」是这一代年轻人的想法,为了确实体验这股拼劲,所以很高兴成为此次参访团一员,而我的二姊也很荣幸成为

  • 文章緣起不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嚴以心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故地重游 两岸学生交流

    的学生参访团,重头戏当然是和广西当地的大学生互相交流。由于去年的行程安排的太过紧凑,压缩了我们和当地学生们的交流时间,因此曾和台办的工作人员反映。因此今年的行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去年的建议是有用的。这次的行程特别安排当地的学生带着我们去逛街,特别是与广西师大交流的时候,由学生带我们去游览象鼻山、七星山,以及他们的古蹟校区「靖江王府」,更带着我们到市区逛街,使大家有更充分的时间可以交谊谈天,弥补了去年最大的遗憾。与广西大学交流的时候,虽然也有安排我们和当地

  • 文章訪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譚中齊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故乡风景 两岸学生交流

    的工厂,里面噪音虽然很大,但员工们还是勤奋的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途中看到有些人在拍摄厂房,所以我也拿起DV拍摄,没多久便遭到讲解员告知不可拍摄,虽然当时还可看到有人在拍摄,但为尊重厂方规定,还是欣然关了机,用自己的双眼当镜头,脑海当底片,依然可以深植心中,乐趣不减。此次参访的重头戏是与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大学的学生做文化交流。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很快的便打成一片,或许是同鄕人身上流的都是一样的血吧;离别时大家都依依不舍地互相拥抱,甚至有人泪流

  • 文章以廣西人爲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梁涵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归来建议 两岸交流

    八天七夜的桂籍学子返鄕参访,行程紧张却令人难忘,归后沉思「若少了桂籍身分,大概就没有这种机会了吧」!这几天的一切,都是未来过之前所难以想像的;或许是来自对岸的负面消息接受的太多,没有抱持太大的期待,反而有惊奇的感觉。首先要感谢广西台办所提供的机会,肯定是毕生难忘的旅程。平心而论,这次参访,体验到对岸的众多优点与缺点,但以身为桂籍人的故鄕情谊,眞的是希望能够整合出台湾与广西互补的地方,而有机会对祖先的土地尽一份心力。说到这里,不由自主的对当前的台湾当局有所

  • 文章期诗再相會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李秉于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两岸学生交流 期待再会

    心情平复下来。此次参访活动最重要的事,是与当地的学生交流,和广西师范大学的学生有一整天的交流时间,从刚开始彼此不熟识,到最后能天南地北轻松的聊天,培养了良好友谊;广西民族学院和广西大学的交流安排在同一天,时间挤压的很紧凑,觉得很可惜,没有充裕的时间能够好好相处,不过在跟广西大学的学生吃完晩餐后,在南宁台办黄处长曁严总干事用心的安排下,大家来到了一间号称总统包厢的KTV,在歌声中两岸学生彼此找到了共通点,因为崇拜的偶像、流行的歌曲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任何隔阂与差异

  • 文章永恆的回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0期  作者:林倬安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故乡风景 两岸学生交流

    从前对广西的印象,来自每个星期日的大陆寻奇、数不完的内地旅游节目、以及亲戚间的口耳相传,仅此而已。刚好这次有难得的机会,跟着台北市广西同鄕会『台湾桂籍学子返鄕参访团』一起到广西,展开为期八天的体验之旅。出发前的说明会,我们做了很多实战演练,听去年参加的朋友说,当地学生偶而会冒出一些犀利的政治问题,要想方法避开,不然会被纠缠到底。到了那边之后,我们考虑的尴尬情况,完全没有发生,取而代之的是自在的交谈,与亲切的笑容。第一次的交流是和广西师范大学,我们一边聊天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