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事迹共返回5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尹殿甲將軍行誼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5-06-20
    关键字: 尹殿甲 人物事迹 小传

    尹將軍殿甲,字魁軒,山東省樂陵縣尹家道口村人。民國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其祖父光照公、祖母王氏務農爲生,篤信佛教,樂善好施;尊翁錫齡公、太夫人鄭氏耕讀傳家,並精醫理,開設天生堂藥號,救人病厄,調解鄕里,深受敬重。將軍爲獨生子,上有三姊,備受鍾愛,然太夫人管教綦嚴。乃至培育將軍待人以誠、嚴以律己、治學勤奮、處事厚道之優良品性。將軍自幼聰頴,稚齡入塾,初習國學,後入縣立尹錫吳家小學。十七年考入國民革命軍黨義教育訓練班,結訓後入縣立中學。二十一年就讀省立曲阜師...

  • 文章王校長麟正先生事蹟追憶——前山東省立第三聯中旅臺校友王培芹賈同義白靑茂等口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牟文成  出版时间:1990-12-20
    关键字: 王麟正 事迹追忆 惠民任教

    有辩才,善言词,有机智,有韬略,有统御之才,气度非凡,堪称一时之杰出人才,以其招抚「顺天轮」[2]一案,声名远播,众望日隆,王公因之有机结缘,二人初次相见,犹如故交,由情感而相投,由意志而相合,更兼二人均为「淸帮」,因之情感益加笃实而融洽。王公嗣机畅谈大局,由中而外,由古至今,由局部而整体,以现势之趋势,至将来之发展。刘氏经王公一席谈,豁然贯通,茅塞顿开,嗣后二人时相过从,常作促膝之长谈[3],形同犹如管鲍。二十六年中日战起,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不战而退,很快

  • 文章曾約農先生生平事蹟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曾榮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曾约农 生平 功勋事迹 追忆

    家世學歷曾約農先生,派名昭檆,湖南省湘鄕縣荷塘鄕人,民國紀元前十九年癸巳十月十七日未時生,係淸故太傅一等毅勇侯曾文正公之長曾孫,祖父紀鴻公爲文正公之子,父廣銓公爲紀鴻公之四子,過繼長房爲紀澤公之撫子。先生性情醇厚,侍父母至孝,待人治事至誠,留學英國九年,母李太夫人思子成疾,先生學成歸國後,晨昏陪侍,寸步未離,僅閱六月,慈母遽逝,椎心泣血,昊天罔亟,哀痛之餘,終生長袍布衫,勤勞儉樸,盡瘁家邦,家室身謀,置之度外。先生出世未及三月,父廣銓公奉淸廷特賞主事,晉...

  • 文章餘生憶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1期  作者:楊祚杰 出版时间:1976-06-10
    关键字: 乳名 人物事迹 取名习俗

    辰、乳名(續)民主政治要選舉,名字愈簡單愈好,愈易記愈好,譜名的字每多深奧難解,這也是時髦人不願用的一個原因。到了立足社會,交際較廣,互相稱呼,又要用別號了。因爲稱人的學名,有欠尊敬。如寫傳記、事略、訃吿等,某君或某公,諱某某,字某某。「諱」便是指學名或譜名,「字」即別號。尤其後輩對前輩,下屬對長官,學名要避諱的。有些人別號不止一個,尤其書畫家或藝術人士,筆名和化名隨意取用,那又當別論了。閒話講了許多,現在再回到本題,過去人爲什麽要叫乳名,我想有三個作用...

  • 文章簡介姚瑞光鄉賢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9期  作者:本會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姚瑞光 主要事迹 赠书

    廣西同鄕於台灣光復初期來台,現尙健在,有一定職位,並表現傑出的,本文簡介之姚瑞光鄕賢是其中之一。姚鄕賢是廣西蒙山縣人,民國八年十一月廿五日生,在本縣受初中教育,民國二十七年夏畢業於當時設在梧州的廣西大學附中(後改梧州高中),當即分別考取廣西大學電機系及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報考時不分系入校後至二年級始分系),因政大是公費的學校,遂遠赴四川重慶(當時的陪都)就讀政大法律系,畢業時學校分發在廣西省政府民政廳實習半年,實習期滿,由於廣西省政府對「中央政治學校」的...

  • 文章中外圣哲各类似的事迹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1期  作者:熊岫雲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类似事迹 圣哲 古今中外

    谈到圣哲,其主要的人物,莫过于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耶苏、和穆罕默德、这五位了,其发展情况,颇多大同小异之处,兹就其各项类似的事迹,作一简要的叙述,计分下列诸项:⒈两项蹊跷2宗教色彩⒊简朴生活⒋各种传说⒌家庭概况⒍教化要旨⒎求知诀窍⒏德高毁来⒐著作寥寥⒑门徒概况。如遇可议之处,敝亦略抒己见,以此种方式撰写名人的传记,对于读者有方便之处;了解其一,即可推想其他诸位的概况了。一、两项蹊跷说来有点蹊跷,中外圣哲,初生即有偏见,他们均喜在东半球落地,苏格拉底

  • 文章澤被桃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徐艷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冯若愚 乡贤事迹 区域教育

    馮若愚先生傳奇的一生,在連雲港市史志上早有篇章,她作爲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五四」新文化運動孕育的海州第一位走向社會的知識女性,在本市現代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近幾年,在家鄉秀麗的花果山、海州孔望山、白虎山等景區都鐫刻著她那遒勁的楷書碑文,表現了她才華底蘊、老而彌堅。然而縱觀她波瀾壯闊的人生,從事教育事業才是她生命的主流。一九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馮若愚出生在海州一個「書香」家庭,父親馮烒之是海州第三國民小學教育,是個極富民主意識的愛國知識分子,他追隨孫中...

  • 文章老友于殿喬辭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于殿乔 乡贤事迹 追思悼念

    連雲大老于殿喬鄕長,在與病魔纏鬥十多年之後,終因年事過高,病情惡化,而吿與世長辭。于老鄕長早年即加入中國國民黨,與地方惡霸鬥爭,創辦大村小學,七十歲以上的鄕親,對于殿喬的三字名諱,可說是無人不知。民國二十三年,于老在沭陽縣黨部服務,當時的縣長鄧翔海,將沭陽治理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因而有「鄧靑天」之稱。鄧縣長政績之所以如此顯著,實得力於于老的幕後情報提供,筆者對個中情形知之甚詳。民國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于老參加軍統局敵後工作,擔任海州組書記職務,敵後...

  • 文章興學築路·義無反顧 徐仲華鄉長造福故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徐仲华 乡村建设 乡贤事迹

    沭陽徐仲華鄕長,在先後六次返鄕探親之後,深感家鄕高溝鎭鹽店村的六塘小學及通往鎭區的十餘里道路亟待改善,於是決定捐出畢生積蓄,以改善故里的敎育環境及地方交通。如今,兩項工程均已先後完工,地方鄕親爲感念徐鄕長的德澤,特經核准將原六塘小學與新整鋪的道路,分別更改爲「仲華小學」及「仲華路」。(注:圖爲徐仲華鄉長在建校紀念碑前留影。)公元二〇〇〇年九月五日,徐仲華鄕長應邀返鄕,參加「仲華小學」新建校舍的落成啓用典禮,當他見到亮麗寬敞的校舍,內心至感欣慰。他在落成典...

  • 文章朱啓鈐和連雲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朱启钤 乡贤事迹 区域建设

    朱啓鈐,字桂辛,號蠖園,貴州人,生於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光緒間中舉,傳說是清末東三省總督,郵傳部尙書,軍機大臣徐世昌的義子。他三十一歲就擔任京師大學堂譯書館監督,北京內城警察總監、津浦鐵路北段總辦。辛亥革命後,擔任交通總長,並代理過國務總理,袁世凱復辟帝制,他是籌備處長,因而獲罪。直到徐世昌就任大總統後,他才又出任總統府外交、財政兩委員會委員,參予國家最高決策。民國八年(公元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他爲北總代表。議和失敗後,他決心脫離政治,專一...

共515条记录 1/5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