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法共返回2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軼猛其人其字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趙鍾華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

    当然大顺公司专业适逢其盛。虽只是诸多参与者之一,但众志成城,这份服务的心意是不容忽视的。我个人最服膺中山先生所说:「人生以服务为目的。能力大者服千万人之务,能力小者服一二人之务。」今天台湾经济繁荣,国民平均所得达到美金八九千元,这是人人努力的成果,功不唐捐。王轶猛何许人也?我这里不替他编年谱,纤细备陈。而且相识虽二十几年,实在其淡如水,所知有限。他长于书法,颇为专攻。我也爱好此道,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固难以匹比。但因爱好相同,差可建立共识,所谓

  • 文章略谈书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50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79-01-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

    神妙的作法。因此从书法上说,不能不推我国为独步。我国书法不独美观,堪称艺术而已。从书法也可以观察其人的品格、学问、气槪、节操、抱负等。如颜眞卿有刚正严毅的书法,所以才有抗拒安禄山,不屈李希烈的节操。如王羲之有遒健隽逸的书法,所以才有潇洒出尘,高超绝俗的气槪。书法为我国文明精华所寄,同时也是个人人格学养的表现,其关系之大有如此者。至于书法如江河万物,无时不变。书法的递嬗蜕化,随时地习俗而运行。自仓颉以来,随代而异,由古文变而为篆籀,篆籀变而为八分、小篆,小篆变

  • 文章书龄几与年龄同——写在王轶猛旅美第二十一次书法展时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66期  作者:吳克計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王轶猛 书法展 书法

    海峡两岸同根同文同写方块汉字。汉字作为书法载体的同时亦承载了中国历代书法大家。我为老对台,从一九八〇年代台办做起就关注书法,对台湾监利籍旅美书法大家王轶猛先生心仪有加,友好往来,交谊经年。人书俱老,达至化境五一黄金周,奉到轶老寄自美国的几件行书作品,及其「订于二〇〇七年七月十四日至廿二日在美国旧金山《中国画廊》举行第二十一次书法展览」的信函。作品为条屏、对联、洒金萱纸,极富书斋雅趣,下款有署「八十六叟王轶猛」。欣对大函巨作,我的第一反应是:先生五岁临池习

  • 文章封面説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2-28
    关键字: 翟君石 钟雷 书法 篆刻

    但要学篆刻,必先去硏究书法与绘画,因篆刻的本身,便蕴藏着书与画的内涵。有其连锁作用。当我们于欣赏过钟雷先生的作品后,便将一目了然了!

  • 文章侯故長長傳勛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治喪會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侯传勋 悼念 书法 校长 公益

    、「篆书选介」「诠释章太炎说文部首均语」、「侯传勋先生书法集」、「黄河流域文化城」等书,曾获政府颁奖,为士林所乐道。先生热心公益,关怀桑梓,数十年来担任河南同鄕会理事、河南大学校友会总干事、中原文献社社长,并被礼聘为行政院、中国农民银行等机关书法社敎授,经常膺选为公私立团体及个人书法展览评审委员,默默耕耘,不求闻达。先生身心素称康健,然以治学治事百务丛集,损耗颇多,近年患心脏病,月前曾住荣民总医院诊治,遵医嘱返家服药静养。本月初病势突然转剧,经送三军总医院急救

  • 文章祈夢插補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劉菱舟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九仙 功名 书法

    庄俊元,号印潭,淸道光以名翰林入淸秘堂,品节淸高为时人所推重,官至甘肃西宁道,精书法,今人尚持庄之遗墨。传庄微时,曾求梦于九仙,请示功名,梦仙吿以到山畔田前竹下便知。同夜有二老夫妇以嗣续求梦于仙,仙亦吿以到田前竹下,二老心切,微曙即行,则见孤竹一株,老无枝叶,意为嗣续绝望,大哭。印潭到,讶而问之,二老以实吿,印潭曰:「勿悲勿悲,孤竹君有二子伯夷叔齐,圣人也。」二老喜曰:「愿相公中擧、中进士,入翰苑,做道台」印潭恐其言多有失,急道:「好了,好了,」后果如其言。

  • 文章书法艺术发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史紫忱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书法艺术 发展形态 复兴书法

    我用现代学术方法,硏究「比较书法」,在中华书法艺术中,从构材的点、线、圆的组合,笔触的中、偏、方的描绘,布局的一划、单个、整体的造型,以及超验的气韵、境界、风格的酝酿,肯定中华书法艺术是综合艺术的创始者,也是艺术中的艺术。以现代抽象艺术看书法书法早有「花非花,雾非雾」的记忆型的视觉秩序。草书线条的捷笔、省笔、简笔、代笔、借笔、合笔,把有机化为无机,把联系断为支离,不但有淮南子「视而不见其形」的有无奥秘,更有希腊哲学家巴门尼狄士(Parmenides

  • 文章谈谈书法评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4期  作者:董晉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书法评奖 尊重传统 时髦字体

    近年来,在中国书法大奖赛中,据说某一位书法家往往连续得奖,特别是颇为「时髦」「创新」的某种字体,竟能连续荣获上十个头、二等奖,真正成为「常胜将军」。各次活动评委为何「英雄所见略同」,这成了当代书坛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该获奖者独具艺术的天才细胞,创造了书法艺术史上的绝妙文本?还是书法评判标准的特殊?抑或「书法」本身性质的因素?我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质疑之一是:文化艺术的本质在于创造和创新,比如小说大赛、散文大赛,古今中外基本没有三连冠五连冠出现,更别说十连冠

  • 文章书法的传统与现代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9期  作者:程滄波  出版时间:1984-03-15
    关键字: 书法 传统与现代 馆阁体 学术与书法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要以共同通用的文字来表达与延续。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文字,由于书写工具的进步,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利用毛笔特有的优点,来把文字写成艺术的精品。由于文字与书法是与不可分的,于是书法可以影响到文字的演进,而文字的演进,更是可以使得书写的方法有所改变,再加上书法家们对书法艺术的各种体认,我们看得出来在整个中国数千年的书法演进历史中,它完全是在传统的延续与创新的变化中,交相的演进,历久弥新。从较古的书法字体,比如由甲骨文

  • 文章晚晴生涯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8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2003-10-20
    关键字: 写字 书法 书法来源 字体 退休生活

    续上期)全世界祇有我们方块字可以发挥出艺术的美,无论每个独立的字或整篇的字,都可用千变万化,构造出无与伦比的美。写字和书法不同,一般人能写字,祇是达意,并不研究各种书法的法则,而书法则要达到艺术上美而雅的意境,那得非得用苦功摹习历代书法的作品,包括北碑和南帖,要能达到一定水准,才可创造出自己的一套。因此先弄清楚各种书法的来源和其特点,再勤加临摹,要到得心应手的地步才成。我们首创有系统的文字,在清朝光绪末年以前,学者和书法家都认为金文(钟鼎文)是有系统

共226条记录 1/2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