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序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呂洞賓傳》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吕洞宾传》序 书序 传说故事

    呂洞賓者,神仙中人,也今謂之民俗人物。其名氏、年籍、事跡等咸屬傳說,大抵傳云姓呂名巖,一名巖客,字洞賓、號純陽子、後人稱呂祖,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人。二舉進士不第,黃梁一夢,悟人生虛幻經十試,悟全眞,內丹外丹,雙功全修,普渡衆生,身兼仙佛。背負天遁神劍,爲世間行俠仗義,懲惡勸善。遊戲人生,或酒或色。詩作驚人,《全唐詩》錄其詩五卷,記各體詩二五三首,詞三十闋。怪哉!其事跡先後綿延五百餘載,奇哉!呂祖又爲道教八仙之一,五文曲星之一,又爲孚佑君,有廟專祀,計...

  • 文章十六國帝王列傳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任繼畬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十六国帝王列传》 书序 主要内容

    「五胡十六國」爲北朝的前身,連年混戰,民不聊生,說它是中國最混亂、百姓最遭難的時期之一不爲過。如果把這一段歷史,作爲中國幾千年文明的一個環節,它又有一種價値,似乎不易被忽略。五胡十六國活動的政治舞台,西起長安,東到燕齊,衆多民族雜居共處。北方各族的領導人物先後執掌政權,一個王朝也沒有做到長治久安。但大方向卻沒有模糊,各民族在走向封建化,接受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古代社會(中外一樣)都是封閉型的,如不攪動它,就是一潭死水。要打破這種民族之間的封閉,融合發展,...

  • 文章「憲政評論史鑑」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王雨生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宪政评论史鉴》 书序 《实务短评》

    憲政者,憲法政治也。雖然制度源自憲章、政策源自制度,其主旨,必須堅守而不渝。但政務則須有客觀性和適應性運用,發揮高度智慧,以達成法治目的,如斯,方爲政治家藎籌功能。不然,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爲政者,必有所本,更有所歸焉。憲政評論,乃政論家論叢之地,皆以憲法政治,爲其鵠的。舉凡政治、社會、法律、和人文等,皆歸其中,甚至於創新宇宙之奧祕及提昇人生高尙境界之論述,咸爲其共同體。「例如古今中外,均無例援,惟在國家存亡絕續關頭,而建立動員戡亂體制,難能可貴。...

  • 文章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台湾 姓氏源流 《台湾区姓氏堂号考》 书序

    中華文化,首重倫理,倫理也者,自家庭而家族而宗族,更擴而運用於政治社會諸倫序關係,構成我民族組織力之自然根源,稽諸歷代政敎遺規,莫不以昌明倫理綱常爲根本動力。 國父孫中山先生繼承我民族道統,擷取歐西思想之精華,發明三民主義,其於民族主義倡「擴大宗族團結而爲國族團結」之旨,以期發揮我中華民族之群力,而永遠適存於世界,先總統 蔣公曾闡釋「倫理」爲民族主義之本質,並號召復興中華文化,擧倫理、民主、科學爲實踐綱領,殆昭示國人於此三者推行盡利,則中華文化精神有所創新...

  • 文章中國小説述評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国小说述评》 书序 学者见解

    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工具維何?曰小說與戲劇,喚醒國魂,最有效的工具維何?曰小說與戲劇、四庫全書、二十五史、少數知識分子之讀物、一般民衆、未能享受也。一般民衆、在知識上之享受、是小說與戲劇,而小說須賴說書者與不識字者聽、若夫戲劇、則不論識字與不識字,一經觀賞之後,便知某齣戲之故事如何?與在教室中所受之課業,同一價値,此於課室教育之外,賴有小說與戲劇,而爲普及教育之有效工具也。中國小說與戲劇,受傳統文化之薰陶,一以教忠教孝,褒善貶惡爲主。是以見戲劇上赤面長髯之...

  • 文章中國樂器學古琴篇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趙璞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书序 中国古琴 琴声 琴律 制琴

    本書從歷史軌跡中,以學術觀點、硏究體識古琴音樂的特質。有史可考者,從甲骨文、東周管仲撰「管子地員篇」,春秋魯人左丘明撰「左傳」,秦呂不韋輯「仲夏紀古樂篇」,而漢劉向輯「樂記」,司馬遷輯「史記律書」,東漢蔡邕撰「琴操」,諸葛亮撰「琴經」等古文獻中對琴樂均有載。尤有進者,書經舜典篇云:「帝曰、夔、命汝與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是則周代已寓樂於教,寓樂於民矣。而琴爲我國早期...

  • 文章《集联行草》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王鼎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集联行草》 书序 书法

    華夏文明,其來有自,詩詞書畫,各擅勝場。茲就書法言之:紙筆墨硯,古稱文房至寶;真草隸篆,迄今代有名家。複就文學言之:儷句駢文,上庠必修之課;名聯絕對,民間傳誦之辭。表兄建川先生幼年穎異,稍長,就學於宿儒柳象泰夫子門下,其時窗友皆一時之俊彥也。朝乾夕惕,涵泳有年;日就月將,基礎穩固。爾後抗日軍興,於役戎行;復員後轉任鄱陽縣政府督學等工作,然於詩書未嘗一日或忘也。違難來台,受知於名詩人周天健教授,耳濡目染,詩聯益進。任職臺灣大學農學院圖書館後,移居臺北,交遊...

  • 文章《鄱湖魂》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陳建功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鄱阳湖文学 《鄱湖魂》 书序 董晋

    董晉先生是江西的老作家,以詩文見長,著有《雪凝軒文集》、《雲岩尋夢》、《夢繞湖山》、《廬山鄱陽湖新韻》等多部詩文集,曾屢與海內外詩人相互酬唱,在詩界頗有聲譽。董先生家鄉在鄱陽湖畔的九江都昌,隔湖與廬山遙望,對家鄉的熱愛於其《依戀》一詩中可見端倪:為愛湖光山色吟,清風兩袖放歌聲。一生不願離鄉井,難舍匡廬彭蠡情。本散文集正是他對於匡廬、彭蠡深情摯愛的表達,對於湖光山色的暢懷詠頌。比如他寫道:這春雨中的鄱陽湖啊,到處都是詩料。你看,那浪花,那雨點,那漁舟,那游...

  • 文章杨着《浮生回顾》序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5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9-05-01
    关键字: 《浮生回顾》 书序 杨柳春 生平简介

    認識「浮」書作者楊君柳春,猶記得應是在四十年代初期,余奉調陸軍第十八軍(後改第七軍)五八七工兵群群部連中尉指導員時(現稱輔導長)部隊駐守屏東縣境內埔龍泉營區,連上勤務重點支援群本部,其中文書士官有鍾啟文(天珠)。為我瑞金九堡宗親,童年同在宗族所設西關小學唸書的學弟,柳春兄則是居住近縣城六俊鄉小同鄉,另還有閩籍謝培卿及李X(忘其名)等數人,早期日常文書工作是公文繕稿,銅板刻字(用臘紙)油印公文;另發現其他單位也很多士官兵口音是江西老俵;這種情形,應從民國三...

  • 文章蔡爱仁教授论语吟哦集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00期  作者:陳邁子  出版时间:1980-04-04
    关键字: 《论语吟哦集》 论语精义 书序 不朽价值

    吾華文化,遠當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世,卽已燦然大備。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且以「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深自期許。而發揚光大夏商周三代之學術文化,以鳴於時,蓋以救天下爲己任也。用能聖集大成,垂統立極,光被四表,澤及萬世。凡五倫之屬,血氣之親,山川草木,鳥獸蟲魚,莫不沐其春風,浴其膏澤,而蒙覆幬化育之仁。非惟吾華聖學之宗主,亦東方文化之領袖,其大有造於世界文明之進化,人類福祉之增進,爲何如哉。孔子志在春秋,行在孝經,而言在論語。論語之...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