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情乡音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安風土識小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0期  作者:朱介凡  出版时间:1972-07-15
    关键字: 长安 风俗 乡情乡音

    一、「四大金剛」清代盩厔,王力餘詩集中,有「土風草」一卷,就長安土語以描述關中風土,近人長安王澹如,爲之註釋。其詠「菜」,有云:窮到人間菜亦難,款賓葱韮偶登盤;野花襯食無甘苦,各自連根煮一盤。王註:「西北各地菜蔬極少,家常下飯的物品,都是辣子,鹽,醋紅蘿蔔絲四樣。只有待客,才添些葱韮。到過西北民間的,大槪都能知道。」外方人,就用了譏笑口吻,叫做是「四大金剛」。例如款待學裏的先生,由家家戶戶輪流,無論窮富,總是四個小碟兒,裝上這麽薄薄的一點菜。顏色倒是美:...

  • 文章家鄕童謠

    来源期刊:《浦東》 第4期  出版时间:1976-03-15
    关键字: 乡情乡音 童谣 民间流传

    南山頭浪褂小籃新做媳婦實在難公要飩餛婆要麵小叔要喫攤粉頭眼淚汪汪哭進房丈夫叫她不要哭念年媳婦念年婆再過念年做太婆

  • 文章陝西的僕役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期  作者:陳顧遠  出版时间:1971-10-15
    关键字: 仆役 风俗习惯 乡情乡音

    陝西稱僕役曰雇工,不以其爲用人而過於輕視也。此在女僕方面尤甚,除富貴人家之丫頭外,一般皆受主人之平等待遇。主人稱女僕之年長者,恆於其姓之下綴以大嫂語句。如張大嫂王二嫂之類。年若過幼,則稱爲某大姐,一如長輩稱幼輩婦女之例。倘主人有小孩,因小孩皆須稱女僕爲某嬸某媽,主人亦往往改用『你嬸嬸』『你張嬸』『你王媽』語句呼之。女僕工作限於住宅以內,主人並幫其勞,而女僕對主人兒女行爲,於主人未在當前,兼負敎導之責,主人不視爲過分也。我幼時,家中雇一女僕,稱曰楊大姐,後...

  • 文章扮古事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扮古事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八月十三大會景,鑼鼓一響人看人。」這是家鄉居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頭禪。意思就是説: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張姓族人奉祀的神明張公法青仁爺(叔公太)誕辰的一天,扮古事大會景(迎神賽會)是安流墟最熱鬧的日子,鑼鼓喧天價響,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當然四週所能見到的,盡是人擠人了。事實上安流會景扮古事,每年有二天,除了上述八月十三日之外,還有九月初八日,這天是五顯宮五顯大帝爺的生日,居住在安流墟附近的各姓人士全都參與,不過在氣派上説,還是以八月十三日的場面比較盛大。...

  • 文章鄕諺選輯

    来源期刊:《浦東》 第2期  出版时间:1975-08-15
    关键字: 谚语 歇后语 俗语 乡情乡音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年三十夜敲鑼鼓不曉得那窮爺苦不苦。皇帝也有草鞋親。千里送鵝毛,情輕心意重。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有眼不識泰山。只有懶人無懶地。窮燒香富算命。暴富不要做屋,暴窮不要吃粥。種來早不荒,起來早不忙。一日上海轉,三日三夜講不完。十六舖朝北,忘記屋裏喫粥。惡有惡報,善有善報,若有不報,時辰未到。窮在鬧市無人問,富落深山有遠親。八字衙門堂堂開,有理無錢莫進來。閻王好見,小鬼難擋。天無一日雨人無一世窮。江西人識寶,江南人識天。麻子拍粉,蝕殺老本...

  • 文章故鄉年俗憶述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高宗愷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故乡 春节习俗 人物回忆 乡情乡音

    在我國傳統上,農曆年是一年中的大節。離鄕背井四十餘年的我,逢此佳節常是侍坐祖先主位之旁,「低頭思故鄕」。茲將故鄕過年的習俗,就記憶所及,臚述於後:迎新過了臘月廿三,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做迎新年的事:掃屋——卽大掃除。在復興基地的臺灣過年時,家家把房屋的牆壁粉刷一新,室內用具汰舊換新。在故鄕祇是選一個天氣好的日子,全家總動員實行大掃除,把房內牆壁用具淸掃洗滌,煥然一新。蒸年乾糧——蒸年乾糧是家庭婦女最忙碌的工作。從早到晚推磨推,製作各種不同的麵粉,一鍋接一鍋的...

  • 文章閒話故鄕的年景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張亮明  出版时间:1985-03-20
    关键字: 故乡 过年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編者按:本文作者張亮明先生,字君年,山東黃縣人,現在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任敎。張先生喜愛書畫,尤以書法最爲擅場,經過四十年之不斷鑽硏,已自成一家。現積存書畫作品不下二、三百件,茲爲慶祝本刋創刋十週年,特寄下書法及國畫近作各兩件,謹此致謝!

  • 文章廣東野人之語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鄧飛鵬 出版时间:1980-12-31
    关键字: 广东方言 乡情乡音 乡野趣闻

    孟子曰:「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先賢朱熹在「先進」篇註:「野人,謂郊外之民。君子,謂賢士大夫也。」區區在下,故家在德慶縣、鳳村鄕,崇山峻嶺中「雲深不知處」,來台之後,「受一廛而爲民」,也是住在郊外,「實至名歸」的是個「野人」。這篇拙稿,更非「臺閣體」的文章,只是得自街談巷議,道聽塗說。從前吳稚暉先生說過:從書攤中得到一本叫做「何典」的書,開篇卽說:「放屁!放屁!眞眞豈有此理!」嘆爲好文章。我也囘憶從前在廣州書坊得到一本「俗話傾談」,多是用廣州俗...

  • 文章客家歌謡擧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黃治平 出版时间:1979-09-30
    关键字: 山歌 乡情乡音 客家 民间文化

    客家民族,約在一千五百年前,當五代十國前後五胡亂華之時相繼從中原地區之山西省長治及河南省之光州一帶,因避亂而向南遷移以後,中間經隋、唐兩朝,先民居住在長江流域一段時期。復因唐朝末年有黃巢之亂,再從長江下游南遷到江西、福建、廣東等省。當地原住民,以新來定居的民族,所以就稱之爲客人,且聚居散布的地方均屬山區地帶。自然獲得偏僻貧瘠的地方,因此需要有披荆斬棘,自力更生,排除萬難的克苦精神才能生活,於是養成客家人性格剛强,勤儉刻苦,勇於冒險和保守的族系特性。在千餘...

  • 文章五華阿哥唱山歌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8期  作者:謝舜安 出版时间:2008-12-01
    关键字: 五华山歌 风土习俗 乡情乡音

    講著山歌捱較多,床頭藏有兩三羅,拿出一羅同你喝,喝到明年割早禾。你有山歌唱等來,捱毛山歌想到來,等啞山歌想到了,祖公八代掃齊來。你啞唔使束束條,看你束到吉久倒,等過兩年哎呀嘿,洽似霜打蕃薯苗。顧妹顧倒心情低,鷓鴣落田捱話雞,妹裡門前綢領跡,綢跡捱話手攝涯。你顧捱來捱顧你,齊家都有慣顧裡,你今顧捱三十曰,捱今顧你月盡裡。三十過裡初一朝,手拿香紙廟裡燒,阿叔斷情雷公打,老妹斷情斬千刀。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