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俗共返回4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各地端節趣俗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陸素貞  出版时间:1975-05-30
    关键字: 端午节 曹娥 乡俗

    五月的風,輕輕的飄拂,院子裡的杜鵑仍盛開着,不禁令人想起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了。五月在故鄕,正是楊梅上市,枇杷成熟,榴花照眼紅的時候。在我們這個古老的國度裡,凡屬農曆的節日,都有一段令人神往的傳統和習俗;卽以端陽節來說,其所代表的意義,更富有特殊的情調。農曆五月五日、俗稱端午,古稱天中節或端陽、重五、蒲節等。當明淸兩代,相沿定爲「人」節,以與中元「鬼」節相對稱,官吏每逢此節,咸休假飮宴,並相互「賀節」商賈辦蒲觸鬨飮,叫做「賞節」。端午一名端陽,古時相傳...

  • 文章溫州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黃信樵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温州 地方话 乡俗

    閩南語說地方上的混混,流氓,叫「迌人」。這是《辭源》上也查不到的字。由字面的解釋,是走過日月的人,意思就是把光陰白白浪費掉了的人;跟上海話「白下人」意義相同,但比「白下人」雅。造字者是用了一番苦心,値得欽敬。今年元宵節的前日,我在「中副」茶話會上遇見凌峯,寒暄兩句。隔一日在螢光幕上再見他,節目裏恰巧談在北京城裏的温州人,凌峯旁白裏說溫州話是很難懂的,吃午飯被叫做吃「鐵鍋」。觀看「八千里路雲和月」節目的人很多,因我是溫屬的樂淸縣人,翌日走在路上遇見熟人,...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家乡俗话 叫魂 习俗

    叫魂,招魂,召魂:叫魂家鄕話叫「謳魂靈。」小孩受驚嚇昏昏沉睡,說他患病罷,旣沒發燒,又沒疼痛;叫醒了沒精打彩,不想吃,不想喝,一味想睡。這種情況家鄕叫「吃嚇」,就是魂靈(魂魄)出了竅,失落在受驚地方,沒有回入到軀殼中,必須要將魂靈叫回來歸了竅,病就會痊癒。謳魂靈有幾種方式:㈠在灶上拿去鑊子,放上一面米篩,篩中放二只碗,一只盛滿淸水,另一只碗,碗口糊上張如毛六紙一類紙,一人站在灶前,右手持一枝筷子,蘸了淸水,滴在紙上,同時叫「某某魂靈回來」,「某某魂靈灶神...

  • 文章乡俗百子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41、4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6-01-01
    关键字: 乡俗 百子歌 方言

    開口問啥子。說笑散罎子。駡人格老子。打架捲袖子。伸手抹帕子。還手抓領子。村言不入耳,舅子龜兒子。提勁掀飛機,拳頭亮定子。曲指敲額頭,是挨括墜子。南邊喚蠻娃,統稱小孩子。講話打啞謎,叫做碾言子。半天雲頭張口袋,看你裝瘋子。四月栽秧子。六月打糓子。糧戶收租子。佃戶請收少點子。吃飯造粉子,碗叫蓮花子。筷叫篙竿子。湯匙剗翅子。呼朋上館子。爆肚子,煎肝子。煨蹄子,蒸肘子。無人吃是豬胰子。開洋菜心子,白油菜台子。鴨號扁嘴子。魚稱擺尾子。鶏喚長冠子。豬血曰旺子。下酒蚕...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十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8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80-01-01
    关键字: 家乡俗话 来源注释

    寧可替乖人揹包袱,不可替笨人出主意:乖人是家鄕話,就是聰明人。雖不能說是先知先覺。總是頭腦靈活,經驗豐富,分析事理有條有紊,知道的常識也較一般人多。替乖人揹包袱就是追隨乖人的意思。從前出門遠行携帶之物用一塊大方布包在一起。(這塊包東西的大方布就叫包袱。)行走時揹在肩上。國劇中不是有許多例子,揹着紅色包袱遠行。換句話說包袱就旅行時的行李,好像現代的旅行包旅行箱。揹包袱不但是追隨人,更兼有做下手或服侍人的僕人意思。替笨人出主意如果出了紕漏,有人會恨你一輩子。...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十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9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家乡俗话 来源注释

    難得碰着天官賜福:國劇裏有一齣吉祥戱,叫「大賜福」或叫「天官賜福」。「賜福人間」在臺灣所看到的僅上天官和四個雲童,唱曲牌。卽使是春節時,不過多加上福祿壽三星,和牛郞、織女、財神、送子張仙,再加上跳魁星,同五子奪冠而已。家鄕各地迎神賽會和冬至祭祖時演露台戱多不常演此戱除非有特別喜慶時偶偶然演出,如宗族整譜(修訂族譜)整主(整理安放在祖祠中歷代子孫神主),夫婦二人或二人以上的神主拼寫在在一個神主牌上神主式樣大小顏色劃一,放在祠中萬人臺上看起來很整齊,空出的地...

  • 文章深秋採駝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2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8-12-10
    关键字: 驼菱 采摘 乡俗 菱哨 价值 吃法

    「菱池如鏡淨無波,白點花稀青角多。時唱一聲新水調,漫人道是採菱歌。」這是一首唐人白居易的〈看採菱〉詩。家鄉紹興,是虞舜的一塊遺地,素有「舜水」之長之譽,江南「澤國」之稱。無論是城鎮中央,還是村周地邊,大小河道縱橫,池塘湖泊星羅。在這樣的四河八汊裡,總是盛長著菱。菱的繁殖能力極強,一只老菱脫落水中,來年先生一支嫩菱,接著便滋長出許多叉菱。從《呂氏春秋》記載「柱厲叔事莒敖公,自以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則食菱芡,冬日則食橡栗」起,這紹興菱已生長了幾千年而不...

  • 文章記童年鄕俗二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史貞一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童年 乡俗 抬石头 赶瘟神

    抬石頭「正月初十抬石頭」,是半世紀前家鄕男孩子們的新春娛樂。在聚會之前,先要找定一塊平整的石頭,好在縣城人家院子裏多有搥洗衣裳用的靑石,石重至少也有二、三十斤。農曆大年初一吃扁食,將煮扁食的熱湯潑些在這石頭上,是謂「請神」。以後每天都給它上一支香,一直到年初十。晚上,大家到齊了,從灶坑裏取出靑灰,撒一層在石面上,然後把一個打水(下井汲水)用的瓦罐子放在石面上,罐子有兩個鼻紐,穿上繩,打成結,由兩個十七、八歲的男孩子用擀麵杖套在結中,一前一後,架在肩頭上。...

  • 文章河南民間謌謠(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馬世和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河南 民间 歌谣 乡俗 乡音

    三一 折楊柳門前一棵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有孫兒抱。× ×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懷?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此謌謠亦爲鮮卑女子所作,並叫折楊柳,北方人性豪樸,語言直爽,女子亦不例外,所以母女之間,各人心事,亦毫不隱藏,明朗直說,不像江南兒女,扭扭揑揑的態度,是鮮卑民族的特色。三二 竹枝詞楊柳靑靑江水平,聞郞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傳爲劉禹錫先生所作,是戀愛情歌,本流行於四川各地,可是在河南各處,普遍能唱,是因爲歌詞通俗,意義關風,...

  • 文章朝山拜頂憶飛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邙山 故乡风景 乡俗 思乡

    常聽人說遊山玩景,可以培養浩然胸臆,擴展恢宏氣度,開放視野,可予心靈以舒暢,可謂人生最佳之享受。因此,激起了我擧家旅遊獅頭山之興致。此山乃本省頗負盛名古刹之一,早已聞名遐邇,就我的觀感言雖談不上萬笏拱天,氣凌霄漢之雄偉,但群岩屛環,林泉淸逸尙不乏靈秀之氣,倒也是事實。惟若論及廟宇建築之形勢與氣派以及神像之雕塑,就藝術觀點而言尙難差強人意。基此,使我連想到座落在家鄕邙山頭的飛龍頂,其廟貌之巍峨,神像維揚栩栩如生,尤以雕樑畫棟色彩之活潑,格調之玲瓏,氣象之崢...

共45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