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事共返回8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7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陈汉傅 碑帖 妙文

    七八、陳漢傳碑帖並重榮昌陳漢傳鐵如,早歲留學東瀛,旋加入國民黨,志節凛然,爲同鄕先進黃復生氏所重。民國廿七年于役陪都,暫寓林森路濱江第一樓,常擎茗椀俯瞰大江,翛然意遠。時黃氏在渝,晚年足疾,不良於行,居恆閉戶,漢傳時往存問,風義足多。漢傳長於文學,工詩善書,於書主碑帖並重,嘗謂:「大字宜碑,小字宜帖。」益以碑帖用筆有方圓剛柔之異,必所書字體大小得宜,始克各盡其美;言簡意賅,信臨池有得者也。偶爲詩,不輕示人,其「行路」一首云:行路栖栖若有求,一官元不務身謀...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9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三国故事 曹介坡

    八〇 曹介坡论三国史三国故,流传民间。曩在成都求学时,尝聆老辈纵谈当时分合兴亡,多具灼见,而以川东曹介坡先生论孙权用吕蒙计袭取荆州,破坏鼎足均势,为一重大失策,予余印象最深。曹氏为前淸擧人,少年任侠慷慨,有鲍叔风,晚岁生涯萧瑟,课徒自给。以下为所言之大略:诸葛孔明北伐未成,千古惜之。蜀汉国势不振,系于两大战役,一为关羽襄樊之战,一为先生虢亭之败。经此二役,先机已失,形势改观,故孔明虽六出祁山,终无所成。孔明在隆中时曾吿先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5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3-01-01
    关键字: 说梦 诗集 旅游 望江楼

    垒块,」集句之工者庶乎近之。作者盖蜀人,或先君所识者,身世已无可考,湮没不彰,殊觉可惜,爰就所能记忆者录之,以俟同好:旅游十年世渐多更(高启),满镜新霜老可惊(陆游)。雅志未成空自叹(苏轼),故园虽在有谁耕(温庭筠)?靑山自绕孤城去(陆游),春水遥连古岸平(韩偓)。此日霑襟念歧路(赵嘏),逢人更问向前程(张籍)。暮春即敍怀怅望春衿郁未开(崔涂),年华忧共水相催(李商隐)。偶逢佳节牵诗兴(徐铉),却忆前欢似梦回(李中)。云影断来峯影出(卢纶),桃花净尽菜花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2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5-04-01
    关键字: 李白 苏东坡 诗词 马瀞庐

    传。枚乘谏吴王书云:「能听忠臣之言,百擧必脱。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惟太白以上天形容道路之难行,更觉取譬恰当耳。东坡赤麈怀古念奴娇词,脍炙人口。其下阕:「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盖指诸葛亮说孙权联刘抗曹,火攻破敌,含义甚明。尝见某所编注之国文敎材,以羽扇纶巾,系指周瑜,疑误。按三才图绘:「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尝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又苏词上阕:「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已预示所咏叹者非止一人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杨济川 作画 吴又陵 诗有唐音

    故国,春风桃叶记谁家?半生憔悴金城柳,一曲凄凉玉树花。莫向南朝问遗,秋霜愁照鬓边华。」有一唱三叹之致。所著秋水集,皆七言绝句。忆有句云:「谢娘柳絮因风起,何似梨花带露开?」又云:「宓妃偶露惊鸿影,费尽陈王八斗才!」皆似诗中有人,呼之欲出者。人非太上,孰能忘情,信然。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蒲元梦 蜀汉史事诗 程澣 诗联

    七二、蒲元梦咏蜀汉史诗吾川昔曾为蜀汉基地,三国鼎立,蜀得人和,如刘先主之知人善任,诸葛亮之公忠体国,以及关、张、赵、马诸将之功勋彪炳,莫不脍炙人口。虽汉室兴复未成,而后世惋惜者多,疵议者少,所谓公理自在人心,不宜以成败论也。綦江蒲元梦君,吾师仲山先生裔也,诗法得先生指授,尝从先生周览蜀中名胜古蹟,颇多题咏;曾于东游三峡时,经白帝城,探瞿塘灔滪之胜,有感于先主征吴故,得诗若干首,民国三十年客成都时为余诵之。诸作皆慷慨悲歌,令人击节,诚无异阮嗣宗之亲临广

  • 文章乡事忆谈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1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添水炖黄牛 颐园老人 籤语 关帝庙

    势成弩末,亟须整补休息,士兵多疲极酣睡,戒备大弛。至第三日夜半,鲁军大众忽回师自城外四面围攻,马兵竝进。邓部仓皇应战,旋被击溃,县城随之陷落。牛部亦屡败,文、成、诸县尽失。川军沿途遭马队追袭,损失伤亡甚重,迨退归川境,精锐已损大半矣。时人为之说云:「添(天)水炖(邓)黄牛。」廿八、碧口灵签先君(颐园老人)随邓部入甘,奉委天水县篆,接甫三日,而甘军反攻围城,砲声大作。时军心已乱,鎭守无人,城旋陷落。摒挡不及,仅擕一手提箱,仓皇出走。途中又遭乱兵拦刼,幸尚有

  • 文章憶吾故鄉「獲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劉峙同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获嘉 家乡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特产

    吾乃豫人也;民国八年,生于获嘉县中和镇小官庄村。现虽年臻耄耋,然对儿时故乡之情景,犹历历在目。县名为汉武帝所定,历史悠久;当时南越宰相吕嘉造反,武帝巡幸至本县时闻胜获嘉,因而命名。县西邻修武,北为辉县,东为新,南接黄河,昔称古殷州。境内方圆百里,一派平原,未有山川;因而,春季之麦浪,一望无垠,诚为不可多得之美景。村西十余里,有香山寺及石佛庙,幼时屡随祖母前往烧香,知之甚详,据传说,香山寺是三皇姑出家之地,皇姑是妙庄王之女,父病曾割肉疗疾,因而成神。另有

  • 文章家鄕俗話選註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32期  作者:金溪翁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宁波俗话 来源注释 家乡轶事

    卖买行为。养女虽或有被虐待情,养大后决无逼良为娼,多数是给人作养媳妇。童养媳妇自小至大当然有一段可怜伤心的痛苦日子,洗衣煮饭等工作都落在养媳妇身上,工作又忙又累。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遭受婆母的虐待。这不过顺便提一提,使年轻一辈同鄕多了解些鄕情罢了。领养童媳妇的人家也非富有之家。有男人工作可负担一家生活而已。领一个童养媳妇仅供给淡饭残羹。至于穿的不过是旧的补补缝缝修修改改。可多一个帮手,养大了还可省一笔聘金和结婚时许多开支。结婚家鄕话叫「好日」,童养媳妇长大

  • 文章家鄕故一则——没有石子 饿死老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53期  作者:仲康  出版时间:1974-03-20
    关键字: 家乡故事 无锡谚语 民间趣闻

    笔者幼时,常听父老辈讲有一则地方上的故,叫「没有石子,饿死老子」,情节是这样:从前吾鄕(无锡南鄕)有一老翁,子孙兴旺,家中人口众多,惟一班子孙,都不孝顺,连饭也不给他吃饱,老来受苦,因此活得毫无乐趣,时生厌世之念。一日,老翁忽然心生一计,用空木箱数只,满贮石子,再用铁钉锢封,放在床下,朝晨晚上关着房门,坐在床上,把银元二枚叮叮作响,家人听到这种声音,再看到床下用铁钉锢封的木箱,认为中间藏的是银元,偸偸把木箱推动一下,估计中间的容量至少有五千余元,按当时

共86条记录 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