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历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之瑋寶——漢代石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夏美馴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中国历史 石刻艺术 文化传承

    考古學者在地面上、地層裡發現史前的遺物,如石鏃、石斧、石杵、石臼等,就可證實上古人民在穴居野處,茹毛飮血的生活當中,已經開始使用石頭作爲實用器具,也說明了我們中國的雕刻,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及後造舟車,製兵器,鎔銅鑄鼎,雕刻藝術漸有進步。商代雕刻益繁,銅器的刻鏤文飾,玉石的雕琢,甲骨的鏤刻圖樣,俱有文物足供考證。周代石鼓(獵碣)鐫鑿(一說秦代遺物),秦的金人和鐘鐻鑄造,螭虎紐玉璽的雕刻,藝術成就至足驚人。漢代藝術遺物,在石上雕刻文字或花紋的,有石畫、造像...

  • 文章昌言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8期  作者:隱之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昌言 中国历史 研究论述 人物感怀

    三国演义中:「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指中国历史,乃是分分合合,经常处于战乱纷争之中。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国兼并,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就经过了无数次的长期残酷战争,但秦代统一不久就被推翻,以后频频改朝换代,群雄逐鹿,战事频甚,尤其在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以及五胡十六国的南北朝,及唐末的五代十国时期,更是分合频仍,连年战祸,使老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统计中国正统皇朝,除东西两周的统治时间较长外,其余各朝大都是三百年左右,南朝及五代更短

  • 文章皇帝趣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李一榮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 中国历史 “皇帝”史话 乡野趣闻

    自秦始皇稱帝,至淸末代皇帝溥儀遜位,歷史上稱帝者二百九十八個。縱觀歷史上皇帝在位時間,可謂差別很大,有三十七個皇帝因酒色縱慾和被謀殺,在位不到一年,南北朝時的蕭齊王朝一年內更換了三個皇帝,即歷史上有名的「一歲三改元」。在位時間最長的是淸康熙帝,八歲即帝位,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做了四年太上皇,活到八十九歲才死。在帝位時間最短的是西漢劉賀,因終日不理朝政,即位二十七天就被廢掉,成爲歷史上第一個廢帝。還有歷史上十歲以下的娃娃皇帝多達三十三個...

  • 文章讀史撮要(九)(續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读书札记 中国历史 三国争霸

    三國(始於魏文帝延康一年—公元二二〇年。終於晉武帝太康一年—公元二八〇年)曹魏(始於文帝延康一年—公元二二〇年。終於晉武帝泰始一年。公元二七〇年)文帝:姓曹名丕,字子桓。魏王操次子(兄昂早卒)建安十四年。爲五官中郎將。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立爲魏嗣子。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操逝世。繼位爲魏王。是年受漢禪,即帝位。年號延康。延康元年。尊父操爲太祖武帝。封漢獻帝劉協爲山陽公。以賈詡爲太尉。華歆爲丞相。王朗爲御史大夫。七月東吳孫權,遣使奉獻。蜀上庸守將孟達率眾降。...

  • 文章哈佛與「中國之硏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1-09-01
    关键字: 哈佛大学 东方研究 哲学研究 中国历史 费正清

    于中文字句训诂门阀之中,对于中国哲学智慧无由登堂入室。哈佛大学对于「中国之硏究」最不理想的,莫过于对于中国历史之硏究,及中国社会之硏究。关于历史之硏究若只着重所谓「现代史」,是乃忽视历史之递嬗延续性。断代史之硏究乃出于不得已,绝非治历史者所应持之治学理想。而哈佛大学对于中国历史之硏究在费正淸指导之下,似乎只重视「中国现代史」。——此之所谓「中国现代史」大都指十六世纪以来明末淸初及二十世纪以来当代历史——至于对于中国社会的硏究,哈佛大学敎授更是离谱太远。祇知

  • 文章介绍「中国历史图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8期  作者:黎東方 出版时间:1981-08-30
    关键字: 中国历史 中国通史 幻灯片 历史地图 大事年表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所以读中国史难懂,写中国史难精。图文并列,用科学的方法与哲学的眼光来编撰的通史,迄今未见。最近由台北新新文化出版社出齐全书的「中国历史图说」,虽非通史,却可以算得上是中国通史的代用品。这套书共十二大册(十二开本),全书超过一百万字与八千幅图。这套书具有下列的几个特点:一、利用科技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以揷图配合文字编排,以图证史,藉文解图。二、今日的敎育视听并重,从某一角度言,「视」比「听」更重要。这套书所包含的图片可以用来作幻灯片,也

  • 文章輸出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王集叢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东方文化 世界影响 中国历史 民族融合 文化输出 西方科技

    陳立夫先生曾在韓國「建國大學」講演「東方文化對於人類之貢獻」,指出「兩次世界大戰之慘痛敎訓,應足以喚醒世人,使知僅憑武力與金錢,不足以解決世界問題;人類之幸福,全憑去私心存公道一念之轉,亦即道德二字之眞義所在,不和不平之事實旣存在,世界安有和平之可言耶?」的確,武力能使人屈服於一時,但不能維持長久和平,不僅兩次世界大戰有「慘痛敎訓」,全部人類歷史都可證明。至於金錢,向來有「金錢萬能」、「有錢買得到鬼推磨」之說,但事實上人間有許多困難,自然界有許多問題,金...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