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林 尹教授夫人李敬輿女士病逝台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7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李敬启 病逝 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

    (1909—1983)漢口特別市黨部主任委員、中央政府浙滬特派員、國民大會代表、孔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長、北平師範大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究所長、文化大學博士班所長。

  • 文章財團法人臺北縣三峽 長福巖清水祖師公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清水祖师 长福岩 建筑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

    琵琶、雨伞和蛇,是风调雨顺的象征,中殿四尊是祖师公的四大将,神态威武,令人望而生畏。本巖允为一座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馆,也可称为一座雕作的博物馆,常年吸引无数游客及中外艺术专家学者,友邦贵宾莅临观赏,叹为观止。

  • 文章中國人的己與道(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孟子 处世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 人生道理

    (本文為錢鄉長在東吳大學舉辦哲學週中之講詞,足供有興趣硏究哲學的同鄉作參考)

  •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朱玖瑩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技术 衣食住行 古代生物 伦理道德

    中國古史稱,夏朝的禹王「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來朝貢者萬國」。此語雖無詳細的史實,可資參證,但至周朝開國之初,餘千八百國,至春秋時代,尙有二百四十國,至戰國僅賸七雄,則歷史班班可考。究之中國古代種族,千差萬別,非吾儕今日所可想像,卽留存至秦漢以後的,若匈奴、若鮮卑、若羌、若胡、若突厥、若沙陀、若契丹、若女眞、若蒙古、若羯靺等等,已指不勝屈,五方之民,膚色不同,言語不同,風俗習慣無一相同。兼以高山大河,崎嶇阻隔,非今日世界任何一地,可以相提並論。謀求統一之難...

  • 文章湖南地方劇與復興文化的關係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3期  作者:唐正一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湖南大剧 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复兴 看剧感受

    我在「湖南文獻」第三卷第四期,談過湖南花鼓,這一次再來談談湖南大劇。湖南大劇,又名「漢劇」,牠的意思有二,一說是指由湖北傳過來的,如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陽春白雪」,郢中卽郢都,楚文王建都所在之地,現屬湖北江陵郢縣。陽春白雪等,卽今日的湖南劇。再一說,漢劇的意思,而是指古代相傳,正如今日台灣人,叫中醫爲漢醫,叫中藥爲漢藥的意思一樣。還有一個名稱,叫做人劇,意思是唱詞、做工和表演動作等,都是由人工。今日在台灣,因爲各省都有地方...

  • 文章過年雜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3期  作者:張希爲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新年习俗 年糕 社会风俗 农业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扫尘

    今年是中華民國開國六十年,改用陽歷也已有六十年的歷史了。但民間還多沿用陰曆,尤其是逢節過年,多是依照陰曆的。陽曆的新年固然懸燈結綵,放假休息,但遇陰曆新年,機關、學校、工廠、商店一樣放假休息,讓大家過年。名稱雖然是春節,事實還是過陰曆的新年,所以我們是旣過陽曆年,又過陰曆年,是過兩個年,這與日本的情形就不相同。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是接受中國文化的,所以一年的主要節日和我們大同小異,如過年、淸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則與我國完全相同。但自改用陽曆...

  • 文章由漫談書法引發籌組東方新儒學會之構想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朱玖瑩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东方新儒学会 中国书法 创学构想

    一、中國文字自甲骨、金文、小篆,再衍進爲隸書、楷書、行書與草書;由繁而簡,因時遞降,修己治人,泛應曲當。至其藝術價値,更爲擧世所公認矣。蓋書雖六藝之一,以之怡情養性,可變化氣質;以之澄心滌慮,可精鍊思考;以之困知勉行,可培育恒毅。中國先正曾國藩與當時大書法家何紹基(子貞)評論書法,至比之於乾坤之奧秘,其言曰:「天下萬事萬理,皆出於乾坤二卦。卽以作字論之:純以神行,大氣鼓盪,脈絡周通,潛心內轉,此乾道也;結構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氣言...

  • 文章茶道情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茶道 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茶道工序

    茶藝精研煮沸泉,道理明晰似神仙。情深誼厚談今古,韻味無窮益壽年。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展種茶的國家。中國茶文化已有數千年歷史,古人有「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會友,以茶敬客」之說。茶已成為中國接待外賓的「國飲」。茶葉在世界三大飲料中成了上品,是因為它除了供人飲用之外,還具有增強血管壁的彈性,防止高血壓,具有收斂性,能抑制大腸桿菌,保護消化器官,並且具有解酒排毒之效用,古往今來,茶葉一直是我國人民生活中的良友。飲茶,又雅稱品茗,十分講究茶道。明朝的張源對泡茶就...

  • 文章海峡來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4期  作者:華高 出版时间:2003-11-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台湾学者 书画作品展览 治学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瑞金 华高九月初学校安排我和殷老师、刘老师,为台湾学者的书画作品办展览。学者们人还没有到,作品就已经先送来了。见到放在办公室里的书画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好,让同是美术、书法爱好者的我为之汗颜。这些数量众多的作品,每一件都可圈可点,凝聚著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认识,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之道。书法作品中,字体有楷、隶、魏碑、行、草等。有的笔法凝重,浑茂,险绝奇逸而气势深沉;有的结构平实,严谨,疏朗宽厚又骨力润达。于苍朴之中透出一种畅达的情致;有的温和而不

  • 文章淺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一体 三民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抢劫之苦,安全毫无保障,同时也未降低对大陆的轻视、恐惧、厌恶感;有的且连好奇心也消失,表示不愿再去。虽然如此遭遇恶劣,但这项政策,仍有加强必要。台湾必须在文化上,取精用宏,创造为中国统一前途所寄的新文化,才能担负救中国之伟业,并完成统一中国的使命。什么是为中国前途所寄的新文化?首先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为出发点,引基督敎的「博爱」为助,去消除久为中国大陆人民所习,马列思想的斗争。其次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为用,虽然在致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两极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