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人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人之称谓——「唐山」试释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王翼薊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中国人 唐山 中国人称谓 唐人

    另费解释。中国人既被称为「唐人」,则中国人所自来之处,自然可被称为「唐山」,这也无需再加解释。只是,中国人习惯被称为汉民族,中国文化通常被称为汉文化,以此而论,在外国的中国人居留之地,理应被称为汉人街或汉人城,才算合理;称之为唐人街或唐人城,实在缺乏理论根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国文献中很难找到解答。要追根刨柢地查个明白,需要另看四邻诸国的有关记载。越南历史上的后黎朝,建国于清仁宗嘉庆年间,国号「大南」。这个朝代曾经留下一部记事甚详的编年史,名为「大南实录

  • 文章「伟大的中国人」!(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朱桂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中国人 民族性格 缺点

    一九八五·三·一三·洛杉矶(论坛报) 四·一二·台北(自立晚晚报) 五·一六·香港(百姓半月刊) 八·二〇·柏杨(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先生有一篇讲辞:「丑陋的中国人!」我的意见跟他相反:「伟大的中国人!」老张和老王是老朋友,老张的大儿子结婚,没有给老王下帖子,这下老王可抓住理了。事后碰见老张,气势汹汹地兴师问罪:「你瞧不起人,是不是?怎么儿子结婚也不通知一声。」「小孩子的事,不敢劳动大驾。」「甚么话?咱们是甚么交情,怎么能不通知一声。」「对不起!对不起

  • 文章最新研究发现 中国人源自东非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9期  作者:本會編輯室 出版时间:2005-07-10
    关键字: 最新研究 中国人起源 东非猿人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人类多地区说」,也就是欧、亚、非现代人分别由当地本土人猿进化而来。不过,大陆科学家根据这项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不只是中国人,包括所有的现代人,都是由单一物种进化来的,也就是说,全是「东非猿人」的后代。广西文献编辑室的意见以为,即使中国人的远祖来自东非,也不能据此否定中国人是北京人的后代。因为科学家研究,猿人的存在最早可远溯上一百万年,假设东非猿人在六十万年前就迁到现在的中国境内,四十几万年前选到北京周口店居住,那么中国人的祖先可以是北京人

  • 文章中国人」与「华人」之辨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中国人 “华人” 中华民族 历史遗留问题

    最近在舆论界或者是在市井之间,又有一个多词之争,即「中国人」与「华人」之辨,在国人的思维中掀起一阵波澜,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是什么「人」?自有史以来,黄河流域即孕育著居住在两岸的人,繁衍绵延,生生不息,又凭其优势的文化力量,逐渐南移,而长江流域,而东南沿海。这个由初期的部落社会、民族社会,其族群被称作「炎黄」、「华夏」,以及后来的「中华民族」的桂冠也加在他们的头上,他们的国家被称为「中国」,而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人叫做「中国人」,这不仅是历史的常识,也是

  • 文章中国人的特质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6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中国人 民族特征 中华文化 道德

    这些特质,也不能以偏槪全,否定了这一国人的特质。国父孙中山先生说:「民族是由天然力造成的。」他指出天然力有五种,其中最大的力量是血统,其次是生活方式、语言文字、宗敎信仰以及风俗习惯。血统的显著影响是生理上的体质,其余四种天然力都属于文化范围,其对人的影响都是心理上的,是形成国人特质的主要因素。就我中华民族而言,我们中国人的黄皮肤,便是由于根源黄色血统而来的。最初都是分布黄河流域的各种不同的部落,各为求生存而应付其特殊的环境,其生活方式及信仰习尙,当然各不相同

  • 文章英国孟西士论中国人发现美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晉興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中国人发现美洲 外籍著作 历史考证 郑和

    中国学者卫聚贤教授(山西万泉县今万荣县人)毕生著述,致力证明中国人发现美洲新大陆,所著「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一九八二年在台北出版,图文并茂,一千一百余页,一百二十万言。山西阳城县达鉴三(字苏民)以二十年之硏究,著成「法显首先发现美洲考证」,一九六九年在台北出版,珍贵历史实物图像三十余幅。沁源县连云山著「谁先发现美洲——纪念东晋法显大师到达美洲一五八〇年」,一九九一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上三种著作,均阐明中国人发现美洲,在世人所谓哥伦布一四九二

  • 文章發揚民族正氣振我民族魂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車輪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民族正气 中国人 民族魂 国民精神

    要问中国的传统道德在那裏?它并不是深藏在艰深抽象的理论中,而是在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中国人的内心裏。所谓:「肝胆相照,义气千秋」用这种正义感来扫除邪气,光照社会,就凝为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正气是配义与道的精神力量,而表现于每个人的志节上,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气质。任何外国文字都不容易解释清楚,譬如我们把正气二字写成英文(rightair)没有那一外国人能懂,可是凡是中国人没有那一个人不懂。在中国历史上,恒以志节的坚贞清浊作为人格的试金石,无论那一类人物

  • 文章中国和中国人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期  作者:徐鍾珮  出版时间:1990-11-01
    关键字: 中国人 谦虚 容忍 敬长 中西文化对比

    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人,是一张扁扁的脸,眼稍微向上翘,脸上永远挂著微笑。微笑是国际语言,常带着微笑就是常带着亲切,而我们的微笑里,亲切中还透著谦处。亲切是西方人能了解的,谦虚就不太明白。而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尤其是和外人接触的生活里,就处处带着谦虚。在和外人谈话时,我们把自己的人和自己的东西尽量贬値。称自己的太太「拙荆」、「贱内」,称自己的儿子「犬子」、「不肖」,自己更永远是「愚」,是「鄙」。似乎一家人毫无是处。别人称赞你的衣履什物,也必然要谦虚的反对一番

  • 文章香港人心情的轉變——「由衷的自豪」(杭州灣大橋的海中平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4卷 第5期  作者:褚簡寧  出版时间:2008-10-01
    关键字: 香港人 中国人 爱国 心灵认同 杭州湾大桥

    香港人心情的转变「由衷的自豪」*褚简宁香港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感觉自己是中国人呢?民意调査显示,现在越来越多香港人认为,自己首先是中国人,然后才是香港人。但是,那是否就意味着他们明天早晨醒来时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提醒自己国庆节到了呢?或者他们只是把明天当作香港许多公共假日当中的又一个呢?上次香港人醒来时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那是在十一年前的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早晨。那天,他们不得不应对突然生活在中国统治之下的奇怪感觉,当时,他们的词典里没有「爱国」这个词,却有

  • 文章中国人发现美洲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6期  作者:衛聚賢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书序 《古史硏究》 史料考证 中国人发现美洲》

    以近东也拉入在内,我把这些论文列入在「古史硏究」第二集中。我在香港又著了一本「中国古史中的上帝观」包括「十字架在中国」,由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出版。我以上帝的「帝」字,是从巴比伦及埃及翻译而来,在中国环境中不能产生。在南京的六朝的贵族墓上竖立若干石刻的「十字架」是以又附了一篇「十字架在中国」。我在香港时,又著「中国人发现澳洲」,系我自己出版,由香港集成公司代售。我以中国在战国时代于太行山北部出现袋鼠,是燕昭王从澳洲运来的。「楚词」上有「何所冬煖?何所夏寒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