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华文化共返回1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最中國的漢字——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汉字 “和”

    大陆近日评选出「一百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其中,「和」字再度被选为「最中国」的汉字。二〇〇八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由上百个表演人员演绎的活字印刷字模,让海内外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在不断变化的字型中,用大篆、小篆、楷书三种不同字体,不断展现一个中国字:和。这个「和」字,在经过专家评选,再交由网友投票后,成为最具代表中华文化的精华。大陆「中华遗产“杂志所发表的「一百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中,既有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

  • 文章何谓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蕭一山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中华文化释义

    虽有八目,实只两端,总括之则为三纲,曰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即人己之和也,故以中庸文化为体,而大学之道为用。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是以天道地道为准则的,所以说天人合一,王即一贯之三义。王者必先作圣贤功夫,以明天地人之道。暴君称为独夫,示其执一也。对于人类万物,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绝不以武力压迫异类,而欲用文德招徕同化,世界大同,众生平等,以符上天好生之德,而达和平康乐之境,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眞谛,也就是现世人所追求的。(摘自中央日报)

  • 文章幼吾幼老吾老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1期  作者:陳克環 出版时间:1976-10-30
    关键字: 效率 孝道 中华文化

    赏花?总不过是后人一番心意而已;儿女之对在世父母尽孝,何独不然?孝道不伸,怎能谈中华文化之复兴?

  • 文章似是而非——漢字拾趣之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5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3-05-15
    关键字: 汉字 成语 辨别 中华文化

    我們平時在言談或寫作時,常會使用一些成語,這些成語,言簡意賅,是我國語文中智慧的結晶,已經過千百年的錘鍊,經無數人廣泛的引用,這種精鍊的詞句,在語文中發揮了高度的功效,能正確、熟練的運用,幾乎已是斯文的談吐、流暢的文章應有的特色。但因漢字中形、音、義近似的很多,如果不求甚解,或者粗心大意,就會白(別)字連篇,弄巧成拙,貽笑大方。平日閱讀報刊,常會發現許多常用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或許是作者筆誤,或許是「手民」之過,或許是一知半解,因而出現似是而非的例子...

  • 文章復興文化的根本工作——讀史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期  作者:錢納水  出版时间:1968-04-10
    关键字: 复兴中华文化 读史

    應該復興中國文化,這無須我來再談。如何復興中國文化,已有許多學者發表高見,並有負責機關在實際推行現在只說我個人的管見。一個中心工作,一個根本工作,一個人人當今可實行的工作,而這便是好好讀中國歷史。一個民族的文化,形成於歷史之中。一個民族的文化,表現於多方面,但他的主流,也就成爲一個民族的歷史。歷史與文化是中華民族全部活動之縱横二面,靜動二面。所以歷史與文化,不僅是不可分離的槪念,有時且是可以互用的槪念。一個時代的文化,就構成一個時代的歷史。文化是生生不已...

  • 文章国父有关 中华文化之重要遗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硏究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文化 道德 民族进步

    一、「中國從前能够達到很强盛的地位,不是一個原因做成的。大凡一個國家所以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時候都是由於武力發展,繼之以種種文化的發揚,便能成功。但是要維持民族和國家的長久地位,還有道德問題,有了很好的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亞洲古時最强盛的民族,莫過於元朝的蒙古人。蒙古人在東邊滅了中國,在西邊又征服歐洲。中國歷代最强盛的時代,國力都不能够越過裏海的西岸,祇能够到裏海之東,故中國最强盛的時候,國力都不能達到歐洲;元朝的時候,全歐洲幾乎被蒙古人呑併,比起...

  • 文章国父诞辰 浅谈中华文化特徴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譚心平  出版时间:1987-11-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诞辰纪念 家族 道德

    十一月十二日 国父一百二十晋二诞辰,亦是二十二届中华文化复兴节。在此特撰中华文化之特征一文,以资纪念。人类的文化,有其共同之点,亦有其不同之点。人类因地理环境,及人为条件之不同,因此,在某一地区的民族,便形成某一地区文化的特征。所以要谈复兴文化,必须了解我们的文化特征是什么?一、理性的文化理是道理,是自然法则;性是性情,是人类固有的本能,这便是人类文化的特征。人类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因为人有理性,同时也是理智的文化。理智的智,是知识,是有观察事物的能力

  • 文章认识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黃錦鋐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道统 道德 宗教

    一般人谈到中华文化道统,都会历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而孔子集大成。而读书人也以继承中华道统为荣,韩愈论中华道统时就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原道),隐约而以自己为继承孟子道统之传人。以后朱熹也说,孔子之道,传至孟子,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有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详见大学.章句序)而以自己私淑二程继承孔子之道统自居。然而孔子

  • 文章漫談氣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李樹猷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气功 中华文化 养生 功效

    年來海内外報章雜誌,時有「氣功治病」,或教氣功之類的廣告,而民間對學習氣功的興趣,也漸見提高,可是大家對「氣功」這個新鮮的名詞,或許仍不盡瞭解,將問「氣功」到底是什麼玩意?眞的能治病嗎?練習氣功對身體會有那些裨益?這都是極待知道的謎底,本人硏習氣功已有數載,擬藉本文介紹一些氣功的基礎常識,以供大家的硏究參考。一、氣功是中國固有文化的菁英中國人的保健之道,除提倡「節飲食、愼起居之外,主張對身體要經常勞動,所謂「戸樞不蠹,流水不腐」的原理,對精神要保持寧靜,...

  • 文章太极拳弘扬世界 光耀五洲 徐忆中社长为中华文化努力不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6期  作者:管季  出版时间:2010-12-01
    关键字: 徐忆中 太极拳 时中学社 中华文化

    社长即是第一批弟子,迄今已六十余年,自接任时中社长也已超过四分之一世纪,为弘扬中华文化,有益于全人类健康的太极拳,数十年来奔波于海内外,纵和杨式传承联系,横对各大洲新组织发展辅导,为太极拳不辞辛劳,全力投入,使郑子太极拳不断壮大,据不完整统计,目前全世界练这项运动者,已达数十万众之多,这应归功于徐社长的卓越领导及时中学社全体教练、干部共同团结合作贡献。太极拳具有优点◎演练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不会发生运动伤害及任何副作用◎实验证实,能增进免疫力,血管顺从度,对

共143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