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七夕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七夕乞巧祈双星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4期  作者:連芬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民俗 七夕 节日 传说

    七月七日夜正中,兒童擊瓦聲隆隆。穿針欲繡天孫錦,換巧須移造化功。

  • 文章佳節談民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佳节 民俗 清明 端阳 七夕

    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嫁河西牛郞,嫁后遂废织锦,天帝怒,责令归河东,祗准每年七月七日渡河一会。(二)「乞巧」:1.「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蜘蛛)网于瓜上,则以为得巧」。2.明人天登宫词」云:「七月七日午间,曝盆水于庭中,如日中盆内生膜,投针即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影花草者为得巧,如椎如轴者为拙巧」。3.「东京梦华录」:「初六、七晚间,贵家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舖

  • 文章七夕·蚕豆·萤火虫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7期  作者:黃肇珩 出版时间:1988-08-01
    关键字: 七夕 蚕豆 结缘

    又是「七夕」,那段牛郞织女鹊桥相会的凄美故事,已经渐渐淡去,不断凸显的,却是蚕豆和萤火虫的强烈怀念!七夕,在我们老家福州的习俗,是分送蚕豆,表示结缘。当我懂得把「鹊桥会」和「结缘」联想在一起时,曾严肃地自我探索:这种「缘」値得结吗?这种「缘」是不是结得太残酷!太辛苦!有一年,我照例听母亲的嘱咐,端着一盘盘热腾腾、香喷喷的蚕豆,分送给我们的邻居和亲友时,突然觉得好无聊,我问母亲:我们送了蚕豆,就能消除误会、冲淡猜忌,和他们结起好缘分吗?就在这种解不开的「缘

  • 文章话说七夕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連分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七夕 香桥会 女节 神话

    七月七日夜正中,兒童擊瓦聲咚咚。針穿欲繡天孫錦,換巧須移造化功。清·郭鐘岳:《東甌百詠》

  • 文章傳統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9卷 第6期  作者:青波 出版时间:2007-06-10
    关键字: 传统 七夕节 历史渊源

    假如时光是到了「七夕情人节」的那一天亲爱的 如果你是在那一天特意从天上来到人间向我问候,见面之时那我也一定要向你问好或说「早上好,你好吗?」我问候你并请你注意呵我之问候它只是一次平常的祝福与思念那么简单我是说 我问候你我从来就是居住在一座城堡之中的我问候你 这是西元二〇〇六年大地传统建筑学之中的一次盛会与微笑 仿佛每一块青砖 它们也在传神在微笑。

  • 文章七月七吃巧食和染指甲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7期  作者:冠信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七夕 风俗 吃食 染指甲

    七夕我们家鄕则称七月七,七月七在家鄕虽然也有一些应景的习俗,但是比不上外地的热閙,尤其是台湾,七夕家家都要祭祀七姑神,祭礼除了丰富的菜肴外,还要备办胭脂花粉,一面盆水和新毛巾等女用化粧品,情况隆重而有趣。七夕民间流传一个牛郞织女渡鹊桥相会的神话,是非常动人的,有很多地方还有盛会擧行。再则祭七姑、祭紫姑、穿七巧针、浸豆发芽测婚姻、剪连理彩花等不同的习俗,可说是书不胜书。更是有趣的,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对七夕反比我们更为普遍,情况也比我们热烈。这些多姿多采

  • 文章宁波七夕的绮丽风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1期  作者:袁定華遺作 出版时间:2002-08-01
    关键字: 七夕 牛郎 织女 《宁波习俗丛谈》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距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一则七夕故事,全国皆知,若以天文学家,用天文学说来算出「相去距几许」的里程公布,则好好一幅画面,恐要破坏殆尽矣。但以我国是以农立国,男耕女织,份内之事,怕有小俩口成对后,荒时废业,故来此一个惩罚的故事,迄今人们终觉罚得太荷刻,还抱以同情之心。据说这位牛郎哥,实在懒性太厉害,终日吃罢饭即看牛,将所有饭碗不洗。待难得一年一

  • 文章初秋民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屛叟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风土习俗 民俗 七夕 中元节

    和糖搓成丸,以油炸脆,谓之巧果,用以上供并分食。诗云:「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这种习俗大河南北皆然,惟吴中则有僧尼主持乞巧会,陈瓜果,焚香庭中,聚妇女烧香罗拜,谓之女儿节。七夕后,人们多看天河之显晦,以卜米价之高低,谓晦则米贵,显则米贱。戴石屛有诗云:「独坐观星斗,一襟秋思长,天河司米价,太乙照时康。」七夕一过,接着就是中元节了,中元是道家的名词,佛家谓之为盂兰盆法会,名称虽有不同,都是为超度亡魂而设,但一般人都习

  • 文章七夕话俗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0期  作者:吳宏仁  出版时间:1977-07-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七夕 乞巧节 历史

    农历的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传说是牛郞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在传统性的许多节日之中,它是最富有「罗曼蒂克」气氛的。在古老民歌「诗经」的「小雅」「大东篇」中,提到「织女」「牛郞」等名词,这年代是早在公元前的一千一百多年。传说的织女,乃是天帝的孙女,住在天河的东边,她非常勤劳的纺织。连打扮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天帝看她寂寞,允许她嫁给河西的牛郞,结婚以后,小夫妻的感情很好可是每天谈情说爱,牛郞忘记了耕田,织女也懒于织布,双双荒废

  • 文章從竹枝詞看温州民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4期  作者:陳宣崇  出版时间:1989-10-10
    关键字: 竹枝词 风土民俗 拦街福 七夕 祭灶

    纷摘槿叶、芸草、濯发去垢,曝书晒衣。七夕乞巧天孙锦(七月)郭词《七夕乞巧》:“七月七日夜正中,儿童击瓦声隆隆。穿针欲绣天孙锦,换巧须移造化功。”又淸人竹枝词:“佳期灵鹊惯塡桥,儿女穿针度此宵。妇织夫耕天所祐,盈盈一水路非遥。”牛郎指牵牛星,织女指织女星,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织乃中断,天帝大怒责令分离,只准七夕相会一次,后得喜鹊于天河上搭桥相助。是夕,温州妇女陈爪果于庭,穿七孔锦向天孙求智巧,谓乞巧。儿童于是日剪去端午所系彩线(俗称长命线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