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德经》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子》和老聃(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陳錫勇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老子》 道教 老聃 道德经

    《老子》和《老子》一书的作者,学者多有争论,《老子》的作者是春秋时代的老聃,老聃姓「老」名「聃」,「聃」或写作「耽」,不是「李耳」。《老子》是老聃的著作,分上下篇,俗称「道德经」。

  • 文章爲太極拳尋根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楊玉振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太极拳 寻源 道德经 老子

    太极拳是既精且广。根据五,六千年道家的理念,由明朝封为通微显化眞人的张三丰祖师一脉相承,依老子“道德经”所示,将道技合一而创太极拳。其所以历久不衰,代代相传,就是因有拳经拳典及一些口诀,流传于世,惠及人类。绝非徒托空言,而是肯定的。然而,到现在还有人怀疑,太极拳是不是三丰眞人所作?甚至妄加批评攻讦,蓄意贬抑,捕风捉影,考据失实,认为张三丰祖师的事蹟是奇闻轶事,附会虚构,却又提不出太极拳不是张三丰祖师新创的佐证。致使一般人对太极拳的根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彷徨

  • 文章話説李姓始祖——老子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3期  作者:李秉法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道德经 河南鹿邑县

    四八一年,寿高九十的老子,洞察西周日渐衰乱,大邦争霸,征战不已,民生凋敝。于是离周西行,去相对安定的秦国。当至函谷关,曾任周敬王的上丈夫,时为关令的尹喜,迎前跪拜,请老夫子务留神驾,立言著书,”喜决辞吏而从之“。老子见尹喜如此真挚,随留居扶风(今周至县)楼观台,阐述道德之义五千言授尹喜,此后隐居大陵山。约西元前四一一年或西元前三七一年逝世,葬于吾老洞。老子一生的最大贡献就是留下一部名著《老子》,亦称《道德经》。此书可谓震古灼今,千古不朽,内涵丰富,汪洋渊博,辞

  • 文章老子道德经与外丹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文華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外丹功 道家 中国哲学 修道

    现象。而外丹功则由人亲临修炼,强身养生,进道通神,更可以实体现象彰显老子道德经、传统思想之可贵,肯定老子思想为中国哲学的始祖。[1] 黄公伟:道教与修道秘义指要[2] 黄公伟:仝前[3] 史记:老子列传[4] 杨家骆:老子新考述略、老子薪传[5] 刘韫瑜:老子哲学通俗新解[6] 刘韫瑜:择录修道图说[7] 张志通:外丹功[8] 张志通:说心静[9] 魏源:老子正义[10] 张志通:外丹功革新版增补本[11

  • 文章老子道德经读后之联想及其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6期  作者:任翔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古代神话 自然人类 科学

    解三才之始,测未来于后老子道德经一书,虽短短五千余字,若能细细体味;其内容实无所不包,堪为千古不朽之名著。壹 天、地、人之由来一、道德经有关天、地、人之片段引述:(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文章老子著作道德经首创「道生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学说足以棒喝天下留训千古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沈徑瞻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道家学说 历史意义 学术讨论

    一、老子的姓氏及生平据史记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厉鄕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又叫伯阳,曾任周朝图书室的柱下吏。老子治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就是自己不声不向的不求名利,潜修道德之学,是他成功的关键。史学家司马迁对老子的评价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隐君子也。老子在周朝居住很久,后见周朝衰落,决定离去。他骑着青牛到了函谷关,守关令尹兴奋地说:你将隐居了,一定要帮我写一本传世的书。老子就留下来,写了道德经五千余言而去。以后便不知他的下落,史书上也无记载。二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