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梅竹》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俚俗詩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明人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俚俗诗 蒋梦麟 《西潮》

    每日清晨一炷香,谢天谢地谢三光;但愿处处田禾熟,又愿人人寿命长。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恼爷娘。万方平静干戈息,我纵贫穷也无妨。——摘自蒋梦麟著「西潮」(注:梅竹

  • 文章夢裡江山戀福州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南鵑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故乡 小唱 竹马 青梅

    注:福州南台中亭街百齢苏广百货商店门前。(南鹃珍藏))在这里我写下了这首旧诗,作为怀鄕的凄凉小唱,作为去国的慷慨悲歌亦无不宜。我怀念我的故鄕。虽然在那边已没有家,却有我父母的荒坟,墓门宿草,寂寞黄昏。那边还留下了我小时的许多游踪,马靑,雪泥鸿爪。我怎能不无恋恋?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0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1-04-10
    关键字: 竹子 花瓶 水仙 出殡 棺柩

    二十九、岁朝淸供(续)㊂—我家后院里有一棵春,因受园里的子影响,开花稀疏,在过年前后,常不结蕾,且春不及蜡芳香持久。于是我们到北门外放花村购买了一枝含苞待放,黄如琥珀,芬郁扑鼻的蜡回家插瓶,至此,岁寒三友,朝夕相聚,眞是如诗如画。在滴水成冰的寒天里,花瓶内如果放水会把花瓶冻裂。虽然我家的花瓶并非什么御窰名瓷,但冻裂了可惜,若不放水,这三友也是植物,无水不行,于是我家在每个花瓶内,一到冬季都备有一根筒,下用节做底,大小长短适能放入花瓶

  • 文章題畫四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邵詩譚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诗歌 梅兰菊 人物题字

    其一 春卑视凡花媚俗人。春寒料峭见精神。当年不遇林和靖,仍是逍遥自在身。其二 夏兰瑶姿仙骨自姗姗。不耐尘嚣不识寒。王者之香空谷主,劝君莫作等闲看。其三 秋菊当年靖节喜同游。蓬岛移来卅六秋。雨雨风风难强项,寄人篱下总低头。其四 冬体自坚强骨更刚。枝枝叶叶傲冰霜。敲窗雅韵鸣天籁,不与山樗较短长。

  • 文章县年俗枝词有序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1期  作者:孫波庵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梅县年俗 竹枝词 风土习俗 艺文

    迎(客语打门即开门意)。儿童喜地又欢天,个个人分利市钱,穿起新衣开笑口,年糕吃了索煎圆(利市钱即压岁钱)。送穷旧俗记初三,奉帚门前吉语参[1],共说夜来防鼠嫁,银灯不用把油添。双日偏多婿上门,肩舆一路逐如云,前行妇作先锋队,跟背郎为殿后军[2]。年年初五接财神,店舖开张爆频,利达三江通四海,街招门贴焕然新[3]。人日良辰处处同,青蔬七样古风,客来莫怪无兼味,食后财多五谷丰[4]。庵堂八日启头缘,妇女拈香拜佛前,为结来生好因果,大家多带掷钟钱。夫和妇顺笃

  • 文章仙老师私房菜(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会讯 私房菜 油焖玉竹笋 西湖醋鱼

    变熟,鱼肉才嫩。[1] [2] [3] 仙[4] 会讯;仙;私房菜;油焖玉笋;西湖醋鱼[5] 风土习俗[6] 255[7] 普通

  • 文章水仙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8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8-02-10
    关键字: 岁朝清供 南天竹 腊梅 水仙花 水仙花诗

    要添上一盆水仙花,而大磁瓶里却准得揷上蜡和天,这便是所谓「岁朝淸供」。任何一年都是这样,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自然也有比较省俭一点的人家,不必尽是这样的舖陈。辛亥革命之后,过年的繁文缛节删除了很多,可是这「岁朝淸供」,却还是年年有,始终未曾革掉。我家院子里没有蜡树,却有南天,因此需要蜡时多半是向亲戚朋友家折取,而天则除自用外颇有賸余,可以分送给人家。这情形一直维持到我的老祖母八十五岁过世,我携眷远客外方为止,一向是这样办。所以我对天和水仙,有着三

  • 文章歳暮故郷話春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王波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春联 佳句赏析 站稳脚步作人 放开胸襟容物 春联的来历 中华文化特色春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

    尽管它是一些雕虫小节,却也富於哲理,发人深省,可勉志、可励行、可陶情、可养性;若能视为座右铭,身体力行,则终生享用不尽,现谨就记忆所及,将立身、处世、谨言、愼行、正心、修身、达观、励学、规谏、吉庆、祥瑞等槪要述之于次:「站稳脚步作人,放开胸襟容物」。「退一步风平浪静,让三分海濶天空」。「各有前因莫羨人,欲无后悔须修己」。「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乃是贤」。「秉性当如松竹梅,怡情自有诗书画」。「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树起风云」。「行善事虽无人见,平良心自有天知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