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礼”共返回56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民生活須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期  出版时间:1968-11-15
    关键字: 礼仪礼节

    ·說話要態度莊敬,聲音適度,不談人私,不議人短,不炫己長。·對方說話,不可打斷,旁人談話,不可揷嘴,聽人說話,耐心聽完。·與多數人在一起,不可專與一二人談話,並避免方言交談。

  • 文章国民生活须知普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期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礼仪礼节 国民须知

    ·國家慶典,懸掛國旗。升降國旗,應肅立致敬。·國慶集會場所,聽唱國歌,立卽肅立。·國旗、國父遺像、元首玉照,均應敬謹使用,妥愼保存。·遇見國家元首,可以肅立、歡呼、鼓掌等方式致敬。·對尊長,鞠躬致敬;對親友,懇切問候。

  • 文章棗陽婚喪習俗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謝憲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婚丧习俗 婚礼 祭礼 贡香

    枣邑地接中州为襄南重地。自古人性鲠直。农乐耕桑,而少商贾,士务学问俭朴是敦。婚丧祭祀沿尙古。兹录摘民八至民十二年修纂之[1]志有关婚丧祭祀部分如下:㈠婚:「不论财,[2]以名柬为定。女家答柬亦如之。将娶,[3]卜吉期,先报女家。临期,具衣饰物,纳币厚薄称家。媒导婿亲迎,行奠[4]雁。女家欵[5]燕毕,婿先归。俟女至,相偕登堂拜神,毕,偕入洞房。设花烛,并坐飮茶。及夕合[6]卺于室,质[7]明,妇拜见舅[8]姑。出所制枕履为贽,次遍拜亲眷,三日

  • 文章家鄕的婚丧俗(续上期)丧方面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家乡礼俗 丧礼

    厨师外,当然还要用一些打杂的人。㈨订做舍候:舍候,是用纸、竹等材料,扎制而成的楼台亭阁,人马舟车,笔墨纸砚,琴棋书画,以及各色各样人间所有日常生活应用的东西,以备出殡时在墓地焚烧,留作亡人用的。舍候的多少,要看经济状况而定。也有亲戚送的,以表哀敬之意。㈩丧事布置:⒈灵堂—灵堂是设在停柩的正厅之前,一般的作法,是搭起灵棚,设置铭旌、香案,悬挂挽联、挽帐等。这是施行丧及亲友吊祭之处。2法堂—法堂是为所请的僧、尼、道临时供事神位准备诵经的地方。这是较好的家庭才有

  • 文章风俗习惯记述家乡古今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期  作者:金重武 出版时间:2008-01-10
    关键字: 传统婚礼 婚礼习俗 闹洞房

    每到春节前后,各种婚也相继拉开序幕,旅行婚、集体婚体、古今殿堂婚,都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与众不同的新人要求自己的婚个性化。传统婚风俗在古今农村的婚场面出现了浓厚兴趣的感觉,全场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平时再有矛盾什么的,在对方办大喜事这天,也必定笑脸相对,见这种感觉就来自于迎亲当天最热闹的宴会,几十桌酒席就摆在院子里,大客厅里和邻居的客厅借宴,你想不到的是,无论桌灯、碗筷都是乡亲们自愿从家里凑来的,就连大厨也是从村里烧菜高手

  • 文章走天下

    来源期刊:《連聲》 第13期  作者:項裕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校训 礼节 礼义 态度

    中国为义之邦,孔圣先贤的遗训非勿视、非勿言、非勿行,言行举止合乎则社会和谐秩序井然。曾几何时台湾被「誉」为贪婪之岛,赌搏之城,为贪而秩序大乱,没有方圆没有规矩,想一步登天,一夜致富,做白日梦,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社会之乱象眞令人忧心,追根究底是失去尙。国民小学门口或是堂都有、义、廉、耻的校训,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每一个人民都知道规规矩矩就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在态度上,一举手,一投足,一点头,一眨眼。举止合乎节,谦虚代替骄傲,微笑代替隔阂

  • 文章家鄕的婚丧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礼教 婚姻礼俗 回忆

    我中华民国,自古以来,即以敎来治国,以敎来维持社会秩序。所谓:「义廉耻,国之四维」。历来的各朝各代,在推动敎的运作中,都能有或长或短的时期,表现出太平景像,使国人能过着安逸的生活。萧县位居黄河平原之上,早在列国时代,曾建立过国家,表现出文明乐的社会现象。及至民国以来,在社会上所表现的婚丧仪,当是沿袭了古代的制,而留下的流风余韵。这些制,虽与古代有别,但也和当前的情形不同。玆按婚丧两种俗,就记忆所及,分别简述于后,藉作了解当时社会情况

  • 文章赣榆县简介之四(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朱雲樵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节日 婚礼 葬礼 习俗 流程

    中国是义之邦,历史学家说「」是文化的酝酿成果,追溯我国之。最先是宗敎性的,到周公制,社会生活有扩大改变,由宗敎性渐趋于政治性。再到孔子讲「乐」,把的政治性渐渐冲淡,迈入生活艺术之醇化,几千年沿袭下来,而社会的意义更以加重,而反应到社会各项生活来,使外人接触我们社会,到处有亲切之感。非但表现我们是个尙重义充满文化气质的社会,也由俗产生社会稳定力。所谓「、「「俗」,两者很难作个明确分解。浅言之,俗是由蜕变而来,是由俗规定而成。前者

  • 文章圣地雅哥的河南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5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2-05-30
    关键字: 婚礼 流程 习俗 嘉宾

    三子守台与林达小姐的婚,在圣地雅哥擧行。我俩专为此事而来。林达的爸爸,远在香港,因事所牵,不能亲临,托由至亲陶表姐主持;陶表姐是圣地雅哥政府社会处的专员,星期一至星期四上班,每天工作十小时,工作太忙,无法分身,原定婚期三月廿九日星期一,便移到三月廿六日星期五了。恰是农历三月初二,我的六八生辰,娶媳妇带过寿,放在一天,就这样决定了。家庭布置,由老妻主持,我是副手;书剪结婚对联和「福」「寿」「双喜」,是第一步工作;祖先神位横额「天作之合」两傍贴「福」「寿

  • 文章旧式婚俗中的谒见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婚礼 跪拜 红包 鞠躬

    谒见在旧式婚中,算是一个很重要的仪节,普通于拜天地及祖先后,即要举行谒见,先拜直系尊亲,和父母,继之母系的尊亲,目的在介绍新娘和这些尊长见面,所以也叫见面。旧时所谓『拜』是要『跪』的,而且一定要在大厅里举行,排好座椅,被拜者端坐上面,由新郞跪下叩头。遇叔姑等没有功劳的长辈,有的于新人下拜时,赶快站起来,侧在一边还,有的家庭对于哥嫂也要下跪,难免有些使人不平了。但这是古呀,有什么办法。—当然他(她)们也要让位还的。北伐军入闽(民国十六年)后

共563条记录 1/5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