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黄庭坚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逸夫詩選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17期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虞逸夫 孤鹤 开福寺 米芾 黄庭坚

    实为常有,寺创始于五代马氏,周寺旧有碧浪湖会春园诸胜景,今已市廛林立、无迹可寻矣。争朝古刹祈开福,想象名园碧浪春。天竺久闻香火断,炎州又见寺庙新。金襴裂后谁能补,泥佛妆成色尙颦。露柱灯笼同说法,不知听者果何人。论书绝句二首顚墨淋漓意自如,如挥快剑扫菰蒲,谁知熟极微伤雅,门径渐开市井书。米芾尽泯古意少冲融,恰与江西诗派同,漫道苏黄堪并驾,坡书犹有六朝风。黄庭坚

  • 文章黄庭坚万载留诗念慈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黄庭坚 诗词 悼念慈母 任职德州 万载 题诗

    万载 王水宝黄庭坚(一〇四五—一一〇五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北宋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是我国北宋大诗人,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黄庭坚一生仕途坎坷,未担任过任何重要职务,且还一再遭谪,死于西南荒僻的被贬寓所。黄庭坚一生以「孝友忠信」为根本,且十分重情,在他大量的诗赋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抒写亲情和友情的,尤其是对母亲的情感特别深挚。黄庭坚出生在一个诗人家庭,其父黄庶是当时专学杜甫的诗人,在黄庭坚十四岁时,其父不幸逝世,家庭生活十分

  • 文章黄庭坚流杯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唐子安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黄庭坚 流杯池 历史轶事 人物简传

    新建 唐子安鄕贤黄庭坚,江西修水人。常游皖潜山谷寺,喜爱其林泉之胜,自称「山谷道人」。家居双井村,赣人尊为「黄双井先生」。后因修「神宗实录」案,贬四川涪州别驾,又改称「涪翁」。是大文学家、思想家、政论家、书法家,更是大诗人,有「禹锡诗豪,山谷诗伯」之殊誉,也就是江西派诗祖。本刊多蒐集有他遗著、诗文、字帖、分别刊载各期。笔者亦写有:「江西诗伯黄庭坚」一文,载于本刊第八三期二二页,并简述其风范,用示景仰。他到涪州时,年已五十三岁,有感当时专制政体横行,淡漠

  • 文章黄庭坚与快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黄庭坚 快阁 赏景赋诗 建筑简介 修建历史

    快阁,座落在泰和县城东门,危楼高耸,下临赣江,凌霄飞甍,气势峥嵘。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全国闻名的阁楼之一,快阁原名慈化阁,宋太常博士沈遵为泰和邑宰,数年间,政通人和,百姓乐业,更名为快阁,史称「阁日快,自得之谓也。」又称「迨黄太史庭坚继至,赋诗其上,而名闻天下。」黄庭坚(一〇四五—一一〇五)字鲁直,自号山谷老人,又号济翁,江西分宁(今修水县)人。博学多闻,幼年起就开始写诗作文,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后来与大

  • 文章孝行最著的黄庭坚乡贤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9、140期  作者:夏祥 出版时间:1990-03-25
    关键字: 黄庭坚 亲奉肴羹 历史资料 书法

    童年时,我对黄庭坚就留下深刻印象,心里非常钦敬他,崇拜他。最大原因是,读乡村私塾之时,在童子启蒙书里,编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庭坚太史,亲奉肴羮」,读起来十分亲切,太史是什么官?小孩子不会懂,但亲奉肴羮,简单明了,老师一讲就清楚了。别以为亲奉肴羮,没啥了不起,不应该列为二十四孝。我们仔细想想,古时候的士大夫,在朝为官,是何等荣耀,尤其是黄庭坚,贵为太史,做过英宗皇帝的校书郎,神宗皇帝的编修官,起居舍人,徽宗皇帝的秘书丞,一直担任京官,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进臣

  • 文章江西人文史話(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6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6-10-01
    关键字: 李泰伯 黄庭坚 孙立节 罗从彦 洪皓 地方名人

    而人无聊矣。」大抵觏之见解,则近于荀卿,而在政治问题上能着眼到经济制度之重要,则是其大贡献。十二、江西诗派黄山谷宋初沿袭五代余习,士大夫所作诗,皆未出中晚唐之范围。欧阳修于古文别开生面,树立一种新风气,对于诗尙未能有所创造。至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出、堂庑始大。而黄之畦径风格,尤为显异,最足以表宋诗之特色。刘后村诗话谓「豫章稍后出,会粹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蒐讨古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祖。」其后学之者众

  • 文章黃山谷與江西詩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熊惠民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黄庭坚 江西诗派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江西诗派始于北宋之黄庭坚,黄字鲁直,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现在修水县治,居于双井,人称为黄双井,尝游山谷寺,爱其林泉之胜,自号山谷,后贬四川涪县,又号涪翁。山谷生而颖悟,读书能目下五行,七八岁时,便能作诗,所作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桐江诗话)送人赴擧诗:「送君归去玉帝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西淸诗话)从这些诗的吐嘱,可以想见他的器宇非凡,传闻他幼年时,舅父李公择看见他家里羣书满架,便

  • 文章大儒射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黄庭坚 司马光 历史趣闻 诗词 咏物诗

    上高 刘光华宋神宗元丰八年,刚满四十一岁的黄庭坚,就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蜚声朝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在京期间,他常与大儒名流诗酒相会,切磋诗文书法。不久,又和一位酷嗜史学硏究的谏议大夫司马光相识。司马光立志编撰一部《资治通鉴》,给朝廷作为统治的借鉴。交往之中,他见黄庭坚诗文、书法都颇有造诣,又谙熟古今历史,心中有意深交,便邀他来书斋宽叙畅谈。黄庭坚来了之后,仆人奉上香茗,谈笑之间,司马光想试试眼前这位江西老鄕联对射谜之才。说明之后,黄庭坚欣然应允

  • 文章修水双井黄庭坚先贤墓园游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8期  作者:王右文 出版时间:1999-11-01
    关键字: 黄庭坚 人物传略 墓园观感 诗词文化

    修水 王右文八十六年十一月与族友效舜、统华联袂返修探亲时,统华在县城应酬亲友,我与效舜、芳岘,孙女萩声邀同姻戚彭学文先生等雇车前往久已闻名的黄庭坚先贤墓园游览,墓园位于黄庭坚故鄕的双井,距离修城约三十余公里,沿公路经过杭口后右转过修江水泥桥再右转沿江行走,本无公路仅有峡窄鄕道,崎岖不平,小汽车勉强可行,约驶两公里后下车右转步行约一千公尺即到达墓园地,墓园有围墙,铁栅门用链条锁住,经学文先生去附近村庄找到管理人员开门,园内遍植枫树,墓园内中央墓前竖立四柱三

  • 文章记柳宗元黄庭坚秦观在广西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期  作者:仲銘 出版时间:1981-07-31
    关键字: 柳宗元 黄庭坚 秦观 先贤事迹 史料记载

    四十七岁,便与世长辞,遗下妻儿三人,子周六、周七,年才三四岁耳,孤儿寡妇,举目无亲,情形之惨,可以想像,幸赖当时观察使裴行,代为料理丧事,并派员护送其妻子及灵榇返回京师,地方人士,特为其建衣冠冢和罗池庙以祀之,并有韩愈为撰碑文,详记其事。黄庭坚,字鲁直,洪州(今南昌)分宁人,自幼警悟,读书过目不忘,其舅父李常,曾取架上书问他,皆能一一答复,李常极为惊奇,举进士后,敎授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甚倚重,苏东坡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间久已无此佳作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