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鹿城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鹿城探「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2期  作者:葉青  出版时间:2000-04-01
    关键字: 龙年 白鹿城 名胜古迹 民族文化

    玉兔奔月去,祥龙报春来。今年是新千年第一个龙年。大年初一我怀着探「龙」的雅兴跑遍了白鹿城。首先来到新建的以「腾龙二〇〇〇年」为主题的马鞍池公园。随着熙熙攘攘人群进得园来,好像走进了龙的世界,大龙、小龙、长龙、短龙、金龙、银龙真是触目皆龙。尤其是一条长有二〇〇〇米的巨龙蜿蜒在整个园区。这个别出新裁的布艺景观,引起了千万人的注目。继而又观赏了自古到今的「鎏金龙变」,说明中华民族的古往今来,总以龙为「图腾」,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出了马鞍池转上南站

  • 文章臨海沿江勝蹟(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7期  作者:陳平山 出版时间:1970-09-15
    关键字: 鹿城临海县 沿江名胜 来历传说

    临海为旧时台州府之首县,地处灵江上流,西南遶以淸溪,东为大湖,北枕高山,地势险要,人文荟萃,称为浙江省之大邑。城内周围约十公里,城墙高厚,建筑雄伟,相传为唐代虢国公尉迟敬德所造,初建之时,遍値大雪纷飞,视线不明,有巨鹿一头遶行其上,筑城者即循鹿迹定界,故后人称之为「鹿城」焉。城及及沿江胜蹟甚多,玆枚擧于下,以供同鄕之追忆。巾子山 为城南之最高峯,双峯并峙,上建高塔二支,点缀风景,恰到好处,想见古人匠心独运之妙,登临其上,见灵江如带,蜿蜒东流,夕阳

  • 文章鹿城史话三则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5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1994-10-01
    关键字: 鹿城 店名更名 辛亥革命 剪辫 百乐门

    溫州三家名店更名軼事座落於溫州五馬街口的「五味和」,是家百年老店,始於清光緒年間,係本有慈溪縣楊王村商人楊正裕與同鄉馮伯禎等人合資所開設。該店經營各類山珍海味,甜酸辛辣鹹五味俱全,確有獨特風味,甚受消費者青睞,原店號稱爲「五和」。那時,股東馮伯禎爲教育子女,曾延聘著名書法家梅調鼎爲家庭教師,於是趁機請梅書寫招牌。梅面對「五和」二字,縱觀店内商品,覺得取此店號不甚確切。經反復琢磨,認爲如能在二字之中嵌進「味」字,不僅讀起來順口,且商品特色盡顯於招牌之上。衆...

  • 文章温州电灯史话夜明珠初照白鹿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4期  作者:巖風 出版时间:1994-08-01
    关键字: 电灯 电灯公司 发展史 温州白鹿城

    今日温州是座不夜城。夜幕一降临,钨丝灯、白炽灯以及那色彩斑斓的霓虹灯,使整个白鹿城变得流光溢彩,越发美丽可爱,仿佛谁也没感觉到白天的消失,黑夜的来临。可在八十年前的白鹿城,郤是另一番模样。那时一入夜,黑暗笼罩着全城,市民们只有靠菜油灯盏、煤油灯、蜡烛甚至竹篾照明;夜间出门,只好打着灯笼。生活的不便,凡上了年纪的人都深有感受。直至一九一四年春,白鹿城亮起了第一盏电灯,人们给它取个美名,曰:「夜明珠」;从此,结束了煤油灯、蜡烛一统天下的历史。这里记下的仅是

  • 文章鹿城区政协文史之精华《鹿城文史集粹》选编回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2期  作者:蘇虹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历史资料 鹿城文史集粹》 文史资料

    为了向”鹿城区政协成立三十周年“献礼而选编的《鹿城文史集粹)(上下册),已于一月上旬先后分赠出席区政协、区人大八届三次会议的各委员、代表,并寄发各省、市政协及温州市各有关单位和个人。笔者作为本书的执行编辑,现就本书内容及选编过程作一番回顾。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周恩来于一九五九年年倡导而创立的。他要求把戊戌维新(一八九八)以来的历史资料“从各方面记载下来”“要用历史知识教育启发后代”。鹿城区政协自一九八四年五月成立以来,始终把文史资料工作作为一项

  • 文章溫州區域簡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4、5期  出版时间:1998-09-01
    关键字: 温州 区域简介 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乐清市 永嘉县

    鹿城鹿城区是温州市政府机关所在地和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是浙南、闽北物资和商品的集散地。一九八四年温州市被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后,鹿城已成为温州市的对外开放窗口。全区总面积一〇〇·五二平方公里,总人口四九.七二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鹿城区已初步形成皮革、机械、纺织、服装、电子、电器(气)、五金等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型行业结构。其中鞋业、打火机业、服装业在全国颇有名气。鞋业是鹿城区第一大行业,在全区工业经济中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