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高粱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原的高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6-04-25
    关键字: 中原 高粱 乡土回忆

    高粱又名蜀黍,亦称蜀秫,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稞高八九尺,叶濶大,长二尺余,茎十二节,茎稍抽拔生大穗开花,圆锥花序,实多赤褐色,为谷类之一,收获量极高,我国北方到处均产,尤以黄河流域的中下游中原地区种植最为普遍,产量最丰,品质特佳,为其他地区所罕见。高粱的种类甚多,大别分为黄罗伞、黎母鸡及米谷朵三种,实色以赤褐为多,并有赤黄、粉红、白带轻微红晕及浅红灰白相间的黎色多种。不论实色若何,而其外壳多系赤红,中原农村谚谜:「一根竹杆十二节;顶上坐个红关爷。」就是

  • 文章酒話話酒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4期  作者:盛輔良 出版时间:1983-11-01
    关键字: 酒文化 高粱酒 洋酒

    筵两天四餐,都市酒楼无法承办,孩童们最高兴这个像过新年一样的好日子。为了体面,有新衣服可穿着赴宴。酒宴进行中,看着提大铜壶的人来囘穿梭于酒席间,将大壶热酒添注于酒桌上的细酒壶中,使壶中热酒常满。而今日我们在此地酒楼宴酬,擧步就会踢倒满地放置叮咚响的空酒瓶。如有月夜携酒院中独酌,要改说:「花间一瓶酒」才适景。北地用高粱酿制无色透明烈酒,有人称曰:北酒。南方产稻米,其中糯米除了用于制糕、制团等食品用外,没有家庭会一日三餐每天都吃糯米饭,因而糯米就大量地酿酒了。江南

  • 文章最古的食糧——高梁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王漢倬  出版时间:1971-08-01
    关键字: 高粱 耕作方式 风土习俗 乡音乡情

    黍。又因黍有黏性,秫也有黏性,因为两性相同,又认为是一物了。现在有人以为稷与穄同音,遂推断稷就是穄。考汪氏昻注本草云:「穄乃黍类,似粟而粒大,疏散。」此穄就是糜子,为嫩江一带农民之主要食品,可知穄非高粱。现在一般人统称高粱米为秫米,就说文解释,是以别名为通名,名虽不同,其实则是一物。那么我们可以证明秫就是稷,秫米就是高粱米,所以高粱就是稷。我国以前一般文人学士多是「五谷不分」,往往用「似乎」「差不多」「音相近」这类的词句,去推断实际事物,所以常常弄错,岂独

  • 文章即墨老酒与高粱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趙書堂  出版时间:1979-06-20
    关键字: 高粱酒 即墨老酒 食品 食品加工

    前言过去政府尙未设立烟酒公卖制度之时,各省县的民众皆能自造黄酒与高梁酒,以备应酬之用,如名闻遐迩的即墨老酒,经陈至三五年以上者,斟入杯中能超高酒杯半公分而不流出,闻其味淸香扑鼻,能令人垂涎三尺,飮之者其香醇之美,可以不言而喩。他如地瓜酒,高粱酒,皆为佳酿。按即墨老酒之品质,虽不如以前浙江绍兴酒之品质优良,但飮之美味可口,同时酒后没有口干之现象。据传说,以前某大人路过即墨城酒馆时,突然停步下马,侍官问之,某大人曰:「闻香下马」也,故今之酒馆大门联,多藉用此

  • 文章威海衛的五大特産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畢長樸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威海卫 特产 锡镶工业 模型船只 高粱酒

    业,突然成为威海卫当年的另一特产。所谓「当年」,此语表示今日这种工艺品早已樯倾楫摧、灰飞烟灭了;自日本进入中国时代起,即已渐呈灰飞烟灭之势。只是我不知:一九四五年以后,共产党人在拆大庙时,庙里上那些供奉船群,都是如何处理了?当然,资本主义的罪恶产品,应当仍在不屑一顾之例!如今事隔五十余年,恕我在此也不能有照片提供了。威海卫当年除上述二特产外,另外还有三项也値得大书一番,有一项且至今有传。但此类皆与英国无关,续述如下:三、广海泉高粱酒:高粱,也称胡黍。由于其楷长

  • 文章八灘鴨蛋汪與五醍漿的由來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3期  作者:孫中林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阜宁区划沿革 抗日战争 八滩 鸭蛋汪高粱酒 五醍浆

    編按:本文題目與本刊十八期類同,惟內容有異。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