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革新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从历史上看文化革新——「沈刚伯先生文集」出版后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9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3-02-13
    关键字: 文化革新 沈刚伯 史学研究 革新运动

    硏究之价値。这种硏究便是史学。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古代文化,实只有东方的中国同西方的希腊才有史学。」先生之为学,通会古今之变易,综析中外之异同,议远思深,探本求源,影响与贡献固不止在史学而已。先生的一生,不仅是中华道统之中士君子的典型,也是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期间眞正自由主义者有守有为的表率。先生从各种民族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归纳出来文化革新运动有十大特点。由「穷、变、通、久」次第而行,以至于无尽,便是文化的功用。文化革新十大特点这十大特点,虽未必尽为先生独创

  • 文章北伐後豐縣縣政興革瑣憶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4期  作者:李誠修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北伐时期 丰县 县政 庶政 革新

    吾豐僻處蘇省西北邊陲,毗連魯豫兩省,自來民性溫順,習保守,乏創意,農耕賴以天時,商旅不行,兼以敎育未能晋及,民智不開,風氣閉塞,以致縣政不綱,豪強虐民,盜匪時起,富者勉可溫飽,貧者難以爲生。迨民國十六年梢,海屬同鄕王公璵先生出任豐縣縣長,王公雖係海屬人,但在豐有親戚,有同學,有朋友,對豐縣的情形頗多瞭解。王公爲當時的靑年才俊,且富有革命精神,作事勇敢果斷,不畏艱險,兼有地方黨員志士王公香山,黃公玉山,董公玉玨等鼎力贊助,銳意興革,爲豐縣創新猷,爲人民造福...

  • 文章(附)先知先覺的黃遵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鍾鼎鼐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黄遵宪 人物传记 革新先驱 诗学

    革新先驱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对我国近代思想的影响,非常深远,而捐款给梁启超创办这份时务报的,就是黄遵宪。光緖二十二年,他从东南亚回国,在上海认识梁启超,就慷慨捐赠巨款,使时务报得如期问世。光緖二十三年,他出任湖南巡按使,乃毅然实施政治革新:(一)聘请梁启超谭嗣同到湖南创办时务学堂,以孕育新思潮,这项措施,对我国新文化思想影响很大,该校学生此后创建奇功的,也不乏人,蔡锷就是其中之一。(二)采取英国政治制度的特㸃,对行政、实业、交通等等,实施变法革新。(三

  • 文章居正革新司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8期  作者:本刋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1-10
    关键字: 居正 司法革新 武昌起义 西山会议

    居正曾擔任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十六年半(民國二十一年至三十七年),鋭意革新中國司法,以建立法治觀念與習慣,為恢復法權之完整與獨立,作準備工作但與此同樣顯赫的經歷是:辛亥(一九一一)大革命初期樹立武昌軍政規模。民國二年以書生從戎討伐袁世凱。民國三年至八年擔任中華革命黨及中國國民黨主幹。民國十四年參加「西山會議」為**前驅。二十餘年來始終保持這一純正紀錄,尤為難能可貴。

  • 文章張南皮用夏變夷論文襄治鄂與武昌起義之因果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5期  作者:劉韻石  出版时间:1972-10-10
    关键字: 武昌起义 张之洞 教育革新 改组绿营 兵工

    不愧一代人豪了。二、以革新敎育广植人才淸末科举废除,莘莘学子,转从书院学校求发展,而当时学校既无规模可循,且不够普遍,水准亦低。文襄在鄂大量办理各种学校,革新书院,广开风气,计先后设立者,初有经心书院,两湖书院,两湖师范,存古学堂,以及文普通,武普通,后又加办陆军特别小学,陆军中学另兼办农工商等各种职业学校,一面造就领导军政之高级干部,一面造就师资,次第在各地方遍设其他学校,启廸民智。又大批保送留学生赴东西洋各国深造,尤以保送日本留学者特多,因日本自明治维新

  • 文章主计业务的革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0期  作者:陳斐聲 出版时间:2006-02-11
    关键字: 主计制度 革新意义 基本原则 组织人事 业务革新

    按:乡贤陈斐声先生广东梅县人,生前服务政界多年,对政府主计制度之擘画革新颇多贡献,爰刊出其卅八年前之「主计业务的革新」谠论(原载「主计月报」第廿三卷第四期),以飨乡亲读者,并见其衷诚谋国之一斑。

  • 文章山歌搖籃出詩人——黃遵憲和他的《新嫁娘》——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7期  作者:李英宗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黄遵宪 新娘嫁 山歌 散文诗联 诗歌革新

    命学生吟对,黄遵宪随口应道:「天下犹为小,何说眼底山。」这句诗口气很大,语出不凡。又一天,黄遵宪的祖父横床直卧,吸食鸦片。只见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洋烟后,得意地念道:「龙呵气而成云」。黄遵宪对祖父的这种不良嗜好早已深恶痛绝。今见他吟诗自得,更加反感,便高声对道:「蚕吐丝以自缚」。顿时使他祖父面红耳赤,却又不得不叹服孙儿才思敏捷。黄遵宪一生写了六百多首诗,收集在《人境卢诗草》。他提倡诗歌革新,努力开拓中国古典诗歌的新领域,新境界,并从民歌中吸收丰富的营养,着意

  • 文章(鄉賢傳略)創辦南開大學之嚴範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期  作者:馬積祚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南开大学 宁波乡贤 人物传记 往事回忆 教育革新

    先生上述三诗,深感先生之诗,明白通畅,深入简出,爱鄕爱国,跃于纸上,眞情流露,如见其人,凡我鄕人,祗有顶礼敬佩,今则港九同鄕,短短二十年来,有则醉心西化,有则习与粤风,有则不知团结,有则陷于侩狙,子女不谙鄕语,家属罔识桑蔴,视同鄕为落后,置民族性于不顾,遑论家谱宗牒,是深可叹矣。(三)由农氏家垫递变为南开大学因严先生之主张维新,提倡革新敎育,以身作则,诺以新敎育授其子弟,光緖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适张伯苓君自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入通济轮服务,中日战败,初迫

  • 文章劉湘逝世後成渝士绅之川政主張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76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68-12-01
    关键字: 刘湘逝世 成渝士绅 川政主张 改造四川刍议 革新省政意见

    朱叔痴、伍非百、陈长蘅、梅恕曾、赵懋华、卢仲琳等谨拟。再者,同人等对于上述改造川局之主张,自惭简陋,凡我国内人士及深历痛苦之同鄕父老,如有眞知灼见,请明白赐教,共尽言责,无任盼祷。二、革新省政意见蒋委员长钧鉴:川省人民,水深火热,实非一日,区区元气,已尽无余。抗战以来,人民激于爱国热忱,输力输财,以为应尽之天职,而无如元气彫丧,力不从心,一般人民,渴望省政之革新、财力之相应,直如垂死之呼天,痛极之呼父母。而刘故主席又不幸于此时逝世,人民无所适从,不能不

  • 文章得「八閩楷模」獎盃記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12期  作者:呂衍慶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八闽楷模 政府嘉奖 政治革新 医院义工 模范自治村 飓风救灾 慈善公益

    我在人生旅途中添增光辉之乐章。笔者为贫寒出身,性善劳碌好管闲事,回忆在台北二十来年中利用公余闲暇,犠牲奉献默默中确实为社会公益做了不少工作。然秉为善不欲人知,自忖年已古稀来日不多,若能将若干往事列入史册为后人参考留念,也具教育价値,故厚颜书之求多教益。秉怀仁心 担任义工民国五十八年,笔者为响应前蒋故总统经国先生,提倡政治革新之号召,而毅然从军中申请提前退役,参加政治革新之行列,经参加特种考试及取得公职人员资格,于民国六十年春分发经济部工作,同年夏适遇台北市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