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陶侃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梁溪聯話(五四)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5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6-11-20
    关键字: 孔融 陶侃 义和团

    时先祖父年七十七,与大姑祖母为同姊弟,余二、三、四姑祖母皆七十左右,并健在,先祖撰寿联曰:焚须煮粥,截发留宾,华诞谱笙簧,八旬共羨女嬃健;上事两姑,下抚孺子,德门森兰桂,千里来开寿母筵。上联第一句喩姊妹弟情深,典出李勣传,第二句用陶侃母故事。

  • 文章力争上游说陶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爾雅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陶侃 人物典故 教育 训导

    曾注意祖父待人接物的功夫,他有几个特点:耐心,恒心·上进心,都让人敬佩。我离家出国三十年,读史书,忆往事,想人事颠簸,清寒子弟要想有立足之地,进而头角峥嵘,也唯有如此。晋史的陶侃,其父亲在孙吴时当过边将。西昔灭吴后,江南人被称为「亡国之余」,政治上受到排抑。陶侃因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出道时找的工作都是低薪事繁的糊口职务。在这种环境下,晋史说:陶侃「少长勤整,自强不息」。后来,鄱阳孝廉范达路过陶侃家,冰雪积日,陶侃殷勤招待,次日还送客百里。才被范逵推荐为督邮

  • 文章巾幗英豪劍墨香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9期  作者:昭祥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秦良玉 母亲节 孟母 陶母 陶侃

    中道废学,若吾断斯机」!孟子惧,乃朝夕勤学,遂成大贤。』三字经所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即是孟母择邻督学的由来。⒉陶母。陶侃母,晋代豫章新淦人。姓湛氏,侃父丹,聘为妾而生侃。陶氏家贫,湛氏每纺绩资给,使侃交结胜己者。世说:「范逵尝过陶侃,时仓卒无以待客,侃母截发为双鬟,卖易酒肴以供客」。逵吿人曰:「非此母不能生此子。」后侃由刺史而侍中太尉,而长沙郡郡公,而都督八州军事,拜大将军,为晋室之名臣。后世之以侃母截发延宾,传为千古美谈。陶侃为浔阳令时

  • 文章勤于吏职的政治家陶侃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黄席栻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陶侃 人物事略 苏峻叛乱 勤政 历史轶事

    陶侃(二五九—三三四),字士行(或作士衡),东晋名臣,开国元勋之一。官至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祖籍鄱阳,西晋灭亡后,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市)。父陶丹在东吴时,曾做过杨扬将军。陶侃年幼时,父早死,家里比较穷困,可算是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出身。陶侃所处的时代,是大分裂、大动乱而又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公元三一七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市)建立东晋王朝,与北方好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共存。北方割据政权的统治者,为了争夺地盘,不断进行战争,给人

  • 文章鄢陵訪古(二)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2期  作者:葛國崢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黄霸 人物事略 史料 陶侃

    」是啊,「公生明,廉生威」,不论在什么时候,做官的都要廉洁、为政勤勉,这样,才会「得吏民心」受民拥戴,而贪污腐化不仅为民众所不容,到头来还会葬送自己的一切。我想,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今天众多的领导干部来说,恐怕不无借鉴作用吧!车过陶城说陶侃少时喜读古诗,每当吟诵起「运甓调辛苦,闻鸡闻寝兴」(元槙)、「负米万里缘其亲,运甓无度懮其身」(苏轼)、「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范成大)等诗词佳句时,常激动不已。等到年纪稍大,读了几年书,听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才知道了

  • 文章陶侃传略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6期  作者:陳修瀚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陶侃 历史传略 东晋战事 地方刺史 文治武功

    都昌 陈修瀚陶侃,字士行,东晋鄱阳郡鄡阳县(今都昌县)[1]人。幼孤贫,依母湛氏针黹纺绩资给鞠育以立。聪颖豁达,忠勤勇毅,终为东晋建国名将,誉满史乘。初,侃父丹仕于三国孙吴,累官扬威将军,聘豫章(南昌)郡新淦县湛氏为簉室,湛贤而知书。丹致仕归田鄡阳后,于吴景帝孙休永安二年己卯(二五九)生侃公。无何,丹卒,将觅佳圹。家适失牛,遍觅山麓,遇一老者曰:「前冈见一牛,眠污泥中,其地若葬,贵极人臣」。言讫,失所在。湛氏奇而信之,遂窀穸丹柩于是。嗣,侃公稍长,尝

  • 文章江西人文史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蔡愛仁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历史人物 地理环境 徐孺子 陶侃 陶渊明 欧阳修

    徒步到江夏,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郭林宗等闻之,疑为穉,选能言生第容轻骑追及于途,容为设饭共语稼穑事,临别寄语林宗致谢意,谓:「大树将顚,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林宗有母表,穉往吊,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这种「不居不洁」的态度,在后汉末季混乱的局面中,可说是近于「伯夷之情」者。二、致力中原陶士行东晋偏安江左、士大夫日躭游宴,有几个能刻苦自励,致力中原?陶侃

  • 文章九江廉吏古事摭拾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九江 廉吏 史事集锦 陶侃 岳飞 庾亮 狄仁杰 黄庭坚 刘方溥 陶渊明 朱熹 万衣 元结 周敦颐

    在九江的历史上,曾有本籍为官者及来此任职者,秉承「吏不廉平,则治道衰《汉书》、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忠经.守宰章》」之道,施仁政、兴事业,建树一方,为人民所爱戴。他们不惮劳苦,不畏权势,浩然正气,处浊世而不染的清正廉洁精神,世代传颂。笔者试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梳爬出九江史上的廉吏为政二三事,分类作些肤浅的探析、展示。一、遵母训「达于理者」「诗书门第,礼乐人家」之联,实亦对「遗经教子」、「达于理者」精神的张扬。晋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吴平徙家卢江之浔阳(今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