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阳关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南水北話咸陽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期  作者:古方  出版时间:1970-07-15
    关键字: 咸阳 渭桥 阳关

    造横桥!」此外尙有东西两座渭桥……东渭桥,位于长安县东北,直接临潼县界,为汉景帝所造,即今之渭桥渡。西渭桥却在咸阳西南,即今咸阳桥,又名便门桥,简称便桥,为汉武帝所造;唐朝以后,屡毁于水,于是夏秋以舟渡,秋后则作桥。明嘉靖以来维舟作浮桥。杜工部曾说:「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即指此桥。在唐朝多事的西域,征人役者以出阳关为词,在吿别帝都长安之后,一般亲友都送至咸阳桥,王维有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

  • 文章阳关三叠」演变概观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6期  作者:楊仲揆  出版时间:1991-06-30
    关键字: 王维 阳关三叠 《渭城曲》 演变考证 阳关

    一、多变的「渭城曲」阳关三叠,人人都知道是由王维(右函)「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而来。原诗题:「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靑靑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为前二字的「渭城」,故又名「渭城曲」。末句又有「西出阳关」,故又名「阳关词」,因为吟唱时有三叠的唱法,故又名「阳关三叠」。现在,则「阳关三叠」知者甚多,反而原先诗题及「渭城曲」,知者反少。此诗可以入乐府、可以歌、可以编琴谱、琵琶谱,又可以编为国乐团交响乐谱,现在又有流行歌曲唱本,可称古诗中影响乐曲

  • 文章家乡梆子戏老词片断(四)——南阳关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鴻言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梆子戏 老词片段 阳关

    伯父安劳可安劳。一不欠粮二不欠草,兵伐我南阳关所为那条。韩擒虎唱二八板:天不幸老祖晏驾了,小太子杨广坐龙椅,满朝中文武都愿保,你的父不保骂当朝,只骂的小昏王心中恼,把你父割舌挖眼吃钢刀,在金殿我领了旨一道,带人马来把南阳勦。伍云昭唱一鼓二锣:一听说韩伯父把话表,伍云昭在城头泪嚎啕,天不幸老祖爷晏驾了,小太子杨广坐龙椅,满朝中文武都愿保,我的父不保骂当朝,只骂的小昏王心中恼,把我父割舌挖眼吃钢刀。四员虎将命全丧了,老母全节命赴阴曹。想当初你与我父情义好,金香炉

  • 文章阳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3期  作者:趙振華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洛阳关林 关林古树 关羽生平 关林简介

    古代洛阳号称“天下之中”,十三个朝代的帝王建都于此。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在这座大舞台上串演了一幕幕雄壮豪迈、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神往凭吊的历史遗迹和璀璨缤纷的文物魂宝,关林便是其中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古今中外,世间关庙何啻千万,唯洛阳关林(葬首处)与当阳关陵(葬身处)、解州关帝庙(招魂处)素享祖庙的荣誉。关羽(公元一六〇—二一九年)字云长,山西解县人,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一位文武兼备的名将。正史《三国志·关羽传》备述其壮烈一生。生前,汉中

  • 文章龍門八景紀勝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1期  作者:田玉青  出版时间:1982-07-01
    关键字: 京剧 樊梨花 山西梆子 风景名胜 锁阳关

    前言日前接获察哈尔省文献社寄来「察哈尔省文献」第九期时,适逢笔者正收看中国电视公司播出「国剧剧展」有关樊梨花的戏目,由剧中的樊梨花,不禁令人想起家鄕的」锁阳关」。锁阳关是龙关县(原为直隶省龙门县)的八景之一。在家鄕的「山西梆子」晋剧中,经常看到樊梨花把守锁阳关这出戏。戏中演出的主角樊梨花,薛丁山是民间对他们传说最多的一对欢喜寃家,故而印象十分深刻。据说薛丁山和樊梨花曾经是三世姻缘,而且都是结缘于战场,最妙的是每次两军交战,总是男方战败被俘,终因相互爱慕而

  • 文章曉風劇社點將錄(下)後曉風劇社時期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4期  作者:王協順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晓风剧社 丰县保安旅 黄体润 戏剧精选 《南阳关

    别具一格,听起来有点怪怪的,就好像平剧红净泰斗李桐春先生,江南名老生麒麟童先生,豫剧名伶毛兰花小姐,其音韵都是怪怪的,可是很多观众却喜欢这种怪味。李云鹏(斧头)属中生代,外地学艺回乡表演,生就的一张娃娃脸,二虎把门的金牙,演小生戏,先天上就占了便宜,扮像英俊,音韵清脆悦耳,台风舞步很潮流,对观众很有新鲜感,一出「南阳关」非常的轰动。李云鹏得意,马奎吃味,南阳关一戏自己不知演过多少次,从未如此的轰动,眞是外来和尙会唸经吗?不能叫他专美而独具风骚,必须设法与他分享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