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防御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西一帶的土寨兼談城寨的區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9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4-09-30
    关键字: 城池 土寨 军事防御

    在未谈土寨以前,先谈谈城池,过去在我国凡县政府以上之所在地,多建有城池,尤其在华北各省,更是每县必有一城,极少例外,这乃由于中国历史上,北方是一个战争频仍的地方,有时为了异族侵略,有时为了互相夺地争杀,不得不筑城防御,以保持领土的完整。『城池』多呈四方形,有县城、省城、京城之分,因此城之大小、高低、城门多寡、厚度及材料,均有所不同,当然京城比省城,省城比县(府)城要高大坚厚,大槪自唐、宋以后,即遵守此一规定。例如帝王坐鎭之京都,城墙多用砖石筑成,城墙高度

  • 文章擁有矛再發展盾 中國反彈道飛彈欄截試驗成功 完成攻防兼備雄心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1期  作者:黃介正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军事 国防 武器 技术 飞弹防御系统

    以及美国重要盟邦提供较有效的防护,主张大力发展,「全国飞弹防御系统」(NMD)「战区飞弹防御系统」(TMD),期望以先进的飞弹拦截技术,截击并抵销敌人的导弹威慑与攻击。这项起源于柯林顿政府后期的计画,尤其受到共和党人士的重视。美国前国防部长伦斯斐曾以在野的身分,领导研究小组并鼓吹飞弹防御系统的重要性。小布希当选美国总统后,任命伦斯斐出掌国防部,更使得飞弹防御系统成为当时最热门的防卫议题。大陆批美飞弹防御计画当时中国官方及大陆的国际事务学者,曾经对美国的飞弹

  • 文章趙長城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建筑 防御 赵长城 文物 历史考究

    一、前言二、趙北界長城三、趙南界長城四、趙武靈王長城

  • 文章一段戰史的回憶——參加運城保衞戰經過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晁國璧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运城保卫战 兵力部署 防御配备

    晁國璧先生山西晉城人,於民國二十七年從軍抗日至六十五年由副軍長任內退役,現在臺灣,靜度晩年——編者識

  • 文章鎭南關與國防上的南北城關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盧國富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军事防御历史 长城 城关国防 镇南关

    中国自黄帝轩辕氏(西元前二六九七年)开始建国,迄今已历四千六百九十八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各朝代当政者为了维护政治的安定与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遂产生主观性防御体系的概念。对国境内部,在重要市鎭行政中枢构筑城池(指城墙与护城河),或选择天然山川要塞隘口建造营垒关卡,以便管制通行及防御固守;对边疆地带,则视国境周边四夷的强弱及地理形势而建筑城关,作为持久性的防御抵抗。中华民族的视野祇及于国境周边,视边鄙为蛮荒之地而以中原自居。盖当时的中原,人文荟萃,物质文明

  • 文章第五战区初期防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李宗仁 唐德剛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第五战区 防御战 抗战历程

    一当我于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抵达南京时,中央统帅部对全面抗战的通盘战略已经拟好。发表我担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节徐州。职务是指挥保卫津浦路的防御战。北至济南黄河南岸,南达浦口长江北岸,东自长江吴淞口向北延伸至黄河口的海岸线。直辖地区计有:山东全省和长江以北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辖区辽阔,责任綦重。而最高统师部为集中力量起见,特规定长官部的职权,可直接指挥辖区内的党政机构。我奉命后,即选拔徐祖贻君任本战区参谋长,嘱其立刻束装赴徐,组织司令

  • 文章TMD知識分子的言責缺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5卷 第5期  作者:郭中一  出版时间:1999-10-01
    关键字: 国防 国防经费 反导弹防御系统 科学美国人

    东吴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郭中一国防部长唐飞最近再次就国防情势发表谈话,强调与支持被外界称为「钱坑」的战区飞弹防御系统,呼吁增加国防经费。同一时段,在美国素负盛名的「科学美国人」杂志登载了三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文章,分析三代反飞弹防御系统的弱点,并提出在战略上应该惩前毖后,以谈判代替对抗。文中的分析,设想对反飞弹防御系统几种反制措施,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大量飞弹武器瘫痪防御系统、阻碍弹头的辨识、阻碍弹头的侦测、阻碍反飞弹防御系统命中弹头。分析并不困难,任何

  • 文章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6期  作者:姚從吾 出版时间:1973-06-25
    关键字: 儒教大同文化 边疆民族 防御线 长城 匈奴

    统一中国的准备。一半则是长江天堑,阻止了女眞人的向南发展。换句话说,当时南宋的偏安,虽由于宋高宗,孝宗君臣的努力恢复,抵抗外敌,而实在也是长江搭救了南宋。(2)长江对防御北方骑兵的入侵,南北朝时已屡著功效。到了女眞南下(一一三〇年左右),遭受大江阻挠,更是有目共覩,(a)江淮是北骑南侵的第三道天然防线。时淮水纵横,舟船狭小,江面广宽。江淮表里,自古为天险。东北游牧民族,到此遭受阻止,势有必然。不但女眞不易渡江,即是代替女眞族的蒙古人,初到了江淮,也是毫无办法

  • 文章鄕賢曹謹在台事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生平介绍 兴修水利 海岸防御

    故工皆不怠。凡二年成,圳长四万三百六十丈有奇,润田三千一百五十甲,其水自小竹里而观音而凤山,又由凤山下里而旁溢于赤山里,收谷倍旧,民乐厥业,家多盖藏,盗贼不生。未几邑又大旱,漑水不足,复命岁贡生郑兰、附生郑宣治晓谕业户,捐资增凿。别成一圳,名新圳,而以前为旧圳,润田尤多。二十年,升淡水同知,士民攀辕涕泣祖饯者数千人。既履任,慈祥惠民,兴利除弊。二十一年,英人犯鸡笼,曹谨协同防御,是役斩获夷人一百余人,论功以知府升用。二十二年,英舰犯大安,谨督兵勇御之。编

  • 文章(鄉閭之光)過文登營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6期  作者:孫建軍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文登营 屯兵藏甲 防御倭寇 兵力编制 鲁人守鲁土 点将台 跑马场

    守军主要是防御山东沿海中部,这里是明初倭寇频繁出没的地方,群岛纵横,地势复杂。文登营设于宣德二年(一四二七年),督辖宁海卫、成山卫(洪武十三年)、靖海卫(洪武二十七年)、威海卫(洪武三十年)及宁津、金山、百尺崖、寻山等千户所。文登营设置后,北能援助登州营,南能援助即墨营,三营鼎立,互为犄角,构成山东沿海完善的防备体系。这一防卫态势,与辽东半岛,互相配合拱卫京师门户。明军以及当地民众的积极反击,使小股倭寇难以入犯。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使「倭寇敛迹不敢大为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