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防卫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長城、思故鄉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侯殿藻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永宁 侵华 防卫 抗日 明长城

    儘管世界科學已經進步到將人送上月球,但是我們中國人每逢提到萬里長城,仍然覺得驕傲,長城雄峙大陸北方,盤山越巔,蜿蜒矗立於高山峻嶺之上,其正式大規模建築的年代,是西元前二百一十四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統一六國後的第七年,在此以前的一百餘年,已有了長城的雛形。戰國時代,北方的燕、趙、秦都築有此長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把這些長城連接起來,再予以增修,而成爲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秦以後,兩漢、北魏、北周、隋朝都有增修,但後來又漸漸崩壞。今天我們所見的長城...

  • 文章北魏長城與畿上塞圍考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7期  作者:朱丕生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绥远 黄河 工程

    北魏長城、六鎭、及畿上塞圍。昔日多分而論之,事實上此三者係北魏防衞平城(大同)及盛樂二都之一體三面,因「長城」與「塞園」性質相近,故納入本篇討論,而北魏六鎭另篇分述之,以便相互參證。又因赤城爲北魏長城東端起點,同時又是燕長城之西端起點。更是北齊長城中間必經之點,故燕長城及北齊長城於下期刊出。一 北魏長城考魏書太宗紀:「泰常八年(公元四二三年)二月戊辰,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備置戍衞。」魏本紀:「泰常八年,蠕蠕(柔然)犯塞,二...

  • 文章英雄無淚·如煙往事話當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漱菡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罗列 成都防卫 胡宗南 卢汉 刘文辉

    本文發表於中央日報十二月廿二日,係介紹本縣高丕中同鄕,特載豐縣文獻以饗鄕親。——編者按——

  • 文章自建導彈護衛艦將可有效護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1期  作者:管伯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导弹护卫舰 防卫海疆 自制研发

    一艘由中国自行研制建造最新型、最现代化的导弹护卫舰被命名为「温州舰」,并正式加入东海舰队服役,将为防卫海疆及保护我广大台湾渔民权益而建功立业。(新闻网)《按》近数月来台湾渔民,在钓鱼台海面受到日本防卫队、舰、艇的驱赶逮捕,扣船、押人、罚款。在南方的巴士海峡,受到菲律宾海军滥捕,抢渔获乃至开枪射杀,台湾政府却不能善尽保护责任。至于远洋渔船被掳挟持索赎,更因和对方没有邦交,救援根本就使不上手,因而渔民早就希望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管伯)

  • 文章暗中較勁的中日關係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4、65期  作者:楊念祖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中日关系 国防军事 防卫大纲

    最近日本在国防军事方面,有些较为特殊的作为,引起外界侧目与不同的联想。一件是媒体醒目报导日本政府公布的「防卫大纲」草案,不仅首次明指日本防卫安全的威胁来源如台海爆发战争,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争议,甚至认为日益强盛崛起的中国军力,亦是日本潜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在日本认知与警觉安全威胁的同时,「防卫大纲」为日本政府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构思蓝图,不仅要扩大自卫武力的角色与功能,更主张日本应该参与出兵协助遭入侵的盟国,使日本海外用兵合理化。无独有偶的,当日本正沉浸于

  • 文章萬里長城萬里長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6期  作者:黎澤霖  出版时间:1980-02-01
    关键字: 建筑 防卫 关隘 长城地理 长城地貌

    長城沿革我國的萬里長城爲世界巨大工程之一,而其創建則始於戰國時代之燕、秦、趙三國,各就北境山險築城以防胡戎。至秦始皇時,統一了六國,國內的大患已除,惟北疆的匈奴,成了唯一的假想敵國。同時那時盛傳的圖錄讖語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爲了愼重起見,便在秦三十二年(西元前二一五年),派大將蒙恬,率三十萬人北擊匈奴,攻略河套;又爲了防禦起見,同時把戰國時燕趙的長城加以修葺並連綴起來,成爲名符其實的長城。水經注載道:「始皇令太子扶蘇與蒙恬築長城,起自臨洮,止於碣石...

  • 文章清代香港水陆防卫汛营之分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蕭國健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水陆防卫汛营 分布情况 历史情况

    明末,因广东地区屡受海寇及外夷之扰,遂于粤东置南头寨,辖六汛地[1],中佛堂门,龙船湾、大澳、浪陶湾、及浪白五汛地皆位本港区内[2]。惟因各汛位大海中,人踪罕至,且常为盗贼所据,故防守兵员甚少,平日则有赖兵船巡逻会哨,兵船则驻剳屯门[3]。淸初,因沿海寇患频繁,故屡行迁界。迄康熙七年复展界,新安沿边奉设墩台二十一座,位本区者有屯门墩台、九龙墩台、圣山墩台、大军营墩台、佛堂门墩台、大埔头墩台、及麻雀岭墩台七座;惟不久圣山墩名,大军营墩台、与佛堂门墩台三处

  • 文章武漢對日抗戰七十週年的感想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72期  作者:左西亭  出版时间:2009-07-10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德安防卫 陆军第九预备师

    不久全师即组织完成。我当时任职于省保安部队,因改编经湖北同乡,亦即保安部队的少校营长大冶黄中强的介绍,和第九预备师司令部少校参谋同乡周觉的引荐,正式进入该师参谋处,与少校参谋高鹤峰协办全师人事。张言传师长,云南人,保定军校第八期毕业,与军政部长陈诚及九战区前敌总指挥罗卓英等为同学,所任第四十三师,原为第十八军裔系,后调升副军长时,接任第九预备师师长的,即后来在台湾赫赫有名的胡琏将军,即八二三金门砲战时,他就是金门防卫司令官。民国二十七年三月,第九预备师全师

  • 文章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迁到彰化员林后与我有关的几件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劉曉武  出版时间:1996-12-20
    关键字: 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 人物回忆 澎湖

    民国四十二年到五十年我有几件颇感满意的事澎湖防卫司令部子弟学校,本系山东流亡长江以南八所联合中学及临时中学集体到台湾澎湖从军,凡是十六岁以上男生皆编入四十军三十九师;分为一一五及一一六两个步兵团,余下的小男生及女生一千多人,完全由敎育部,部款部办之学校,仅仅借用澎湖防卫司令部之名,也合乎东南长官公署陈诚长官之主张:不准大陆流亡学生入台设校。校长原为山东省敎育厅厅长徐轶千先生兼任,自三十八年七月一日至三十九年二月底,以病辞职。敎育部改聘澎湖防卫司令部司令官

  • 文章方將軍垂愛同鄕二三事

    来源期刊:《蕭縣文献》 第3期  作者:屈鳳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澎湖防卫 垂爱同乡 作保入台 同乡会 诗文

    ー、引言珊公一生,忠勤黨國,勳業彪炳,威震環宇,碩德長昭。蓋棺論定,鄕望永懷,其受朝野尊崇情形,均於方將軍哀榮錄及蕭縣文獻第一二期中,傳述甚詳,勿庸重叙。珊公是名將,是國大代表,也是我們的鄕長。他在澎湖防衞部副司令官任內,諸同鄕深深受到他的垂愛,感到無比的溫暖,如今他逝世已二週年了,謹追述往昔,以示悼念之忱。二、結保滞港同鄕入台政府播遷來台,整軍經武,修明政治,強化治安,嚴防宵小。規定滯留港澳人士,必須在台有直系親屬作保,始准入台。其時余與數同鄕正滯留在...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