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镜花缘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镜花缘》与古海州的关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王洪金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李汝珍 出身生平 镜花缘 海州渊源

    据张友鹤校注、一九五五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九八一年第六次印刷的《镜花缘》版本《前言》介绍,《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人,大约生于一七六三年,死于一八三〇年,在世六十七年。一七八二年随哥哥李汝璜(时任板浦盐课司大使)到海州,并拜海州学人凌廷堪为师,因妻子早逝,后续娶板浦许桂林和许乔林的姐姐为继室。他在海州期间,除一八〇一年到一八一四年两度出任河南县丞外,其余三十五年均在海州板浦渡过,一直到死。他在海州出版了《李氏音鉴》、《受子谱》、《字母

  • 文章鏡花水月廣結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3期  作者:吳中成  出版时间:1997-09-01
    关键字:镜花缘 李汝珍故居 纪念馆介绍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鎭—板浦。这就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镜花缘》诞生的地方。作者李汝珍在这儿生活了三十多年,结交了许多饱学之士,流传下许多文坛佳话。为了纪念这位博学多通的大才子。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两年的努力,李汝珍纪念馆于一九九二年九月十五日举行了开馆典礼,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鄕亲和四面八方的游客。李汝珍纪念馆座落在板浦东大街,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由新建的门厅、主展厅和修茸一新的故居组成,小巧玲珑,古色古香。纪念馆门厅正中

  • 文章李汝珍與中醫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周子芳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李汝珍 镜花缘 中医药 药方 古代名家

    李汝珍博识多通,不仅精于文学、音韵,还精于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等。是一位「于学无所不窥」多才多艺的人。李汝珍平生最大成就,是写成古典名著《镜花缘》,是他在海属地区采集地方风物、鄕土俚语及古蹟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此书是我国明淸十大小说之一。书中有关医药部份,散见于诸回之中,叙述颇多。笔者为医五十多年,运用所载之方,具有行之有效,有实用价値的,验之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特录于后,以供参考。保产无忧散方药组成:当归三钱、川朴三钱、生黄芪三钱

  • 文章镜花缘为妇女张目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杜庚  出版时间:2000-03-01
    关键字:镜花缘 妇女地位 诗歌 人物抒怀

    北有松齡南亦松,徑風歷雪鬥嚴冬;狐妖寫得篇篇愛,才女敢抒句句情。武后開科顯聖舉,汝珍筆下表英明;預言哲聖非空論,今日百花遍地紅。

  • 文章镜花缘」中海灌方言口语拾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镜花缘 海灌方言 北方方言 《现代汉语词典》 语言研究

    李汝珍在他用半生心血写成的《镜花缘》中。使用的是北方方言,我们读起来觉得明白晓畅。作者常以南方话(实际是吴方言)「弗得知」与书中人物的语言相区别。我国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数占使用汉语言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由于这一方言的地域广,使用的人数多,因而不同地区仍然有许多相互区别的习惯用语,即地方方言口语。例如海灌一带的方言口语就属北方方言中的淮海次方言。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就使用了许多海灌方言口语。这是因为李汝珍虽然是直隶大兴(今北京)人,但由于他年轻时(二十岁前

  • 文章镜花缘》与盐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吳中成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镜花缘 两淮地区 盐文化 李汝珍 社会现实 文学评价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一定的历史背景。古典小说《镜花缘》所反映的就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叶的社会现实生活。也就是清乾隆末期到嘉庆年间的历史状况。它产生于淮北盐都板浦,经受着两淮盐文化的薰陶和影响,因此,《镜花缘》的问世,也可以说是盐文化的积淀。堪称盐官子弟。作者李汝珍(字松石)于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随做官的哥哥李汝璜(字佛云)从直隶大兴移家到古海州的板浦,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李汝璜做的是盐官,所以,李汝珍能到板浦来

  • 文章我对张友鹤先生校注本《镜花缘》中两条词语的商榷意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镜花缘 张友鹤 北方方言 文字注释 文字游戏

    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今北京)人,通观《镜花缘》全书,它是用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即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北方方言写成的。但由于李汝珍先后在海州板浦居住近三十年之久,他的续弦及好友许桂林、许乔林等都是板浦人,异地生活之比较,最容易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方言土语的区别。《镜花缘》在板浦写成,是以云台山一带的海属风光为背景的,由于李汝珍对海灌地区方言土语十分熟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书中自然而然地用了许多海灌地区的方言土语,这一点已经有张训等论者著文论述过。海

  • 文章中國古典名著與海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水浒传 白虎山 儒林外史 观海 镜花缘 三国演义 刘备招亲 花果山 西游记

    海州与『镜花缘』。创作『镜花缘』的李汝珍是直隶大兴人,其兄李汝璜于一七八二年到了海州,次年任海州灌云县板浦盐课司大使,直到一七九九年才去任,共在海州呆了十八年。李汝珍除一八〇一年去河南做过四年多县丞外,均寓居于海州板浦鎭。李氏早年丧婆,到海州后续娶学者许桂林、许乔林的姐姐为继室,终身于海州。李汝珍博学多才,对数学、水利、医药、音韵、诗画、棋艺等都有较深的造诣。谈音韵学的著作有『李氏音鉴』,谈围棋的有『受子谱』。镜花缘则是他晚年在海州写成的传世名著。大海

  • 文章关于《镜花缘》版本的硏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楊東野 孟憲愛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镜花缘 内容简介 嘉庆年间 出版概况 古典文学 文学评价 木刻本 石印本 铅印本 北京图书馆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镜花缘》,不同于其他各种古典文学,有其别具一格的内容与体裁,具有其独特性。自清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该书正式出版问世以来至今的一百八十年中,连续以不同的版本,不断再版,长期流传,从海内传到海外,广为传播。此书在群众中有深远的影响,历经长时间的考验,可以说是久盛不衰的。对《镜花缘》的评价,著名学者郑振铎曾说:「它是一部反对封建制度、讽刺性很强的小说,它很尖锐地、深刻地借神仙鬼怪的事情讽刺当时的社会,比《儒林外史》更有现实意见。」他认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