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铜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談談五十年前通行的輔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3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回忆 货币 辅币 铜钱 银元

    铜钱,甬音念作「铜钿」,亦所以雅称「孔方兄」。现代所谓就业俗言找工作,北方人称「干活」,阿拉宁波开门见山就叫「赚铜钿」。后来铜元代替铜钿,甬语又称铜元为铜板,于是「赚铜板」又为流行语。更后来银元通行,甬语又称银元为洋钱,则「赚洋钱」又通行,洋钱又称「番饼」。孔方兄因为中间有孔,所以可以用绳贯穿。当年大约是每一千个铜钱用绳串成一串,称为一吊;因而大陆很多地方以吊作为千的代名。此与湖南以「跑」为十里的代名一样,在那里问某地还有多远,往往所得答复是「大槪一跑远吧

  • 文章恭禧發財話元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7期  作者:枕石  出版时间:1992-01-20
    关键字: 元宝 铜钱 财气 杨湜

    新年接财神,就想到发财,由发财而想到元宝,因为元宝象征吉祥和财气,所以人们都喜欢它,珍爱他。我们印象中的元宝,是呈锭状,中间鼓起,两头翘起,模样很有趣,使人喜爱,加上它本身的价値,不是金,就是银,难怪它在人们的心里更增添了喜爱的份量。许多人喜爱元宝,许多人喜欢听元宝的故事。起初,元宝是铜钱的泛称。后晋天福时铸钱,叫「天福元宝」,宋初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淳化更铸,皇帝亲书「淳化元宝」。此后,凡是改元更铸,都称「元宝」。但是,那时候的「元宝

  • 文章閒話清代貨幣中的制錢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27期  作者:聞度朝  出版时间:1976-10-15
    关键字: 货币 经济 铜钱 流通制度

    孔方兄」是昔时文人对于金钱的代名词。究其实,它既非金,也非银,仅不过是充满「铜臭气」的制钱而已。因为制钱是铜铸的,其形外圆,中有方孔,自鸣淸高的文人避讳谈「钱」这个「俗」字,所以锡以「孔方兄」这一雅号。今天,四十岁以下的人,看见过这种昔时流通的货币的,已经不多了,至于它的来源,则知道的就更少了。淸朝流通的货币,主要的是银两和铜钱,(咸丰三年才发行银钞,行使不久;以后又有官钱票,但均不及银两和铜钱流行时间长久。)可以说是属于复本位制的一种。不过两者之间

  • 文章先秦時代東北的貨幣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黨宇平 出版时间:1981-05-01
    关键字: 货币 先秦时代 东北 史料 铜钱

    过,并没有特殊的标志,可以证明它是某地的古钱。只要知道从夏初到秦始皇统一币制的时候为止,是贝币流通的时代就够了,似无须考证它是某地的货币。但我东北地区确有贝币出土的记录,这证明东北先民在先秦时代已有交易行为而使用贝币了。至于铜钱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铸造的呢?这要先谈一谈古代靑铜器的发展过程。据李济著:「中国文明的开始」所载:新石器的晚期为前金属时期,其文化特征系黑陶。在前金属时期之后,紧接着是铜早期,即先殷时期,其年代约为西元前一七八三年到一三八四年左右。再以

  • 文章從童姚馬徑張銀行好打牆說起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王靜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慈溪望族 铜钱 钱庄 盐帮

    大凡去过山西平遥的人都看过一堵铜钱墙。所谓铜钱墙就是墙体镶嵌不少铜钱。这堵铜钱墙立于日升昌票号的通道上,展示著「填不满,拉不完的平遥城」的昔日辉煌,也展示著平遥商帮的雄厚实力。宁波的庄桥也有一堵类似的铜钱墙。然那堵墙是无形的,是流传于民间的那句俚语。「童姚马径张,银子好打墙」这是多么厚重的一堵铜钱墙哟。虽然现代的庄桥人谁也说不清此说形成何时,也没有史料让我人考证此说出自哪个年代,但从庄桥人经商轨迹,尤其是近代庄桥人经商轨迹推测这一俚语,至少流传数百年,它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