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钱塘江观潮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壯觀天下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9期  作者:伊蓉 出版时间:1995-09-10
    关键字: 浙江名胜 钱塘江观潮 自然奇景

    四绝」。五年前一个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时季,约好友三人驱车至海宁盐官观潮。之所以选择海宁盐官为观潮点,也是经三思而行的。据记载,唐宋时期,杭州江干一带是观潮胜地,「来一线潮,空万人巷」,十余里江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明末以来,随着江道变化,钱塘江涌潮向下推移,海宁的盐官鎭成了观潮的最佳胜地。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每天的观潮者数以十万计。又据说,海宁三十公里观潮线有四大奇景,即盐官一线潮——雪浪翻滚,万马奔腾;八堡碰头潮——双龙相扑,天崩地裂;老盐包囘头潮

  • 文章盛衰歷盡浙江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張玲蕙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钱塘江观潮 伍子胥与钱塘江潮的传说 祭潮仪式 射潮传说 浙江潮的危害 塘工的重要性

    热中爵禄,他不了解「狡兎既死,走狗该烹」的道理,一代功臣,难逃被谗惨戮;尸首也被抛入钱塘江;翌年的八月十八日,海潮呜咽,骇浪澎湃,倾山倒海,有人见前潮是子胥,后潮是文种。就把文种也尊为潮神,与伍子胥并享血食。海宁人都会讲说这么动人的神话,若谓不信,他们还可以陪同你去逛庙宫,指着神像说,左边臼面的是文种,右边红面的是伍子胥,还有鎭海庙,便是原来祭祀潮神的地方。潮的历史说起浙江潮,年代悠远,史蹟极多,当年观潮盛况,翻阅前人著作,更是斑斑可考。西汉初年的古籍「枚乘

  • 文章錢塘江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董克敏  出版时间:1975-06-30
    关键字: 钱塘江 江流曲折 驰名中外 钱塘观潮 弄潮

    汐。潮汐受月球引力之影响,较日尤大。一日之中,潮汐最高者曰满潮,退至最低者曰落潮。一月之中,潮涨至最高者曰大潮,多在朔望左右,则因此时日月两引力相合之故。最低者曰小潮,多在上下弦左右,因此时日月两引力相消也。钱塘观潮,由来已久。其所以蔚为奇观者,自来诸说不同。首说钱塘江入海之口,有龛、赭二山,南北夹峙,海水经此,顿受敛束,激涌入江,势乃怒发。(按淸乾隆时江水已北向,由赭山北入海,龛赭间龛南水皆涸成田,沧桑变迁,而钱塘之潮盛景不减。)次说海宁之尖山与上虞之夏

  • 文章天下奇觀海寧潮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2卷 第10期  作者:陳啓文 出版时间:2000-10-10
    关键字: 海宁 中国国际观潮 天下奇观海宁潮 古文典籍 钱塘江

    太阳这天距离地球最近,并且月亮、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在同一点直线上,两者引力合在一起,合二而一,产生一年一度最大引力吸引海水,为此形成潮水也是一年一度为最大涨潮,故千古以来定「八月十八观潮节」。加之,钱塘江口形似喇叭,口大身小,出海口处江面辽阔一百二十多公里,推进江面逐渐缩小,中间二十多公里,到盐官只有二公里多的江面,江道压束潮水受阻,又是八堡处尖山山脚伸向钱塘江底,与对岸上虞县夏盖山山脚在钱塘江底拥抱成「马背」形于潮大坝,江口滚滚巨浪凶猛狂进,前浪未至后浪又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