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诗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长沙李篁仙遗诗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譚訓聰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长沙市 李篁仙 人物遗诗

    意,侍儿新拾碧桃花。自题小照(此公游戏之作,不载天影盦集中)—训聪注你何人?藐男子,今年五十九,明年六十矣。成进士也有廿八年,还是一个候补道员耳!说甚么经济文章,只需要油盐柴米;我瞧你,这样儿,不是个食肉相,本应该如此。哈哈!且把你照上一张纸。天影盦诗存,载诗数百首,各体俱备,尤多古诗,身没无子,公族子彬士先生,取其遗稿,刻于天津。余居■时,读公遗诗,记忆颇多;今公集既未携出,余深夜寻思,仅得遗诗十八首,合近代诗钞所辑七首,共计二十五首。其他诸诗,或忘其首句

  • 文章嘉應李吐麟傳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黎義本 出版时间:1992-03-31
    关键字: 李吐麟 人物传略 遗诗

    卸任之日,五华县民感戴之余,公推各界士绅代表献赠六幅「颂德条屛」以申谢忱;先生亦有遗诗记其事(抄附如后)。卸任后仍回潮梅镇守使署任客卿。至民国十三年三月任梅县县长,于是年冬卸任,由叶剑英继任。不久即举家定居汕头,在该巿近郊鹳巢(潮汕铁路之一小站),经营菓园及养蜂场维生,迄抗战军兴,潮汕吿紧,乃携眷还鄕,不幸于胜利初期(民国卅四年)病逝于本宅隆文常春圃,享年七十有二。按先生对文学、书法、及地舆学,均有极深造诣,晚年自题楹联,文曰:「读圣贤书,廉吏虽不敢居,宦游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59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6-04-01
    关键字: 乡讯 集锦 刘伯温 汪铭鼎 遗诗

    于数百年前,异哉!易云:「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其信然欤!九五、汪楠轩先生遗诗汪铭鼎先生,字楠轩,简阳县人。民二十年间,宦寓成都,与余家为比邻。时余弟兄尙幼,朝夕相见,以「汪伯伯」称之。先生嗜顾曲,工川剧老生,偶逢亲友宴集,袍笏登场,高唱入云,闻者莫不击节叹赏。书精汉隶,瘦劲古朴,得张迁碑笔意,初不知其工于诗也。余来台后,遇其女公子明枢,承录示其晚年所作二绝云:「西风无力助韶华,细蕊丹黄绕经斜;一院草虫飞不去,伤心颜色是秋花。山塘淸旷且为家,小艇摇摇水一涯

  • 文章將門才女傳佳句清代女詩人端木順與《古香室遺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濂希許、城邦馬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瑞安 端木顺 《古香室遗稿》 遗诗佳句

    林培厚介绍,许松年结识了端木国瑚。道光初年,许松年擢升福建水师总督,经邑人鲍作雨(字云楼,许松年幕僚)做媒,端木顺嫁许家三公子岳恩为妻。许岳恩从小就随父过军旅生涯,曾两次征台,立过战功,世袭云骑尉,其父逝世后,他在处州任守备等武职。端木顺入嫁将门后,夫君长期执戟在外。她恪守妇道,尊老爱幼,妯娌之间和睦相处,许家上下无不交口称赞。许松年也为能娶得这位德才兼备的媳妇而感到欣慰。端木顺与许岳恩时有书信来往,可惜互赠诗作及”两地书“均已亡佚。遗诗佳句传后世端木顺,字少

  • 文章饶烈士国梁的生平及其遗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0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4-04-01
    关键字: 饶国梁 革命烈士 人物资料 广州起义 遗诗

    党部委员,余则服务四川省党部。承国栋以烈士生平相吿,获知烈士加入同盟会,早在出川以前。国栋并抄示烈士遗诗数首,词意沉雄可诵。最近査阅「民国重修大足县志」,得悉大足县人士,曾于民国二十一年为饶烈士建立「辛亥革命广州殉难饶烈士国梁纪念碑」,碑在县城东门车站,由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题字,铜梁彭泽久撰碑记,大足县长廖溥跋。惟县志中除载有「饶国梁传」及饶诗三首外,未见有碑记及跋。「饶国梁传」如次:「饶国梁、字作霖,大足县东云路鄕人。父树奇、母雷氏、昆季三人。兄国栋、弟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余英 卢师谛 革命党人 人物事迹 遗诗

    溘逝,痛悼殊深。卢师谛著追赠陆军上将,由行政院转饬军政部从优议卹。并令财政部拨给治丧费五千元,派上海市长张羣,本府参军杨虎,前往料理丧事,用示国家笃念忠勋之至意,此令。」二十年一月二十四日,行政院训令上海市长张羣「关于卢故上将抚䘏事宜,军政部请照上将战时积劳病故有特殊功勋例,给予一次䘏金八百元,年抚金四百元,给予五年为止,应予照准」等语。可见卢氏身后之荣哀。卢长武事,亦富文才。余曾忆其遗诗「感时」一首,诗云:「天津桥上鹧鸪啼,云变波翻又一时;我念苍生眞下泪

  • 文章健廬隨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31期  作者:健廬 出版时间:1965-03-01
    关键字: 讽刺对联 四川革命纪念日 谢奉琦 遗诗

    免反对者口实;且与革命同志一样奋鬪,一样流血,不应以此一点而湮没保路同志血战之伟绩云云。然本案终被否决,而未获成立。实则当时保路同志会利用「先皇牌位」,予满淸官吏以莫大之困扰,在革命战术上应为一种巧妙之设计,邓氏之言,固有见地也。先烈谢奉琦遗诗革命先烈谢奉琦,以甲辰(民元前八年)留学日本,历任同盟会调察,评议各要职。丙午还蜀运动起义,为宵小所卖,被获不屈而死。谢生平淸史有传,为人豪迈富文采。出川东游之日,舟下夔巫,中流风急,船触石将覆,舵人失措,众皆惊

  • 文章鄉事憶談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0期  作者:永華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乡讯 邢锦生 遗诗 颜楷之 颐园

    四、邢锦生遗诗邢锦生,字丽江,成都人,本富家公子,中岁后肆力为诗,成天香室诗草,居恒闭户吟咏,不乐与亲友往还。会客室中大书:「俗务免谈」四字,虽有揶揄之者,弗顾也。其杜鹃词四首之一云:「满城风絮乱飞扬,杜宇声声昼正长;莫怪遗民还望帝,直敎游子苦思鄕!低头有客深深拜,缄口何年密密藏?似尔悲鸣无了日,江花江草不芬芳。」诗如弹丸脱手,熟极欲流,而典雅不俗,饶有情致。先生有爱姬,粤人,不幸早亡,悼伤之,作惆怅词四首,索和士林。仅记其一云:「尝从碧海网珊瑚,得此

  • 文章熱愛祖國的羅福星烈士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林琅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罗福星 革命历史 遗诗 歌颂乐曲

    在五甲庄一带,集中同志,企图义擧,拟定计画经关帝庙向台南袭击。并由北部同志,一致响应,以期一擧顚覆日寇在台的统治权,因事机又吿曳漏,为日宼先发制人,前后逮捕主要革命同志多人,革命运动三吿失败。罗福星烈士遗诗(来源:罗秋昭著,大湖英烈,近代中国出版社,民国六十七年八月出版,原件存于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第四次革命运动:民国二年八月,罗烈士纠集革命同志赖阿来、谢石金、詹墩等数百人,软血为盟,并进攻东势角支厅,斩日本警察,夺取武器,拟一擧歼灭日宼,以登台胞于袵席

  • 文章黎遂球公之生平史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4期  作者:黎民漢 出版时间:1984-12-31
    关键字: 黎遂球 事迹遗诗 人物评价 祖祠 后代

    周五古最佳,如古侠士磨剑歌,结客美少年场诸作,与困守虔州临危时击剑扣弦高吟,绝命诗有云:「壮夫血如漆,气热吞九边。大地吹黄沙,白骨为尘烟。鬼伯䑛复厌,心苦肉不甜。」一时将士闻之,皆袒裼争先苦战。淋漓飮血,壮气腾涌,视死如归。以视李都尉兵尽矢穷,委身降敌,韦鞲椎结对子鄕泣下沾襟,相去何啻天壤?又有「花下口号」诗,人争传诵,皆不失其英雄本色。㈢黎遂球公遗诗㈠「花下口号」诗:「生平不愿求神仙,愿上东海求仙船。童男童女各三千,敎之歌舞及管絃。逍遥行乐二十年,遂令婚配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