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遗址共返回1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廣州趙佗故城考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8卷 第4期  作者:曾一民 出版时间:1978-12-31
    关键字: 赵佗 建城始末 遗址湮灭 故城遗址

    一、前言赵佗故城,位于广东广州市。北背粤秀(即越秀山,又名观音山)、南对番禺二山,东西逶迤十里,是汉南越王赵佗所建之都。佗据百越,传至五世孙建德时,因其相吕嘉反,武帝乃命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征之。元鼎六年(西元前一一一年),陷番禺,百越平,而佗城遂毁于战火,迄今古城湮没二千余年。历代史书言之者鲜,本人不揣浅陋,据今广州现存有关赵佗之古蹟,为之归纳整理,与史书比照,冀能从这些资料中,探得赵佗故城之遗址,俾史蹟不致湮没无闻。且佗城之建立,对两广之开发

  • 文章荆州熊家冢遗址博物馆挂牌成立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82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荆州熊家塚遗址博物馆 楚昭王熊珍 遗址简介

    文◎本刊编辑部俗话说:「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投资三亿多元人民币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去年十一月廿五日在湖北荆州挂牌成立,预计今年正式对外开放。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湖北省省长王国生等官员为其揭牌。熊家冢遗址位于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是迄今所见中国东周时期规模最大、保存遗迹最丰富的楚国贵族墓地。所谓「熊家」,据初步考证指的是春秋时期最后一名楚王——楚昭王熊珍。考古专家称,该墓地主要由主冢、陪冢、殉葬墓、车马坑以及祭祀坑、主冢飨堂

  • 文章中國八千年歷史新探源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6、77期  作者:程曉鐘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大地湾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 考古研究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位于甘肃东部渭河上游的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遗址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连的缓山坡上,现知遗址总面积达二七五万平方米。其规模之大、遗物之丰富、研究价值之高,均为我国目前在新石器时代考古中较为罕见。因此被评为我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一九八八年一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的发现,为我国泾渭流域乃至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考古分期建立坐标,也给长期难以解决的半坡、庙底沟等原始文化间

  • 文章中原最古老的文化遗产忆安阳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8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69-10-01
    关键字: 安阳 旧石器时代 北楼顶遗址 洞穴遗址

    民国二十三年十月三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安阳殷虚发掘团,在安阳洹北侯家庄西北冈开始发掘,这是西北冈的第一次发掘,但在安阳发掘的次列上说乃是殷虚的第十次发掘。开工后十二天,十月十五日,为侯家庄的庙会,演戏三天。发掘的工人大都为侯家庄的人士,他们忙着过会,无心工作,在演戏期间外边来看热闹的客人一定很多。他们如果都来参观工作地,必然会影响到工作的情緖和秩序,于是商定停工数日。在停工期间,并草拟了一个调査计划,目标是调査安阳的旧石器时代的洞穴遗址。此次发掘的目标

  • 文章平陆县前庒遗址探析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0期  作者:衛斯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平陆县前庒遗址 商代古文化遗址 大祁遗址 考古研究

    夏商考古是我国考古学硏究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夏到商前期这一段历史,在考古学方面还没有划分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时间阶段。山西平陆前庄商代遗址不仅是山西省一九五〇年以来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全国发现的重要的商代古文化遗址之一。本文打算根据前庄遗址的考古发现,结合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前庄遗址的历史地望及相关问题作以探析,为便于展开讨论,笔者先对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加以介绍。一、前庄遗址及其文化内涵和大祁遗址的关系前庄遗址位于山西省平陆县

  • 文章宋皇臺古蹟考略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簡又文 出版时间:1975-03-01
    关键字: 宋皇台 史实 遗址 碑记

    与自由比个人的生命尤为寳贵,故不惜牺牲一己以争取之。宋虽亡,而此不可屈服的精神继续表现于中国人以后不断的民族革命。其后不过九十年,卒成功将蒙元推翻而恢复汉族河山。今日,吾人每见「宋皇台」三字,当知正是此民族精神之象征。世界任何国族,苟无此精神,必不能生存于世界上。参看以下拙著「宋末二帝南迁辇路考」,载「宋皇台纪念集」(拙编);「宋官富行宫考」,「大陆杂志」卅三卷五六期;「碙州何在?」载同上卅六卷五期。附录 九龙宋皇台遗址碑记宋皇台遗址,在九龙湾西岸。原有

  • 文章長江、三峽、大壩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8-01
    关键字: 遗址 农作物 发电 景色 工程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之一。目前已经发现的云南元谋人的牙齿化石,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万年的历史。四川东南部长江流域采集的石斧、石刀,则是旧石器时代(一万年以前)的史前遗物。一九七三年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挖掘出大量稻谷遗物和农耕用具,证明了早在六千年前,长江流域就已经发展农业。另外,史前时代的长江流域,已有熟练的陶器生产技术,例如在四川盆地发现绳纹陶器,在湖北省仰韶文化和屈家岭文化发现了彩纹黑陶及粗制红。在汉人从

  • 文章譙樓·鼓樓街·七十六號小院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1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谯楼 鼓楼 温州内城遗址

    深杯,月府清虚玉兔吼。”现存著名谯楼,都是全国或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风景旅游景观。温州谯楼,位于广场路、鼓楼街之间,横跨公安路之上,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是温州内城仅存的遗址。(注:一九八二年鼓楼(图来自网络))东晋太宁元年(三二三),析临海温峤岭以南置永嘉郡,郭璞选址兴建鹿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九〇七)四月,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占领永嘉郡,派第七子钱元瓘任永嘉刺史。十一月,为卫府安民,一边修缮旧城,一边增筑内城,史称“钱氏子城”。子城呈正方形,周长

  • 文章禹都阳城遗址之重大发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王城岗遗址 禹都阳城 考古发现

    历年来经过考古学者,专家连续锲而不舍之精神,在王城岗遗址,位于登封巿告成镇与八方村之间,颍水与五渡河交汇的台地上。廿八年前考古工作者曾在这里发现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小型城址,奠基坑,青铜器残片和文字等,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有专家称之为「禹都阳城」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从二〇〇二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王成岗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及周围的遗迹进行调查,钻探和发掘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这座大型城址

  • 文章三灵侯冢遗址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1期  作者:解丙言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三灵侯冢 遗址 名胜古迹

    解丙言(整理)三灵侯冢遗址在鄢陵县城北一·五公里,鄢、尉公路东侧。此冢又名”三贤冢“俗称三里冢。据《三国志》载,曹操第三子曹璋封鄢陵侯,相传死后葬此,又因距城三里而故名。明代,冢西临边土溃,见兽环石门,后封存。清代建有金龙四王庙(今无存)。冢高于地面约四米,南北七十米,东西六十米,面积约四二〇〇平方米。该遗址断崖文化层堆积十分明显,灰土层约二至三米。地面有大量绳纹、篮纹、陶片、鬲足、鼎腿、石斧、穿孔石镰、蚌镶等。地下三米处发现有土坑墓、空心砖墓,器物

共135条记录 1/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