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家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華文化要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中华文化 儒家 佛家 道家

    一中华文化,大体上说,乃以儒家为主流,其次为佛家,道家。儒、佛、道、三家,各有其博大精深之理论,各有其济世利民的敎化方式,详细说来,经纬万端,本文则略述三家本旨之异同,而明其二千年来所以能相辅相成的渊源所在。二儒家言「仁」。仁之本义,是谓天道;天道下济而光明,为万物之主宰。所谓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是以天道之德,乃为「好生爱物」;好生爱物,便是儒家所说「仁」之本旨。依此而比喩圣人之心,廓然大公,全不见有我之私;但思道济苍生,而不以为己荣。故云:天、地、圣人

  • 文章放之四海而皆準——我言故我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9期  作者:王守平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杂文 孙中山 历史巧合 命运之说 道家思想

    南昌 王守平一、四月四日見中華日報報導「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孫武的七十二代偉人,一武一文,武以安邦,文以建國,千古佳話。」我記得早年在某處展出的孫氏家譜中發現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祖先還是江西寧都人,我特地記下這段資料在古今名人命鑑的孫中山先生命譜上:「國父確係同治五年十月初六寅時生,祖先孫誗從唐剿黃巢之亂,從福建遷到江西寧都後再遷到廣東。」所以說國父還是江西老表的後代呢。二、康有爲是梁任公啓超的老師,但兩人政見不同,康主君主立憲,爲保皇黨首領,不與國父合作。梁則...

  • 文章唐代名著「虬髯客傳」作者 縉雲杜光庭的傳奇故事(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10期  作者:李寄南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杜光庭 缙云 人物故事 道家

    名落孙山,徒使父亲望子成龙的愿望落空;因之对父亲的去世,有椎心泣血之痛。光庭为弥补对亡父的歉疚,特在父墓旁搭盖草棚,伴侍父灵,同时在父亲灵前,日夜硏读进修。光庭念念不忘父亲的嘱咐,不可因落第而气馁丧志。他守孝三年服满,毅然决心去天台山当道士,以便潜心进修,他以为古之贤哲,类多出自道家。他这种思想,得自乃父庭训中所薰陶。于是他将家中的薄田与佃户订约,请佃户于每年春秋,代办拜祭祖先及父母墓茔,田中一切收益都归佃户,佃户以条件优越,也就承担了。光庭择日拜祭父母曁

  • 文章史記老子本傳的補述(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5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5-08-15
    关键字: 《史记》 老子 道家思想 治国理念

    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胡哲敷学长说:「余意庄子原不是信史,然亦尝有一部分确为事实。此处所云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而证之孔子之言,亦似有脉络可寻。孔子自述云:『五十而知天命。』言五十自然是举其成数,盖儒家重人事,道家重天命。孔子自见老聃之后,始深明天命之理,自是著尽理论,均带道家色彩,其晚年思想变化,盖非一朝一夕之故了。故我以为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当无疑之事实。」(老庄哲学十九—二〇页)沛为宋地,老子晚年归隐故里

  • 文章老子的内聖外王之學(四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1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7-02-15
    关键字: 老子 谨持三宝 道家思想 用兵之法

    ㈣谨持三宝老子特别重视三宝,三宝本为修己应世的修养工夫,我在此从另一角度,特别就兵学的观点来说明三宝的意义。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按:万物也,道家以人为万物之一。)长。今舍慈且(王弼注:取也。)勇,舍俭且广,舍后取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广雅释诂:助也。帛书本作建,立也。)之,以慈衞(帛书本作垣,援也。)之。(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种最珍贵的宝贝,应当保持

  • 文章老子的内聖外王之學(中)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袁金書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老子 道家思想 养生之道 处世哲学

    三 修養與處世㈠少私寡欲「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十九章)素爲染色的絲,樸爲彫刻的木。「見素抱樸」,就是要保持個人本來天性的純眞,不尙虛榮奢侈。「少私寡欲」,老子觀察自然界的現象,以天無私覆,地無私載,而能生萬物。老子主張寡欲,並未主張禁欲、絕欲。因人不能無欲,如多欲則迷失了自己。隨時要克制私欲,戒除貪得貪多的念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四十四章)寡欲就是要知足知止,自私的人,常會貪得無饜,因此欲望大增。必須泯除自私自利的心理,自然可以去欲...

  • 文章老子道德經與外丹功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7期  作者:張文華 出版时间:1991-02-15
    关键字: 老子 《道德经》 外丹功 道家 中国哲学 修道

    一 前言外丹功是中国古代道家修炼的功夫,强身养生,进道通神。张志通大师说:「外丹功传自无怀人氏,无怀人就是汉钟离权。」钟离权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人也。容貌雄伟,学通文武,身长七尺八寸,髯过于腹,目有神光。仕汉为将军,征吐藩时,兵失利遁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后隐晋州羊角山,不与世俗接。束双髽,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示现无常。世人往往遇之尝有颂云:「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细寻思,长生不死由人做。」[1]明王

  • 文章禍福相依——外三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祸福相依 老子 福王 日本 道家思想

    1889-1945)出生于奥地利,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四五年,担任维粹德国元首,大战前几年,侵占西欧各国,气势赫赫不可一世,并屠杀犹太人六百万,真是惨绝人寰,但到了一九四五年春,柏林被盟军攻陷,他自知罪恶深重,世所难容,于城破前夕,举枪自裁,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日本的东条,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都自认是精英中的精英,强人的中的超强,唯我独尊,天下无敌,但最后都死于非命。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是历史的铁则。唯有知足、知止的人可以长久,吾人于道家

  • 文章西漢治術黃老儒法交互運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7期  作者:姚秀彦 出版时间:1983-07-30
    关键字: 黄老之学 儒家 法家 道家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方面,提倡道德礼仪,以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使人超越生物层次,活得庄严而有意义,政治上着重礼乐敎化,使人能自觉自律,不需要外力辖制,而德行完备。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起源于楚及其边缘地区,因分布的不同而称谓有异,在韩魏一带杨朱列子较为人熟悉,流传到齐,改称黄老,因齐王室田氏为黄帝之后,齐的宾客游仕便将老子学说托为黄帝时的治术。儒有齐学鲁学之分,道家至齐为黄老,也是同样道理。道家学说的其他部分,此地不论,其所涉及的政治方面要点如下:一是虚静俭约,虚是无成见,静

  • 文章簡記文山遯叟蕭天石先生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 第8期  作者:李寰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萧天石 道家之学 思想述评 人物事略

    一 新道学以一贯三道家学说,博大高明,玄奥深远,而圆通无碍,肆用无穷;统诸子之要,冒百家之长,洋洋乎,无可纪极!硏究道家学说者,往往拘于门户之见,故为附会穿凿,如同一老庄,经后人解说,而大相迳庭者有之,互相刺谬者有之,各执其说,莫衷一是;时日愈久,支离曼衍,愈失其眞。老庄之学,垂二千余年矣,硏究之者,何止千百家?而其道迄未能大明于世,且日渐消沉;推原其故,除上所举外,一在于汉武之尊儒黜百家政策,历代相沿不替;一在于道敎之溷于道家,致老庄滥入于黄冠之流,幷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